周春蕾
摘要:為了促進古箏教學的發(fā)展,對古箏教學加以輔助,古箏合奏課的教學已經(jīng)應用到全國各個高校古箏教學課程中,對于高師學生的古箏教育來說,引入合奏課的教學更是十分必要的。古箏合奏課不僅是對于古箏教學的輔助和補充,更是對古箏教學的延伸和發(fā)展,古箏合奏課的設置不但能夠讓學生掌握演奏古箏的技巧,更能增強學生之間的配合,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讓學生在學習技巧的同時,累積古箏演奏的經(jīng)驗,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師古箏教學 開設合奏課 重要性
古箏由于其古典優(yōu)雅的外形及優(yōu)美細膩的韻律,從古至今都被人們所青睞,隨著學習古箏的學生數(shù)量的逐漸增加,對于古箏的知識和演奏技藝的教學也備受人們的關注,高師古箏課程及其合奏課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開展。
一、高師古箏教學中合奏課設置的現(xiàn)狀
我國高師古箏教學多年來,一直引用專業(yè)的音樂學院教學理念和方法,對于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單獨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比較注重學生演奏技能的提高,對學生之間合奏方面的配合,給予很少的關注和訓練[1]。這種教學風格對于音樂學院的學生雖然十分適用,但卻不是高師學生所真正適合的,高師是為教育行業(yè)輸送人才的高等教育機構,高師的學生需要掌握的不是多高的技藝,而是如何將古箏技巧進行傳授和普及,因此高師古箏教育中引入合奏課的教學是十分重要的,合奏課的教學不僅能鍛煉學生之間的團結和默契配合,更能使其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能夠將自己所學進行有效地表達和傳遞。
二、高師古箏教學中開設合奏課的重要性
為社會以及學校培養(yǎng)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促進我國音樂教育穩(wěn)步發(fā)展,是高師進行音樂教學的主旨,在古箏課程中合奏訓練課程的開展已經(jīng)提上日程,社會各機構及市場也紛紛對這種教育形式加以認同的情況下,古箏合奏課程也急需被列入高師古箏課程中。在合奏課程開展過程中,還應對古箏合作曲的編排和整理加以重視。高師古箏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古箏技藝,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在古箏教學中采用合奏課的教學加以輔助,能夠在促進古箏教學發(fā)展的同時,加強學生對于古箏教學手段的全面掌握,因此,合奏課程的開設對促進高師古箏教學的發(fā)展意義深遠。
(一)古箏合奏課是傳統(tǒng)古箏教學的必然補充形式
在古箏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時代對高師人才的要求,高師近年來在古箏教學過程中,雖然加入了小組課程的設置,但是由于課程時間的限制,學生雖然都能得到單獨演奏作品的機會,但是對于教學技巧和理論的細化教育卻很難達到要求,因此,引入合奏課的教學,將對傳統(tǒng)的古箏課產生一定意義上的補充,進而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之間鍛煉和配合不足的缺陷,使學生增強對古箏演奏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學生實踐水平。
(二)合奏課的開設是古箏教學的延伸和發(fā)展
合奏課程與古箏專業(yè)課程是相輔相成的,合奏課程在對古箏課程進行補充和輔助的同時,也對古箏教學起到了延伸和發(fā)展的作用。學生在對音樂進行演奏前,需要對各個流派的音樂有所了解,演奏過程中按、揉、滑都有一定的講究,不能隨意加以使用,以免導致音準的不穩(wěn)定,這樣的訓練模式不但能調高學生解決音準問題的能力,更能加深學生對于傳統(tǒng)古箏樂器文化內涵的深刻理解和認知。
(三)不同古箏合奏曲具有不同的訓練價值
古箏合奏曲目是十分豐富的,其涉及面也是十分廣泛的,不同古箏合奏曲目都有其不同的訓練價值,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對于合奏曲目的訓練,鍛煉學生對各項技能的理解和應用的同時,促使學生積累一定的演奏經(jīng)驗;對于傳統(tǒng)流派的古箏作品,它們的演奏強調以韻補聲,左手方面的技巧極其復雜,并且要求苛刻,在音準的配合以及對于音樂的聽力方面都有極高的要求,對于此類作品的合奏,既能讓學生理解功能與風格按音之間的區(qū)別,掌握傳統(tǒng)的操作技藝,強化音準訓練,也能體現(xiàn)出古箏音樂流派的演奏技術以及演奏風格。
(四)合奏課的開設有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
合奏的表演,需要多個人進行參與和配合,在演奏的過程中,默契的配合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的團隊意識,以及對于音樂情感的領會和表達,更為重要的,在合奏演奏過程中,為了呈現(xiàn)出完美的演出效果,每個學生的團體責任感和團隊意識都將有所增強,使其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更能深刻領悟身上所肩負的責任,做一名合格而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
(五)合奏課的開設是提升學生音樂審美鑒賞力和綜合素質的必要手段
音樂是一種感覺和聽覺的藝術,它在聽覺上給人們以沖擊的同時,讓人們在感官上得以享受,心靈和思想上也得以陶冶,學生在古箏合奏演奏的過程中,更能接觸到風格各異的作品類型,體會不同音樂類型中所體現(xiàn)的情境,領略到作品真實的情感和精神所在。中國古箏文化博大精深,它體現(xiàn)了社會和民族各個層次和領域的文化精神,合奏曲目更是形式各異,結構多樣,它以精致、深刻、細膩為主旨,營造出一種和諧自然的音樂氛圍,使學生在這種氛圍中,對于音樂精神的領悟及審美鑒賞的能力都有所增強,還能讓學生接觸各個學科和領域的知識,了解我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促使學生自身修養(yǎng)等各方面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結語
高師古箏合奏課程的開展,不僅是為了完成教學指標,其重要意義在于對于中國傳統(tǒng)古箏文化的傳承,高師古箏專業(yè)的學生不僅是古箏演奏技藝的學習和傳承者,更是古箏文化和技藝的組織者和傳播者,因此,只有將古箏專業(yè)教學和合奏課教學在古箏的教學中有機結合,才能培養(yǎng)出真正的復合全面型音樂教師人才,從而使高師教學的宗旨得以完美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葛雪婷.試論古箏合奏課在高師古箏專業(yè)教學中的意義[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20).
[2]王莉萍.高師古箏集體課教學改革研究——以廣西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yè)為例[J].藝術研究:哈爾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13,(01).
[3]劉利連.高校古箏課程教學模式的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以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音樂系為例[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3,(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