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小3D打印筆 | 全世界最小的3D打印筆LIX問世了。LIX 3D打印筆科技感十足,有黑白兩種顏色。它采用一體成型的鋁合金外殼,外形與鋼筆無異,體積明顯比3Doodler小上兩圈。LIX 3D打印筆噴出的纖維絲是通過筆底部的一個孔灌注進去的,然后從筆尖處涌出經(jīng)過熱處理的液體,并迅速在空氣中固化,這樣用戶就可以在空氣中涂鴉了。LIX 3D打印筆與之相比,它的操作更加靈活簡單,而且重量輕,體積小,就連小朋友都能拿起來不費力氣的在空中劃幾下。(圖為打印作品)
可折疊飛行汽車 | 來自斯洛伐克的設計師Stefan Klein宣布了他的Aeromobil 2.5剛剛成功完成首次飛行,自上世紀90年代起,他就開始開發(fā)1.0版本的第一架原型機,至今為止他已經(jīng)在這款飛行汽車上花了20年時間。目前的版本Aeromobil2.5是全功能的Aeromobil第三代概念的一個雛形。該飛行車采用鋼管框架與碳纖維的外殼構(gòu)成,長度為6千毫米,重量為449KG,尾部的后置螺旋槳驅(qū)動采用Rotax 912發(fā)動機,使駕駛它的人們能夠隨時開始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更加神奇的是該Aeromobil 2.5飛行汽車能夠在標準停車場停泊,可以在任何加油站加油,同時也能夠在所有普通或高速道路上行駛,當然也可以在世界上任何機場跑道起飛和著陸。
迷宮 | 美國國家建筑博物館(National Building Museum)每年都會對公眾開放其迷宮展廳。這個迷宮以中央為圓心向周圍呈降低式延展,由丹麥建筑師比賈克·英格爾斯創(chuàng)立的BIG建筑事務所打造。和傳統(tǒng)迷宮有所不同的地方是,墻面高度從中心開始不斷下降,站在中心就能清晰地看到出來的路徑。
極簡與無為 | 卡爾·安德烈,美國最偉大的雕塑家之一,20世紀六七十年代,曾反對“情感過?!钡某橄蟊憩F(xiàn)主義,推動了戰(zhàn)后藝術(shù)史上影響深遠的運動——極簡主義。安德烈的雕塑最接近“極簡主義的參數(shù)規(guī)范”,他始終處于運動的核心,也是屈指可數(shù)的至今仍然在世的藝術(shù)家之一。近期迪亞藝術(shù)基金會(Dia Art Foundation)的展覽“卡爾·安德烈:雕塑作為場地,1958——2010” (Carl Andre: Sculpture as Place, 1958-2010)回顧了這位先驅(qū)半個多世紀的藝術(shù)歷程。
我不是你 | 瑞士丁格利博物館(Tinguely Museum)近日呈現(xiàn)了布拉格藝術(shù)家克里斯托夫·金特拉(Kristof Kintera)個展“我不是你”(I Am Not You)。展覽旨在將金特拉作品中的同時性、復雜性、精妙性呈現(xiàn)給巴塞爾的觀眾。
以紙為媒 | Rogan Brown的作品《爆發(fā)》靈感來自一次人體細菌(即人體生物群落)科學研討會。在那次研討會上,羅根驚奇地知道人體只有3萬個基因,卻有 400萬個細菌基因。微生物的秘密讓羅根感到震撼,覺得人類試圖主宰自然的愿望顯得蒼白可笑。于是羅根開始以細菌為題創(chuàng)作紙雕。
藝術(shù)組合 | 藝術(shù)圈的“組合”并不多見,而英國藝術(shù)家George Passmore和Gilbert Proesch卻一起創(chuàng)作合作了近50年,近期新展“Scapegoating Pictures”展出了多件最新創(chuàng)作的意象主義作品,其中出現(xiàn)最多的形象是盛有一氧化二氮的炸彈形罐子,氣體吸進身體后能讓人產(chǎn)生快感、幻覺,并無法自控地大笑,這些罐子寓意著精神的愉悅、幻覺以及肆無忌憚的歡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