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飛華等
摘 要:為研究大棚絲瓜長季節(jié)栽培技術,篩選適合湖州市種植的高產優(yōu)質絲瓜品種,試驗以江蔬1號為對照(CK),比較了三比2號、綠王子在大棚絲瓜長季節(jié)栽培下的產量、瓜果性狀、品質、商品率、抗逆性、抗病性。結果表明,綠王子表現產量較高、耐高溫性、對病毒病抗性較強、商品率較高,綜合性狀表現最佳,是值得我市推廣的絲瓜首選品種。三比2號作為短粗型絲瓜品種,成熟期早,食用品質優(yōu),可以作為搭配品種種植推廣。
關鍵詞:絲瓜;長季節(jié)栽培;品種比較
絲瓜是湖州市重要的蔬菜品種,全市絲瓜面積800 hm2以上,年產量近2萬t,是夏秋季節(jié)百姓家中不可或缺的蔬菜,在品種上,江蔬1號是我市主栽品種之一。為了更好地發(fā)展我市絲瓜產業(yè),引進新品種,應用新技術,充分挖掘絲瓜增產潛力,提高瓜農生產效益,滿足市場對絲瓜的消費需求,2013年湖州市農作物技術推廣站在學習借鑒江蘇絲瓜高密度栽培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了絲瓜長季節(jié)栽培試驗,取得了比本地常規(guī)栽培增產增收一倍以上的良好效果。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3個,三比2號(湖南省常德市鼎牌種苗有限公司提供)、綠王子(山東壽光市金碩種業(yè)有限公司提供,荷蘭引進的雜交一代)、江蔬1號(江蘇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提供),因江蔬1號在本地種植時間較長,面積較大,為我市廣大菜農所認可,所以本試驗以江蔬1號為對照品種(CK)。
1.2 試驗方法
試驗在湖州市南潯區(qū)荻港果蔬專業(yè)合作社進行,土壤為黏土,肥力中上。3個品種,3次重復,共9個小區(qū),隨機區(qū)組設計。小區(qū)長5 m,寬2.67 m,面積13.35 m2。考查小區(qū)產量、瓜長、橫徑、單瓜質量、商品率等。
1.3 栽培管理
①播種定植 2013年2月20日播種,3月16日定植。8 m寬大棚作3畦,每畦種雙行,株距50 cm,密度950株/667 m2。
②整枝打頂落蔓 單蔓整枝,主蔓第一次留18葉打項,以后每批瓜10~12葉摘心。根據植株長勢,每批每株留瓜1~3條。每批瓜采收后落蔓。
③肥水管理 底肥每667 m2施腐熟兔糞 4 500 kg、45%挪威產三元復合肥30 kg、鈣鎂磷肥50 kg。追肥5次,每次每667 m2用45%挪威產三元復合肥15 kg。保持土壤濕潤,保障水分供應,結合滴管灌水,每周施0.5%綜寶TBS-有機全溶速溶高效水溶肥(有機質≥50%、氮磷鉀≥6%、中微量元素≥10%)1~3次。
④防病治蟲 病蟲害主要有病毒病及少量疫病、白粉病、灰霉病,煙粉虱、黃守瓜、瓜絹螟、斜紋夜蛾等;在應用黃板、人工抓蟲、加強管理基礎上,一般每采收一批,用藥防治一次。
2 結果與分析
2.1 產量比較
①總產量 由表1可知,3個品種中以綠王子產量最高,為10 167 kg/667 m2,分別比三比2號、江蔬1號增產1 862 kg/667 m2和2 502 kg/667 m2,增幅分別為22.4%和32.6%。
②前期產量 湖州市露地絲瓜采收始盛期為6月中旬,此前采收為前期產量,對經濟效益影響較大。試驗結果表明,三比2號、綠王子、江蔬1號始收期分別為5月5日、5月7日和5月9日,以三比2號最早,分別比綠王子和江蔬1號早2 d和4 d;前期產量以綠王子1 520 kg/667 m2最高,分別比三比2號、江蔬1號增產193 kg/667 m2和206 kg/667 m2,增幅分別為14.5%和15.7%(表2)。
③高溫期產量 2013年湖州市遭遇了歷史罕見的高溫天氣,因高溫影響許多露地絲瓜產量也下降。因此,此階段產量反映了絲瓜品種的耐高溫性以及該試驗技術條件是否滿足絲瓜正常生產的需要。結果表明,3個品種高溫期產量以綠王子最高,為4 191 kg/667 m2,分別比三比2號、江蔬1號增產859 kg/667 m2和1 251 kg/667 m2,增幅分別為25.8%和42.6%(表3)。3個品種7~8月共產出4批瓜果,平均每批次產量達到了735~1 048 kg/667 m2,未出現高溫高濕帶來的“伏缺”現象[2],說明了該試驗技術條件基本滿足了高溫期間絲瓜生產對環(huán)境的要求。
④后期產量 絲瓜后期產量反映了一個品種植株的后期活力。本試驗10~11月采收的絲瓜產量為后期產量,綠王子為1 510 kg/667 m2,667 m2分別比三比2號、江蔬1號增產436 k和569 kg,增幅分別為40.6%和60.5%。其中三比2號、綠王子、江蔬1號10月的產量分別為前一批次(第9批)產量的89.5%、119.2%和81.2%。到11月,氣溫下降,加上植株趨向衰老,難已形成正常產量,3個品種產量相近,為321~367 kg/667 m2,為正常產量(第9批)的38.3%~44.8%。
2.2 坐果情況與瓜果性狀比較
①單株坐果數及果實性狀 坐果數以綠王子全生育期29.0瓜/株(平均每批次坐果2.41瓜/株)為最多,分別比三比2號、江蔬1號增加3.4瓜/株和5.7瓜/株,增幅分別為13.3%和24.5%。平均單瓜質量以綠王子0.41 kg為最大,比其余兩品種均增加0.03 kg。在瓜長、橫徑上,三比2號屬于粗短型絲瓜品種,平均瓜長30.1 cm,橫徑4.45 cm;綠王子和江蔬1號屬于細長絲瓜類型,平均瓜長50.2 cm左右,橫徑3.73 cm左右,以綠王子稍長、稍粗(表5)。
②不同采收時間的瓜果性狀 首批瓜因植株較小,葉片面積較小,末批瓜因氣溫較低、植株衰老、葉片光合能力下降,單株坐果數、瓜長、單瓜質量等性狀均明顯差于其他采收時間。如三比2號、綠王子和江蔬1號首批瓜的單瓜質量分別為平均單瓜質量的61.0%、58.9%和57.9%,首批瓜的瓜長分別為平均瓜長的77.8%、70.7%和67.6%,三比2號末批瓜的瓜長為平均瓜長的80.7%。其他采收時間的絲瓜性狀保持相對穩(wěn)定,但存在遞增或遞減的變化趨勢:單株坐果數呈前多后少遞減變化趨勢,單瓜質量、瓜長分別呈前小后大、前短后長遞增變化趨勢。3個品種的瓜果橫徑,除了三比2號末批瓜橫徑較?。樵撈贩N平均橫徑的73.9%)外,其他采收時間以及綠王子和江蔬1號的所有采收時間,瓜果橫徑均保持了基本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