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婷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在中小學英語教學方面,涌現(xiàn)出了許多新的嘗試,英語兒童文學鑒賞就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嘗試。本文分析了中學生對于英語兒童文學的適應性以及英語兒童文學在中學英語教學活動中的具體應用。希望以此能夠進一步促進我國中小學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英語兒童文學;中學英語;閱讀教學
眾所周知,對于中小學的英語教學來說,閱讀教學既是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小學生在英語閱讀方面的理解力比較有限,同時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在趣味性方面又不夠。因此,加強中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高中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就需要另外拓展一些其他的課外英文讀物。而英語兒童文學以其難度低、趣味性強、通俗易懂的特點,十分符合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要求,因此,本文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
一、英語兒童文學鑒賞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
當前,隨著中小學英語教學手段的逐步多元化,英語兒童文學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逐步凸顯了出來。英語兒童文學之所以能夠成為一種英語閱讀教學手段,主要原因在于其語言的通俗性以及思想含義的深刻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中小學生能夠接觸到很多的國外文化,其中就包括一些國外的英語兒童文學。筆者認為,英語兒童文學鑒賞之所以能夠作為一種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方式,有以下幾點原因:
英語兒童文學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課本閱讀材料,傳統(tǒng)的課堂英語閱讀教學是通過教師的逐句講解,從而灌輸給學生語法、詞匯、句式等等英語知識。而英語兒童文學鑒賞更注重主動性,它是一種學生主體自發(fā)的學習行為。與此同時,由于英語兒童文學自身所具有的娛樂性、信息性以及拓展性,能夠幫助中小學生更好地將其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從而也就激發(fā)了他們對后續(xù)文章的探索。以英國女作家J·K羅琳的文學作品《哈利·波特》為例,該系列兒童文學以其瑰麗的想象、精妙的構思、引人入勝的劇情、通俗易懂的敘述以及普世的價值觀在廣大90后年輕人中廣泛流行,而且其語言習慣特別貼合青少年的思維及語言方式,因此,必然會引起青少年的廣泛興趣。
綜上所述,英語兒童文學在中學生英語閱讀教學中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而且大多數(shù)英語兒童文學都具有語言幽默、耐人尋味、發(fā)人深省的特點,幫助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了解一些人生道理。除此之外,由于英語兒童文學作品十分豐富,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級、性別、知識儲備情況,有計劃推薦一些文學作品。
二、英語兒童文學鑒賞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眾所周知,任何一種文學作品,其蘊含的深刻含義一方面在于作品本身,另一方面則在于讀者的理解,即“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對于中學生的英語閱讀教學來說,課本上的閱讀材料只是基礎。想要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還需要鼓勵學生多涉獵一些課外的英語兒童文學。
在具體的教學方法上,通過鼓勵引導學生閱讀課外英語兒童文學,改變以往單純的、機械的語言技能教學,轉(zhuǎn)而激發(fā)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情感體驗。對于中小學生來說,英語兒童文學鑒賞的作用不僅僅在于提升英語閱讀水平,而且在于給予學生審美的體驗。筆者將中小學生的英語兒童文學鑒賞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一)閱讀之前
對于中小學生來說,英語兒童文學作品的趣味性要比其思想性更有吸引力,但是與此同時,考慮到中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過于簡單的兒童文學作品又滿足不了學生的審美要求。因此,在進行英語兒童文學鑒賞之前,作品的選擇十分重要。
對于教師來說,想要通過英語兒童文學鑒賞來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給予學生一個好的文學作品印象。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課堂教學活動,如讓學生猜測文學作品的主體思想、或者找一些相關的、學生較為熟悉的文學作品進行類比。除此之外,教師可以提前閱讀作品,在學生開始閱讀之前幫助學生了解故事梗概、把握故事基調(diào),這樣在與學生交流閱讀體驗的時候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對于一些已經(jīng)改編成影視作品的兒童文學來說,教師可以通過放映一些精彩片段,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思考。
(二)閱讀階段
這一階段為整個教學過程的重點,教師在這一階段不僅發(fā)揮引導作用,而且要幫助學生解決閱讀中碰到的難題。雖然兒童文學的難度不高,但是由于歷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可能會遇到一些難題。這時,教師就要及時地為學生解答這些難題。通過和學生共同探討,幫助學生了解一些英語的靈活用法,這樣能夠做到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除了具體的英語知識方面,教師還要通過與學生進行交流,整理匯總學生碰到的重點、難點問題,然后在課堂上集中解決。當大多數(shù)學生掌握了文章梗概、明確了人物關系,教師就可以安排一些課堂活動了。例如,組織學生背誦精彩片段,在課堂上進行情景再現(xiàn),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提高了詞匯量、提升了口語水平。對于一些已經(jīng)改編成影視作品的英語兒童文學來說,教師可以通過放映精彩片段,鼓勵學生了解英語的語法結(jié)構,即口語與書面語的不同。尤其是對于小說這種文學形式,教師更加可以在此基礎上大做文章。通過與學生進行討論,不僅使其能夠做到熟讀、熟記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而且能夠透過文字本身,深入發(fā)掘作品的內(nèi)涵,幫助學生理解一些普世的價值,進而激發(fā)學生對于相關作品的探索欲望。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三)閱讀之后
學生經(jīng)過閱讀之后,無論具體的效果如何,都已經(jīng)對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一階段教師要做的就是發(fā)掘?qū)W生的閱讀感受和收獲,并且鼓勵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有所思考。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之后,通常會有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教師可以專門安排一堂課程進行專題討論。
除此之外,一些學生在閱讀作品之后,會萌生再創(chuàng)作以及續(xù)編的想法。對此,教師應該積極鼓勵、熱情引導,重視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自身理解。任何一部文學作品,其運用語言的方式都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因此,教師要對其進行總結(jié),找出學生所閱讀作品的語言運用特點,在此基礎上,分析其語法結(jié)構、時態(tài)類型以及句式構成。如果學生在閱讀之后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要深入分析其原因,了解癥結(jié)所在。并且在此基礎上,制定不同的改進計劃,針對閱讀效果較好以及閱讀效果較差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提高方案。對于閱讀效果較好的同學,可以鼓勵其嘗試閱讀一些難度較大的作品;對于閱讀效果欠佳的同學,要幫助其深刻理解當前閱讀的文學作品,同時加強其基礎知識的教學,幫助他們打好詞匯、語法、時態(tài)、句式的基礎,從而為閱讀下一部作品提供幫助。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在中學英語教學上,英語兒童文學鑒賞是一個較為新奇的嘗試。任何一個教學方法的好壞,都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實踐后才能得出。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英語兒童文學鑒賞能夠提升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更加靈活地理解和運用英語知識。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英語兒童文學作品的選取十分關鍵,教師既要把握好作品的難易程度,又要和實際的教學目標相結(jié)合。因此,采取這一教學方法的前提是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證整個教學活動能夠達到預期效果,才能切實提升中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作者單位:重慶長江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劉桂秋.英語兒童文學讀物與小學英語教學[J].遼寧教育,2008(01).
[2]羅捷.接受美學對兒童文學鑒賞教學的啟示[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09(07)
[3]胡其林.文學教學課對英語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作用[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5).
[4]郭金秀.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英語兒童文學鑒賞[J].基礎教育研究,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