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梅(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西吉縣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756299)
中西醫(yī)結合治家畜胃腸炎的臨床體會
高梅(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西吉縣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756299)
胃腸炎是胃腸粘膜及其深層組織的出血性或纖維素性壞死性炎癥,馬屬動物最常發(fā)生。本病發(fā)展急劇,患畜全身癥狀惡化快,死亡率高,對畜牧業(yè)生產(chǎn)危害極大。筆者在臨床實踐中體會到:對本病采用中西結合治療效果比較滿意。近幾年共收治大家畜胃腸炎58例(牛3例,驢23例,騾29例,馬3例),治愈5例,死亡7例,治愈率達87.9%?,F(xiàn)將治法如下:供同道參考。
患畜持續(xù)拉稀,糞便稀薄或水樣,腥臭,或帶膿血;里急后重。腸音響亮,腹痛。到后期腸音減弱或廢絕,排糞失禁,精神沉郁,食欲廢絕,喜飲水,結膜、口色赤紅或暗紅,嚴重者呈青紫色,口腔干燥有臭味,舌苔厚,耳鼻、四肢發(fā)涼,體溫升高至40℃。
有自體中毒明顯者,全身癥狀加劇,初期心搏動增強,后期脈微有雜音。嚴重脫水及毒血癥的病例,精神極度沉郁,眼球下陷,皮膚干燥,全身無力,最后自體中毒,嚴重脫水,心力衰竭而死。
內服黃連素3~5g,一日2~3次,呋喃西林1~3g,一日2次;或磺胺瞇40~60g,一日2次。也可用0.1高錳酸鉀液2000~3000ml胃管投服,或肌注黃連素、氯霉素。
胃腸炎初期,排糞遲緩,糞便惡臭者,可用鹽類緩瀉劑排除胃腸道中的有毒物質,以減輕炎癥,緩解自體中毒。胃腸炎后期,患畜瀉下不止,糞便無臭味時應及時止瀉。用鞣酸蛋白、次硝酸鉍、木炭末等。
及時補液,調整水鹽代謝,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毒素的排除,起到解毒強心之作用。藥用復方氯化鈉配合生理鹽水或用5%葡萄糖鹽水和10%氯化鉀。酸中毒明顯者配合5%碳酸氫鈉、VC、樟腦水,緩慢滴注。輕癥每日一次,每次3000~5000ml, 重癥每日兩次, 每次3000~4000ml, 心臟衰竭者加10%安鈉咖10~20ml,或0.5%樟腦水100~200ml,腹痛者用30%安乃近20~30ml。
中獸醫(yī)治療胃腸炎,要辨別不同的證型,給予不同的方藥。
2.2.1.1 癥狀
腹瀉不止,口色赤紅,舌苔黃膩,口干喜飲水,糞便惡習臭并帶有膿血,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脈滑數(shù)而有力,體溫升高。
2.2.1.2 病機分析
濕熱熾盛,郁滯腸道,氣機被阻,故糞便惡臭,腹痛及排糞不暢;濕熱熏蒸,傷及腸道,因而糞便帶膿血,熱則傷津,故口干,舌質紅,苔黃膩。
治以清熱解毒,燥濕止瀉。方郁金散。
方一:郁金、大黃各45g,黃連、黃柏、黃芩、訶子、白芍、枝子各30g,共為末,開水沖候溫一次灌服,一日一劑。
方解:方中郁金涼血散瘀、行氣解郁為主,輔以黃連、黃芩、黃柏、枝子清三焦火兼化濕熱;白芍、訶子斂陰澀腸止瀉,大黃清血熱、不積滯共為佐。
加減:病初有積滯者,重用大黃,加芒硝、枳殼、厚補,減訶子、芍藥。熱毒盛腹痛重者加二花、連翹、乳香、沒藥。眼球下陷者加玄參、生地、石斛;后期濕熱已解,泄瀉不止者,加烏梅、石榴皮。
方二:三黃加白散:黃連、黃柏、黃芩、澤瀉、豬苓、枳殼、砂仁、蒼術、厚補各30g,白頭翁45g,共為末,開水沖候溫一次灌服,1/劑。
方解:三黃加白頭翁苦寒燥濕解毒,枳殼砂仁、蒼術、厚補燥濕理氣健脾,澤瀉、豬苓滲濕利水。
2.2.2.1 癥狀
食欲不振,口色淡白或青黃,舌苔白,脈弱。糞便稀薄或糞中帶水,臭味不大,草渣粗大,腸鳴,尿少,倦怠無力,多見于慢性胃腸炎的后期。
2.2.2.2 病機分析
脾胃虛弱,運化無力,升降失常,清濁不分,故大便溏瀉少便短少;脾胃虧虛不能吸收水谷精微,氣血來源不足,故四肢無力,舌淡苔白,脈弱。
治以健脾益氣,滲濕利水。方用參苓白術散:黨參白術各45g,扁豆、薏苡草各60g,蓮肉、砂仁、桔梗、陳皮、茯苓、甘草各30g,山藥100g,共為末,開水沖候溫一次灌服,1/劑。
方解:黨參、山藥、蓮肉益氣健脾,和胃止瀉為主,白術、茯苓、苡米、扁豆補脾滲濕為輔,陳皮理氣,砂仁和胃,桔梗宣肺利氣。
2.2.3.1 癥狀
重癥胃腸炎后期,患畜出現(xiàn)眼窩深陷,結膜、口色赤紫發(fā)暗,舌苔灰暗,腸音欲絕,排糞失禁,糞便呈水樣臭味不大,口鼻冰涼,四肢冷,脈微細,肌肉震顫,出冷汗,體溫下降。
2.2.3.2病機分析
由于嚴重腹瀉,津液耗損太過,陰液虧損,血液濃稠,故口色赤紫,脈微細,眼窩深陷。陰液虧損,陽氣虛脫,故腸音廢絕,排便失禁,四肢冰冷,體溫下降。
治以回陽救逆為法。方用回陽急救湯:
熟附子、炒白術、麥冬各45g,肉桂、人參、陳皮、炙甘草、干姜、半夏、五味子、茯苓各30g,生姜15g,水煎灌服。
方解:附子、肉桂、干姜、炙甘草回陽救逆,人參、白術、半夏、陳皮、茯苓補中益氣,調整胃腸而止瀉,五味子固脫生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