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汝學, 楊志偉, 朱躍明
(1.甘肅省張掖市畜牧管理站 甘肅 張掖 734000;2.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靜安鄉(xiāng)獸醫(yī)站 甘肅 張掖734000;國家肉牛牦牛體系張掖綜合試驗站 甘肅 張掖734000)
牛胃腸炎的發(fā)生及其防治
盧汝學1, 楊志偉2, 朱躍明3
(1.甘肅省張掖市畜牧管理站 甘肅 張掖 734000;2.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靜安鄉(xiāng)獸醫(yī)站 甘肅 張掖734000;國家肉牛牦牛體系張掖綜合試驗站 甘肅 張掖734000)
牛的胃腸炎是其胃腸道表層組織和深層組織的重劇炎癥過程。由于胃和腸的解剖結構和生理機能緊密相關,胃和腸的器質損傷和機能紊亂,容易互相影響。因此,牛胃和腸的炎癥多同時發(fā)生或相繼發(fā)生。其臨床特征是體溫升高、腹瀉、脫水和酸中毒或堿中毒。本病是牛特別是犢牛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
原發(fā)性胃腸炎,其致病原因,凡能引起胃腸卡他的致病因素,同樣可以造成胃腸炎;所不同的是,造成胃腸炎病原的刺激作用強,或是牛對刺激的耐受或抵抗力減弱,或兩者同時存在。所以,胃腸炎的病情程度與范圍就比胃腸卡他的大而且重。
營養(yǎng)不良,長途車船運輸,風寒露宿,環(huán)境衛(wèi)生不良等因素,都能降低牛體防御疾病的能力,使胃腸屏障機能減弱,平時腐生于胃腸道并不起致病作用的細菌,如大腸桿菌、壞死桿菌等微生物,此時往往由于毒力增強而起致病作用。此外,抗菌素的濫用,一方面細菌產生耐藥性,另一方面在用藥過程中造成腸道的菌群失調引起的二重感染問題,尚未引起足夠重視。據(jù)報道,犢牛在使用廣譜抗菌素治愈肺炎過后不久,由于胃腸道的菌群失調造成重劇胃腸炎而死亡。
繼發(fā)性胃腸炎見于各種病毒性傳染病、細菌性傳染病、寄生蟲病,很多內科病也可繼發(fā)胃腸炎。此外,心臟疾病、腎臟疾病和產科病等均可繼發(fā)胃腸炎。
各種致病因素的刺激,使牛的胃腸道發(fā)生程度不同的病理變化,從表層組織發(fā)展到深層組織,從卡他性發(fā)展到出血性、壞死性腸炎。刺激物在消化道和胃、腸液及胃腸組織的相互作用,首先是腸壁上皮細胞的損傷和脫落以及蠕動增強,嚴重影響胃腸道內的食物被消化和吸收;由于液體在大腸段的吸收作用降低或喪失,造成腹瀉。消化道內的內容物異常分解,如蛋白質腐敗、糖類的發(fā)酵產物,進一步刺激胃腸壁,并使糞便惡臭。
若炎癥局限于胃和小腸,可能由于副交感神經受到抑制,腸蠕動減弱,排便遲緩,因為大腸仍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所以不顯腹瀉癥狀。但是胃腸道內的有毒物質被吸收,超過肝臟的解毒和腎臟的排毒能力,則多引起中毒。
腹瀉最容易使牛體內的水分、電解質和氯化物遭受損失,形成機體脫水。研究證明,犢牛腹瀉過程從糞便排出的水分是正常排便中所含水分的100倍。另外,氯化物從糞便中排出的損失,特別是寄生蟲性的腸炎,更為嚴重。
有毒物質的吸收和病菌毒素的作用,使消化道表皮組織的破壞,加重了體液和血液的損失。伴隨脫水、失鹽而發(fā)生酸中毒等,勢必使血液濃縮,外周循環(huán)阻力增大,加重心臟的負擔;在喪失心臟代償作用后,迅速發(fā)生心力衰竭,以致血管衰竭,發(fā)生休克。
腸粘膜的破損和壞死,使機體喪失屏障控制,病菌和毒素大量進入血液,導致敗血癥。由于腸粘膜的組織壞死,使糞便內附有大量血液、粘液、脫落的上皮組織和壞死組織等。
腸內容物常混有血液,惡臭,粘膜呈現(xiàn)出血或溢血斑。由于腸粘膜的壞死,在粘膜表面形成霜狀或麩皮狀覆蓋物。粘膜下水腫,白細胞浸潤,壞死組織剝脫后,遺留下爛斑和潰瘍。病程時間過長,腸壁增厚并發(fā)硬。腸系膜淋巴結腫脹,常并發(fā)腹膜炎。
牛的胃腸炎部分癥狀和牛的急性胃腸卡他癥狀相同,只在程度上有差別。病牛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渴欲增加或廢絕,眼結膜先潮紅后黃染,舌苔重,口干臭,四肢、鼻端等末端多冷涼。腹瀉是胃腸炎的主要癥狀之一,排泄物惡臭,糞軟含水較多,并雜有血液,粘液和粘膜組織,有時混有膿汁。病的后期,腸音減弱或消失,肛門松弛 ,排糞失禁;腹瀉時間持續(xù)較長的病牛,腸音消失,盡管有痛苦的努責,并無糞便排出,呈現(xiàn)里急后重,病牛可能發(fā)生繼發(fā)性潰瘍性口炎。全身癥狀比胃腸卡他嚴重。眼球下陷,皮膚彈性減退,脈搏快而弱往往呈不感脈。大多數(shù)病牛體溫突然高達40℃以上,隨著病情惡化體溫降至常溫以下,但也有少數(shù)病牛直到中后期才出現(xiàn)體溫升高。極個別體溫始終不高。當嚴重脫水病牛,血液濃稠,尿量減少,腎臟機能因循環(huán)障礙受到破壞,可發(fā)生非腎病性尿毒癥,被毛逆立失去光澤,伴發(fā)程度不同的腹痛癥狀。全身肌肉抽搐、痙攣或昏迷等神經癥狀。
對于該病的診斷,應根據(jù)病牛全身癥狀,從食欲紊亂,舌苔變化,觀察糞便中含有病理性產物等不難做出診斷。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血、糞、尿的化驗,對單純的胃腸炎,傳染病、寄生蟲病的繼發(fā)性胃腸炎進行鑒別診斷,懷疑中毒時,應檢查飼草料和其他可疑物質。若口臭顯著,食欲廢絕,主要病變可能在胃;若黃疸及腹痛明顯,初期便秘并伴發(fā)輕度腹痛,腹瀉出現(xiàn)較晚,主要病變在小腸;若脫水迅速,腹瀉出現(xiàn)早并有里急后重癥狀,主要病變在大腸。
?;加形改c炎時,如果病牛營養(yǎng)良好,體質健壯,治療及時,護理的好,多數(shù)可治愈。重劇病牛,病程持續(xù)一周以上的,預后不良。胃腸炎病牛臨死前的病危癥狀是高度沉郁,心臟衰竭,多出冷汗,脫水嚴重。血便或頑固便秘,病牛走路踉蹌,口唇下垂,眩暈和抽搐等。
在治療病牛前,一定要查明原因,排除病因。治療原則是:清理胃腸,保護胃腸粘膜,制止胃腸內容物的腐敗發(fā)酵,維護心臟機能,解除中毒,預防脫水和增強病牛的抵抗力等。在治療過程中還要注意病牛的護理。
治療時,首先給病牛灌服植物油500毫升;也可用硫酸鈉200~300 g或人工鹽200~500 g,加酒精50毫升混入8 000~10 000毫升水中溶化后一次灌服。數(shù)小時后,病牛開始輕瀉,胃腸中的有毒物質和毒素隨著輕瀉排出體外。
在蓄糞臭味不大并基本排出時,可內服0.1%高錳酸鉀2 000~3 000毫升,每日1~2次。對腹瀉不止的病牛,可用活性炭100~200 g加常水適量灌服。或者用鞣酸蛋白20 g,碳酸氫鈉40 g加水適量灌服。
制止炎癥的發(fā)展,可使用抗菌藥物。抗菌藥物使用前應做藥敏試驗。一般用磺胺脒25~30 g,碳酸氫鈉25~30 g,一日三次內服。同時,肌肉注射黃連素2~4 g。糞便中有大量血液時,肌肉注射止血敏2~4支(20~40ml),一日2次。靜脈注射5%葡萄糖酸鈣250~500 毫升,直至糞便無血為止。
補液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 2 500~4 000 毫升,5%碳酸氫鈉500毫升,25%葡萄糖1 000毫升,維生素C20毫升,心臟衰弱加苯甲酸鈉咖啡因10~20毫升,一次靜脈注射,每日1~2次。當病牛尿液的酸堿反應變成堿性時,即可停止5%碳酸氫鈉的繼續(xù)使用。
中藥方劑治療牛的胃腸炎有較好療效,常用郁金散和白頭翁湯。
郁金散:
郁金36 g、大黃50 g、 梔子18 g、訶子28克、白芍18 g、 黃芩15 g、黃柏18 g、黃連18克。
共研成末,開水沖泡,候溫灌服。
在牛胃腸炎初期,內有積滯,須重用大黃、加芒硝、枳殼、厚樸,不用訶子、白芍;熱毒盛,加金銀花、連翹;腹痛盛,加乳香、沒藥;黃疸重,重用梔子,加茵陳;熱毒已去,腹瀉不止,則重用訶子、白芍,加烏梅、石榴皮,少用或去大黃。
白頭翁湯:
白頭翁72 g 、黃連36 g、 黃柏36 g、秦艽36 g
水煮服。
本方對煩渴、體熱、血痢、里急后重的牛胃腸炎有較好的療效,本方與郁金散配合同用,效果甚佳。
8.1 加強飼養(yǎng)管理,維護牛體健康。日糧要平衡 ,保證牛只的營養(yǎng)需要;加強飼料的保管,防止飼料發(fā)霉變質;對已經確認發(fā)霉變質的飼料,堅決廢棄,絕不能喂牛;保證飼料、飲水清潔衛(wèi)生,嚴禁飼喂有毒飼草飼料。
8.2 控制奶牛、肉牛精粗飼料比例。肉牛以精料占40%~50%,粗飼料占50%~60% 為宜 。在催奶、育肥時,不能經常變換飼料配方,也不能突然增加精料喂量,變換精飼料配方或增加精飼料喂量應由少到多,經過5-7天的過渡,才能達到正常喂量。架子牛在育肥前要經過14 d的過渡期,在此期間,只能喂干粗飼草,絕不能飼喂精飼料。14天以后,才可以開始逐漸增加精料喂量。有些人不經過過渡期,就直接給架子牛增加精飼料,結果引起有些牛發(fā)生胃腸炎。
8.3 有些牛經過長途車船運輸,身體疲憊,營養(yǎng)不良,還要反復倒賣,上車下車,來回折騰,精神高度緊張,長期得不到休息,饑渴難保,體質虛弱,抵抗力下降。這種牛如果飼養(yǎng)管理不當,突然飼喂精料,很容易引起胃腸炎。
8.4 對牛只進行定期健康檢查,注意平時對牛只的觀察,當發(fā)現(xiàn)牛的采食、飲水以及排糞異常時,應及時治療,加強護理。此外,注意定期糞檢和驅蟲,以免擾亂消化機能,保證牛體健康。
2014-01-23 修改日期:2015-02-12
盧汝學(1957-),男,甘肅省甘谷縣人,高級獸醫(yī)師,主要從事牛胚胎移植、動物疾病防治和畜牧獸醫(yī)技術推廣。
S8-1
A
1001-9111(2015)02-008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