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春(通訊員) 姚京輝 陳云
(湖南婁底市中心醫(yī)院離退休支部,417000)
蜂花粉過敏反應與中毒機理臨床研究
姚海春(通訊員) 姚京輝 陳云
(湖南婁底市中心醫(yī)院離退休支部,417000)
花粉過敏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其實大多數(shù)人對花粉的過敏有誤解,在這里要弄清楚花粉過敏癥和食用花粉引起的過敏這兩個概念。本節(jié)介紹過敏體質者通過呼吸道吸入花粉引起的過敏體癥與正常人食用蜂花粉引起的過敏體癥,其致病因素和臨床表現(xiàn)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花粉有風媒花粉和蟲媒花粉之分,以風為傳播媒介的花粉,導致過敏體質的人因接觸或吸入致敏花粉,出現(xiàn)各種過敏反應的免疫性疾病,稱風媒花粉過敏癥,即臨床上所稱的花粉過敏癥,又稱花粉癥。
人體內有肥大細胞和嗜堿粒細胞,廣泛分布于鼻粘膜、腸胃粘膜及皮膚下層結締組織中的微血管周圍和內臟器官的包膜中。當特異性抗原(花粉等)與過敏體質人機體中致敏的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上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IgE)接觸相互作用時,即可引起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脫顆粒,釋放出過敏介質組織胺,引起平滑肌收縮、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強、粘液分泌及組織損傷等過敏反應。特別當機體免疫能力低下,大量自由基對肥大細胞和嗜堿細胞的氧化破壞是過敏發(fā)生的內因。風媒花粉粒小,質輕,干燥,易在空氣中飄浮擴散,通過人的鼻子進入呼吸道,或眼睛和皮膚接觸所引起的過敏反應。花粉中含有的油質和多糖物質被吸入后,會被鼻腔的分泌物消化,隨后釋放出多種抗體。如果這種抗體和入侵的花粉再相遇,并大量積蓄,就會引起過敏。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咽喉炎、過敏性咳嗽、過敏性哮喘及皮膚蕁麻疹等,臨床表現(xiàn)類似于感冒,發(fā)作性噴嚏流鼻涕、或伴有上腭、外耳道、鼻黏膜、眼結膜等奇癢難忍等癥狀,經皮膚試驗,確定為花粉過敏癥。
花粉過敏癥是一種有明顯的可爆發(fā)成季節(jié)性流行病。每年在植物的開花期花粉過敏癥患者隨花而來,花落而去,病癥消失,來年再開花,再犯病,如此循環(huán)往復,如不及時治療,患者癥狀可逐年加重,發(fā)病時間也隨之拉長,最后由季節(jié)性病變成常年病。因此,花粉過敏癥是通過鼻子眼睛表面與花粉接觸引發(fā)的過敏反應,這與人們食用蜂花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花粉有風媒花粉和蟲媒花粉,以昆蟲為傳播媒介的花粉,稱蟲媒花粉。由于蟲媒花粉粒大,質重,有粘性,不易擴散,蜜蜂所采集的蟲媒花粉加工后的蜂花粉,是經過蜜蜂處理,使其中致敏成分已發(fā)生改變或大部脫敏,一般不會出現(xiàn)過敏反應,但也有少數(shù)易感人群所引起的過敏反應稱蜂花粉過敏反應。
由于蜂花粉顆粒中的花粉含有多種抗原物質,進入有過敏體質人的體內后,如具有抗原特性的蛋白質等,作為異種蛋白質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使肌體處于過敏狀態(tài),特別對部分過敏體質的人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不同品種蜂花粉的抗原種類、數(shù)量和活性不同。一般人食用純正蜂花粉不產生過敏反應,而僅極少數(shù)有特殊過敏體質者,才會對某種蜂花粉產生過敏反應,如常見有食用茶花蜂花粉則易出現(xiàn)過敏反應,而對其他蜂花粉不一定產生過敏反應。
有一部分人胃對蜂花粉敏感者,在食用蜂花粉開始的2周內,偶爾會在1~2天內發(fā)生便溏,或輕微胃痛,持續(xù)時間10~30分鐘,特別是胃潰瘍患者,胃痛可能會加劇。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這屬正?,F(xiàn)象,并將此現(xiàn)象稱之為過渡期癥狀。作用機理可能是蜂花粉中的某些物質(如維生素B1),促進胃酸加速分泌之故,等過渡期(適應期)過去以后,胃痛就會消失。
蜂花粉過敏與其中含有的酶有關,還因蜂花粉受到自然界環(huán)境中的各種污染而附著在花粉孢壁上的雜菌、真菌、蟲卵及有機灰塵等變應源,使過敏體質者致敏而引起過敏反應。蜂花粉顆粒有二層壁,有個堅硬的外殼稱為蜂花粉壁,可能存在有致敏原,有學者指出,通過人工破壁處理可減少過敏反應的發(fā)生。蜜蜂在采集花粉時,可能會采集一些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風媒花粉所致。蜂花粉在生產、加工、貯存等流程中受到某種致敏原如塵埃、動物皮屑等的污染。蜂花粉的質量低劣或已生蟲和霉變等原因。
純正的蜂花粉,一般不會引起超敏反應,用蜂花粉制成的食品大約有1/10000~2/10000的人會產生輕微過敏癥狀,只有過敏體質的人(約5%以下),服用某種蜂花粉,才會出現(xiàn)過敏反應。另外蜂花粉性溫,服用劑量過大會引起上火。蜂花粉的晾曬或貯藏過程中,有可能被霉菌等污染,造成食用上的安全隱患。常見的癥狀有腹痛、腹瀉和皮疹等。
蟲媒花粉釀制的蜂花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至治療量,一般不會引起過敏反應,若有風媒花粉釀制的蜂花粉是引起過敏反應的主要原因。
癥狀較輕者,一般可不必停服,減少劑量即可緩解癥狀?;蝻埡蟀胄r服用可減輕胃部不適。對有花粉過敏體質者,可采用脫敏療法,即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適應后達到治療和保健所需用量的目的。對過敏體質者可選用破壁脫敏處理的蜂花粉,以減少過敏原。選擇權威機構推薦,經銷和保質期內的純正蜂花粉產品。
蜂花粉中毒是指蜜蜂采集粉源有毒植物的花粉加工成的蜂花粉,或無毒蜂花粉中含有毒農藥等成分殘留超標,或蜂花粉變質等,對人或蜜蜂本身食用后所產生的一系列毒副反應。
有毒植物分有蜜粉源有毒植物和無蜜粉源有毒植物,有蜜粉源有毒植物又分蜜粉源有毒植物和蜜粉源無毒有毒植物。蜜粉源無毒有毒植物是指植株有毒,而花蜜與花粉無毒,有的卻是優(yōu)良的蜜粉源植物,如烏桕、老瓜頭、漆樹、橡膠等可生產較多商品蜜的主要蜜源,油桐、皂莢、苦楝、無患子、一枝黃花等是較好的輔助蜜粉源。蜜粉源有毒植物是指全株包括花蜜或花粉均含有毒物質,對人或畜禽等有毒害作用。
當人們食用少量有毒蜂花粉可數(shù)天后出現(xiàn)癥狀:食量較多可在1~1.5小時后,出現(xiàn)頭痛、頭暈、咽喉發(fā)干、口渴,繼之出現(xiàn)興奮、譫妄、幻覺、瞳孔擴大、陣發(fā)性痙攣,皮膚潮紅,甚至排尿困難;24小時后出現(xiàn)低熱,頭昏,四肢麻木,惡心嘔吐等癥。中毒嚴重者出現(xiàn)脈速,高燒,幻覺,譫妄,不安,驚厥,最后出現(xiàn)昏迷,呼吸困難等。若值妊娠晚期,可引起早產。蜂花粉變質或有毒農藥殘留超標中毒:主要表現(xiàn)為消化道或神經系統(tǒng)癥狀,常見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痛頭暈等。
防治原則:以加強蜂群飼養(yǎng)管理為主,結合解毒的綜合防治措施。盡量選擇周圍蜜粉源充足的場地放蜂,并了解周圍的蜜粉源植物的種類,發(fā)現(xiàn)存在有有毒蜜粉源植物時,要主動及時轉場。在食用蜂花粉前,首先選定花粉種類,進行鑒別有沒有混入有毒花粉或可引起過敏的花粉,如雷公藤、羊躑躅、藜蘆等,防止誤食有毒花粉引起中毒,有些花粉易引起過敏。
一般說來,有毒植物的花粉都有毒,但為什么有的植物蜜蜂采后,人或蜂不一定中毒呢?其原因可能是,目前自然界有毒植物特別少見,在粉源植物豐富的情況下,蜜蜂是不會去采集這些花粉的,即使偶然采了,由于數(shù)量極少,混在其他花粉中,人服用后也不能引起急性中毒。只有在十分干旱的情況下,粉源匱乏時,蜜蜂才有可能去采集有毒花粉,而在這種情況下,蜂農是不脫粉收集花粉,這些花粉被蜜蜂帶入蜂箱作為蜂糧。也就是說,上市的蜂花粉是無毒的,對人體是安全的,并且古今中外也未見過有吃蜂花粉引起中毒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