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銀忠 沈曉英 文 英 安林昌
(青海大學,青海西寧 810016)
青海省東部農(nóng)區(qū)仔豬致病性大腸桿菌耐藥性監(jiān)測
杜銀忠沈曉英文 英安林昌
(青海大學,青海西寧810016)
用NCCLS(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法選用14種抗生素對青海省互助、湟源、平安、大通、西寧、湟中等東部農(nóng)業(yè)區(qū)地區(qū)仔豬致病性大腸桿菌進行了藥物敏感性試驗。結(jié)果表明,14種抗生素中抑菌作用最強的為諾氟沙星,其敏感菌株占(97/152)63.8%,其次,為氧氟沙星(96/152)63.2%,慶大霉素(92/152)60.5%;耐藥菌株較多且表現(xiàn)為多重耐藥。
仔豬致病性大腸桿菌耐藥性
仔豬大腸桿菌病是由豬源致病性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E.coli)感染引起的傳染病,是獸醫(yī)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之一,為控制大腸桿菌病的發(fā)生,臨床上抗菌藥的使用非常廣泛而頻繁,甚至有濫用的跡象,大腸桿菌的耐藥率已大幅度上升,多重耐藥菌株劇增,耐藥譜增寬[1],盲目使用抗生素帶來的負面效應越來越突出,為此,采用NCCLS標準化法規(guī)對分離自青海省互助、湟源、平安、大通、西寧等地豬場仔豬致病性大腸桿菌進行了耐藥性檢測,以期篩選出適合于該地區(qū)或豬場使用的敏感藥物,指導臨床用藥,對地區(qū)養(yǎng)豬業(yè)防治仔豬大腸桿菌病提供科學依據(jù)。
1.1試驗材料
1.1.1病料的采集
從青海省互助、湟源、平安、大通、西寧、湟中等地區(qū)豬場采集仔豬腹瀉糞樣,共計265份。
1.1.2培養(yǎng)基及試劑
普通瓊脂培養(yǎng)基、TSI培養(yǎng)基、EMB瓊脂、酵母膏、營養(yǎng)瓊脂購自北京奧博星生物技術(shù)責任有限公司;MH培養(yǎng)基,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生化微量發(fā)酵管,購自杭州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
1.1.3實驗動物
小白鼠18~24 g昆明系小白鼠,購自青海省地方病研究所。
1.1.4藥敏紙片
NCCLS規(guī)定的標準藥敏紙片,購自杭州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抗生素種類為:頭孢拉定(VI)、氯霉素(氯)、妥布霉素(妥)、慶大霉素(慶)、環(huán)丙沙星(環(huán))、氧氟沙星(奧)、克林霉素(潔C)、頭孢唑林(V)、阿莫西林(阿)、卡那霉素(卡)、諾氟沙星(氟)、麥迪霉素(麥)、萬古霉素(萬)、氨芐西林(氨)等14種藥敏紙片(WS/T125-1999)。
1.2試驗方法
1.2.1病料的采集
采集時先將棉簽用無菌生理鹽水蘸濕,再用棉簽取腹瀉仔豬的糞便裝入滅菌試管并標記。
1.2.2大腸桿菌的分離純化
將所采集的265份仔豬的糞樣先用0.9%的生理鹽水稀釋、搖勻后用滅菌的接種環(huán)勾取1~2環(huán)接種于營養(yǎng)肉湯中37 ℃培養(yǎng)18~24 h,再從營養(yǎng)肉湯中勾取1~2環(huán)接種到EMB培養(yǎng)基上37 ℃18~24 h后挑取疑似單個菌落(紫黑色帶金屬光澤)進行革蘭染色,鏡檢,將培養(yǎng)特性及形態(tài)、染色反應、排列均符合大腸桿菌的菌株畫線接種于普通營養(yǎng)瓊脂平板純化后進行生化鑒定。
1.2.3大腸桿菌的生化試驗
將純化好的細菌分別接種到葡萄糖、乳糖、麥芽糖、甘露醇、蔗糖、M-R、V-P、靛基質(zhì)、硝酸鹽、尿素、硫化氫、枸櫞酸鹽、半固體瓊脂等生化發(fā)酵管,三糖鐵培養(yǎng)基(TSI)。37 ℃24~48 h,觀察結(jié)果。
1.2.4大腸桿菌致病性實驗
生化試驗符合大腸桿菌的菌株接種普通肉湯,37℃培養(yǎng)18h,分別腹腔接種小白鼠,0.2ml/只,觀察存活情況,死亡的小白鼠經(jīng)剖檢取其臟器后,用EMB平板進行接種菌回收實驗,其培養(yǎng)特性、形態(tài)、染色反應均符合大腸桿菌的菌株定為致病性大腸桿菌。
1.2.5藥敏試驗
取致病性大腸桿菌MH純培養(yǎng)物,分別用滅菌生理鹽水洗下稀釋并與麥氏比濁管進行比濁,選取5×108個/ml濃度,15 min內(nèi)用無菌棉試紙蘸取已校正的菌液,涂布在4 mm厚MH平板表面,每塊平板涂布3次,每次旋轉(zhuǎn)60°,均勻接種,干燥平板3~5 min后,分別貼上各種藥敏紙片,每塊平板貼3片,37 ℃培養(yǎng)18~24 h后觀察結(jié)果。判定標準參照美國實驗標準委員會(NCCLS)藥敏紙片擴散法規(guī)與文獻[2-5]。
2.1致病性大腸桿菌分離的情況
從265份糞樣中共分離鑒定出致病性大腸桿菌152株。
2.2藥敏試驗
14種抗生素中抑菌作用最強的為諾氟沙星,其敏感菌株占(97/152)63.8%,其次為氧氟沙星(96/152)63.2%、慶大霉素(92/152)60.5%、環(huán)丙沙星(90/152)59.2%、頭孢唑啉(79/152)52.0%、妥布霉素(78/152)51.3%、氯霉素(73/152)48.0%。152株菌株對抗生素均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耐藥性,其中2重耐藥13株(13/152,8.6%),3重耐藥16株(16/152,10.5%),4重耐藥13株(13/152,8.6%),5重耐藥16株(16/152,10.5%),6重耐藥10株(10/152,6.6%),7重耐藥9株(9/152,5.9%),8重耐藥12株(12/152,7.9%),9重耐藥11株(11/152,7.2%),10重耐藥5株(5/152,3.3%),11重耐藥17株(17/152,11.2%),12重耐藥8株(8/152,5.3%),13重耐藥4株(4/152,2.6%),14重耐藥7株(7/152,4.6%)。
(1)152株分離自青海省互助、湟源、平安、大通、西寧、湟中等地區(qū)的仔豬致病性大腸埃希菌耐藥性監(jiān)測結(jié)果表明對諾氟沙星敏感菌株較多,占(97/152)63.8%,而對大部分常用抗生素表現(xiàn)為耐藥,如在耐藥菌株中,耐麥迪霉素(122/152)80.3%、耐克林霉素(109/152)71.7%、耐阿莫西林(105/152)69.1%、耐萬古霉素(98/152)64.5%、耐氨芐西林(96/152)63.2%。在一定時間內(nèi),此結(jié)果對本地區(qū)豬場防治致病性大(2)152株菌株對14種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藥性,且表現(xiàn)為多重耐藥,2~6重耐藥菌株占44.7%,7~10重耐藥菌株占24.3%,11重耐藥17株占11.2%,12重耐藥8株占5.3%,13重耐藥4株占2.6%,對所選抗生素全部耐藥菌株7株占4.6%,有如此高的耐藥比例及眾多多重耐藥菌株,獸醫(yī)工作者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腸桿菌病提供了科學的用藥依據(jù)。本次試驗結(jié)果與四川、重慶等地大腸桿菌耐藥性檢測試驗結(jié)果[6,7]比較,敏感菌株比例降低,耐藥菌株比例增多。
(3)規(guī)?;i場由于疾病的壓力而大量使用抗生素,而細菌的耐藥性通過染色體或質(zhì)粒介導在細菌間傳播和擴散,應定期對本豬場分離菌株進行抗生素敏感性的監(jiān)測,以指導臨床用藥。
[1] 朱力軍.動物大腸桿菌耐藥性的變化趨勢[J].中國獸藥雜志,2001,35(2):16-18.
[2] 王輝,陳民鈞,徐英春,等.簡要介紹美國NCCLS藥敏試驗紙片擴散法法規(guī)(續(xù))[J].中華醫(yī)學檢驗雜志,1995,18(2):118-124.
[3] 呂繩凱,葛平.1998年美國NCCLS紙片法藥敏試驗法規(guī)中主要變動[J].上海醫(yī)學檢驗雜志,1999,14(1):53
[4] 呂繩凱,葛平,陳蓉.2001年NCCLS藥敏標準中的主要變動[J].上海醫(yī)學檢驗雜志,2001,16(3):184-185.
[5] 孫長貴,曾賢銘,成軍.2005年CLSI/NCCLS文件M100-S15主要更新內(nèi)容介紹[J].臨床檢驗雜志,2005,23(5):382-386.
[6] 賴婧,劉洋,汪宇,等.800株不同動物源大腸桿菌的耐藥性監(jiān)測[J].獸醫(yī)研究,2013,185:50-52.
[7] 李剛.鄒平地區(qū)鴨源大腸桿菌的分離鑒定及耐藥性檢測[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3.
青海省農(nóng)牧廳獸醫(yī)局科技項目,項目編號NMSY-2013-04
杜銀忠(1970-),男,教授,從事預防獸醫(yī)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