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 沙
(青海省玉樹市巴塘鄉(xiāng)農牧業(yè)綜合服務站,青海玉樹 815000)
狍子腸毒血癥的診治
紅 沙
(青海省玉樹市巴塘鄉(xiāng)農牧業(yè)綜合服務站,青海玉樹 815000)
狍子腸毒血癥是狍子養(yǎng)殖常見病之一,與日常飼養(yǎng)管理不善有著很大的關系。此病病情急、病程短、很少有前驅癥狀。藥用羊梭菌三聯四防苗、阿奇泰能注射液都是不錯的治療藥物。病情較為嚴重,聯合用藥康復效果更為理想。文章就發(fā)病典型癥狀、剖檢病變、診治體驗進行匯總介紹,為科學防治此病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
腸毒血癥 診斷 治療
這些年,狍子需求市場潛力巨大,其正作為新興行業(yè)而逐漸崛起。狍子腸毒血癥是狍子養(yǎng)殖常見病之一,與日常飼養(yǎng)管理不善,飼喂大量的谷物精料,導致瘤胃環(huán)境微生物環(huán)境被破壞,大量未經消化的谷物顆粒進入腸道內,誘發(fā)致病菌大量繁殖產生毒素進入血液有關。此病病情急、病程短、很少有前驅癥狀。藥用羊梭菌三聯四防苗、阿奇泰能注射液治療,效果顯著。病情嚴重時要考慮聯合用藥。
本地某養(yǎng)殖場,于2014年6月引進狍子58只,種源地調查無疫情。入場后隔離觀察30 d,嚴格檢疫,無異常情況出現,隨即混入大群飼養(yǎng)。期間,供給玉米秸稈、苜蓿干草、棉殼、混合精料補充料。11月2日,發(fā)現2只狍子精神不振、喜臥,四肢肌肉震顫,磨牙,口角有較多的唾沫,繼而狍子倒地不起,四肢劃動,頭向后仰,不久死去。其他狍子相繼發(fā)病,1周內死亡狍子27只。在11月4日,壘群狍子注射羊梭菌三聯四防苗,每只狍子皮下注射1.5 ml后,全群趨于穩(wěn)定,注射疫苗后狍子死亡5只,在注射疫苗6 d后死亡停止,總計死亡32只。
病情急,病程短,很少有前驅癥狀。部分狍子吃食中,突然倒地,肌肉震顫,幾小時內即可死亡。最快病程的,也就在3~5 h內即死亡。有的狍子感染后,夜間精神正常,食欲較好。在第2 d清晨,即可見病死在圈內?;疾♂笞蛹∪庹痤?、倒地不起、四肢劃動、頭后仰。有過激反應,稍有觸動,即全身肌肉緊張,繼而出現昏迷死亡癥狀。個別病例伴有腹瀉,排泄糞便細軟,伴有腥臭味。有的臥地不起,強行驅趕,可勉強走幾步。但是,步態(tài)蹣跚,幾步后臥地不起,之后靜靜死去。
剖檢病死狍子心包擴大,內有大量的灰黃色液體和纖維素絮塊,心臟內外膜有大量點狀出血,有的成出血斑。心肌柔軟。肺臟氣腫,出血。脾臟瘀血腫大。腎臟深紅色,腫大,軟化呈腦髓樣。瘤胃內又大量食物,真胃黏膜出血,呈鮮紅色。十二指腸、空腸、回腸腸管擴張,內有大量含有血液的糞水,腸壁黏膜充血,壞死。腸系膜淋巴結索狀腫大。
(1)藥用羊梭菌三聯四防苗,全群注射,1.5 ml/只。結合臨診試驗,皮下注射效果最好。用前搖勻,避免用藥不均產生過敏反應。一旦出現過敏反應,及時注射腎上腺素。經過上述用藥處理,基本上可在疫苗注射后1周減少死亡病例,使整群疫情趨于穩(wěn)定。
(2)藥用阿奇泰能注射液,全群注射,15~20 ml/只,1次/ d,3 d為一個療程。首次注射后,間隔3 d,二次加強免疫,適量減少藥用劑量,10 ml/只,隔日注射,康復效果較好。
(3)病情較為嚴重的病例,聯合用藥康復效果更為理想。可取碳酸氫鈉(藥用濃度5%,注射劑量為100 ml)、肌苷注射液(注射劑量為2 ml)、阿奇霉素(藥用0.5~0.75 g)、葡萄糖注射液(藥用濃度25%,注射劑量為200~300 ml)、三磷腺苷注射液(注射劑量為2 ml)、葡萄糖生理鹽水(藥用濃度為5%,注射劑量為20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藥用劑量為2~4 ml)、甲硝唑(藥用濃度為0.5%,注射劑量為250 ml)、葡萄糖酸鈣注射液(藥用濃度為10%,注射劑量為50ml)、氟苯尼考(藥用濃度為10%、注射劑量為10~15 ml),上述藥物一律靜脈注射,7 d一個療程,效果較為顯著。
(1)根據典型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可初判為魏氏梭菌感染誘發(fā)的腸毒血癥,經過實驗室試驗可確診為魏氏梭菌感染。致病菌魏氏梭菌廣泛存在于土壤、污水、污物中,經采食被污染的飼草、飲水后,魏氏梭菌芽孢進入狍子內消化道。在真胃酸化條件下,大部分可被殺滅,少部分經過腸道。由此,正常情況下,腸道內是有少量的魏氏梭菌。當日常飼養(yǎng)管理不善,飼喂大量的谷物精料,導致瘤胃環(huán)境微生物環(huán)境被破壞。大量未經消化的谷物顆粒進入腸道內,可誘發(fā)致病菌大量繁殖產生毒素。這些毒素進入血液內,即可誘發(fā)毒血癥病例出現。由此可見,飼養(yǎng)管理不善,突然更改飼料、飼草是此病的重要致病因。
(2)從此病發(fā)病病例來看,每年秋季飼草資源豐富,尤其是玉米、棉殼等高蛋白、高能量飼料大量飼喂季節(jié),是此病的高發(fā)期。此外,冬季氣候嚴寒、狍子體質較差,春季體質恢復不好,抵抗力薄弱,腸道內少量的魏氏梭菌也可能趁機大量繁殖,誘發(fā)腸毒血癥的出現。
(3)根據養(yǎng)殖實際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免疫程序,是預控此病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尚沒有專門針對狍子腸毒血癥的預控疫苗。由此,實際生產過程中,建議使用羊梭菌三聯四防苗,皮下注射,1.5~2 ml/只。20 d后加強免疫1次,皮下注射,1.5 ml/只。以后每年3月、10月定期注射疫苗。
[1] 趙桂英,于富貴,梁彥.狍腸毒血癥的防治[J].畜牧與獸醫(yī),2002,(8):45-46.
[2] 趙桂英,于富貴,周會敏.狍腸毒血癥的防治[J].中國獸醫(yī)雜志,2002,(5):59.
[3] 蘇玉賢,李文榮,魏洪喜.仔豬腸毒血癥的診斷與防治[J].中國動物檢疫,200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