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進一步對腸梗阻導管術中小腸內排列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和分析。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間收治的50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將其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患者均采用腸梗阻導管術中小腸內排列方法進行治療,記錄患者的置管時間、排氣時間、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等。結果 患者均成功進行手術,置管時間(16.03±8.76)min,術后(4.21±2.87)d排氣,其中有5例患者術后出現(xiàn)并發(fā)癥,包括3例切口感染,2例鼻咽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0%,所有患者中共48例治愈,治愈率為96%。結論 針對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治療,腸梗阻導管術中小腸內排列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能夠有效提高治愈率,減輕患者的痛苦,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8.111
作者單位:166500 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人民醫(yī)院
Clinical Effect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theter Arrangement Treatment of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ZOU Yunlong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yuan County,Daqing 1665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urther on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theter arrangement within the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Methods 50 cases of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rrangement method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theter small intestine,records of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time,exhaust time,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etc.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 operation,the cure rate was 96%. Conclusion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theter small intestinal arrangement has good treatment effect,has the extremely vital significance in clinical,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theter,Intestinal arrangement,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粘連性腸梗阻是腸梗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而腸管之間、腸管與腹壁之間的粘連是導致腸梗阻的主要原因 [1-2]。對于粘連性腸梗阻患者來說,及早治療很重要,但是,患者在術后很容易復發(fā),造成病情的惡化,加重了患者的痛苦 [3-4]。有研究表明由于腸梗阻導管具有良好韌性,可使腸管自然排列,通過腸梗阻導管排列能夠有效治療患者?;谶@一情況,本次研究特選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間收治的50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將其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式分析,旨在為患者的治療尋求最佳治療方案,現(xiàn)就將有關結果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間收治的50例粘連性腸梗阻患者,將其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其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中年齡最大的69歲,年齡最小的26歲,平均年齡(47.23±2.98)歲,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便血、嘔血等,經(jīng)檢查,所有患者均為粘連性腸梗阻。
1.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給予常規(guī)治療,主要糾正其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衡,給予相應的營養(yǎng)支持,患者在手術前禁食。手術時,取仰臥位,行全身麻醉,導管由外管、內管、氣囊共三部分構成,將腸梗阻導管經(jīng)鼻置入胃內,之后,由醫(yī)生引導越過幽門和十二指腸,進入小腸,由內管向水囊注水,約5 ml左右,將其快速推至預定位置。當患者:恢復自主排氣,癥狀和體征及腹部載線平片顯示腸梗阻緩解后,閉管并留置或者保留導管進流食,無不適癥狀后,方可拔除導管 [5]。
1.3 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的置管時間、排氣時間、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等,同時對患者進行為期一年的隨訪,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并做好相應的記錄。
2 結果
本次手術中,有末端回腸造口術15例,腸粘連松解術10例,腸粘連松以及小腸部分切除術12例,腸粘連松解術及橫結腸造口術13例。所有患者均成功進行手術,置管時間(16.03±8.76)min,于術后(4.21±2.87)d排氣,患者在術后(6.81±1.63)d開始進食,在并發(fā)癥方面,有5例患者術后出現(xiàn)并發(fā)癥,包括3例切口感染,2例鼻咽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0%,經(jīng)積極治療后,患者病情得到好轉,在對患者進行隨訪的過程中,共有48例治愈,2例患者復發(fā),復發(fā)率為2%。
3 討論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發(fā)展,在臨床上,為了有效防止粘連性腸梗阻,腸內排列被廣泛運用。以往的手術很容易使患者術后出現(xiàn)感染、腸間積液和腹腔積膿,出現(xiàn)腸穿孔、腸外瘺等并發(fā)癥。與傳統(tǒng)的內置管相比,腸梗阻導管排列是經(jīng)自然孔道的腸排列術,同時,腸梗阻導管內排列使腸管形成弧度較大的S形排列,避免銳角和扭曲;經(jīng)鼻進入小腸,無需造口,也就根本上避免了腸瘺的發(fā)生 [6]。腸梗阻導管術中小腸內排列操作較為簡單,且費用較低,通過內鏡的引導,能夠迅速排列,有效縮短了置管時間,最重要的是,治療期間,能夠大大減輕梗阻腸壁的擴張和水腫,有利于快速解除梗阻,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患者通過腸梗阻導管術中小腸內排列治療后,絕大部分患者均已痊愈。
綜上所述,從本次的研究結果來看,針對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的治療,腸梗阻導管術中小腸內排列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能夠有效提高治愈率,減輕患者的痛苦,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