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預測
第四次印度尿素招標之分析
6月12日,印度STC發(fā)布不定量尿素進口標購,6月19日截標,有效期至6月23日,船期為7月27日。這是今年印度的第四次尿素招標。
6月19日,印度公布詢標結果。共有20家公司參與招標,實盤投標總量為197萬噸,賣方可選擇量為33萬噸。最低投標價的公司為sumsung,印度東海岸最低投標價為315.85美元/噸CFR,西海岸最低投標價為317.35美元/噸CFR。東海岸次低價為dreymoor和fertisul公司的317.22美元/噸CFR和319.75美元/噸CFR。西海岸次低價為dreymoor公司的318.62/噸CFR,transglobe公司的318.63美元/噸CFR,global公司報價為319.44美元/噸CFR,ameropa公司報價為319.67美元/噸CFR。
315.85美元/噸的到岸價,是今年第四次招標的最高價,前三次招標價分別為297.1美元/噸、266美元/噸、298.38美元/噸。本次招標價較第三次招標價上漲了17.47美元/噸,較價格最低的第二次招標價266美元/噸大幅上漲49.85美元/噸。本次招標價同時還超過了去年的年度最高價,成為兩年來的最高價,去年印度尿素招標的最高價為11月份的第四次招標,為到岸價308.65美元/噸,本次招標價高出去年最高價7.2美元/噸。
本次招標價基本符合預期,價格之所以能不斷上漲,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前幾次印度尿素招標量不足,而目前印度庫存又較低,對尿素需求比較迫切。外媒稱,今年4月以來,印度尿素銷量呈增長態(tài)勢。初步統(tǒng)計顯示,5月印度尿素銷量增加30.4萬噸,達到247.2萬噸,漲幅在14%。4月銷量也增加了54.1萬噸。這意味著本化肥年度(2015年4月~2016年4月)的前兩個月,尿素銷量增加了84.5萬噸。銷量增加致使庫存下降,5月底尿素庫存量跌至42.5萬噸,去年同期庫存量為83.6萬噸。二是5月份以來國際尿素價格持續(xù)走高,此次招標價與目前國際市場價格基本相當。6月中旬,國際尿素市場價格行情為:黑海地區(qū)離岸價291-295美元/噸,波羅的海288-290美元/噸,克羅地亞/羅馬尼亞308-315美元/噸,阿拉伯海灣300-305美元/噸,中國303-308美元/噸。中國到印度的運費在11美元/噸左右,315.85美元/噸的到岸價,扣除運費相當于離岸價305美元/噸,與303-308美元/噸的目前價格行情基本一致。
去年的印度尿素招標,讓我國尿素行業(yè)吃盡了苦頭,價格不斷被壓低,帶動國內尿素價格也不斷走低,5月份甚至創(chuàng)出十年來價格新低,使得大多數(shù)企業(yè)處于虧損狀態(tài)。然而今年卻發(fā)生了大逆轉,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國企業(yè)不再像過去一樣的急于中標,價格太低寧愿放棄,掌握了招標主動權。
綜觀今年印度前三次尿素招標,可謂跌宕起伏,精彩連連,雙方斗智斗勇,但中方略勝一籌。
第一次,MMTC公司1月27日招標,計劃采購80萬-100萬噸。由于消息過早放出,國際市場報價普漲,大多數(shù)出口國報價在310-320美元。最終印度以資金問題為由,只達成30萬噸尿素采購,最低到岸價為297.1美元/噸。
第二次,STC公司4月10日招標。正如印度預測的那樣,國際尿素主流離岸報價普遍下滑至250-260美元,且投標總量達到190萬噸,最低到岸價僅為266美元。但在中國抵制低價出口以及印度方面先拿貨后付款的情況下,成交量只有33萬噸。
第三次,IPL公司5月9日招標。迫于需求壓力,計劃采購量增加到150萬噸。雖然收到總計320萬噸外加50萬噸可選投標量,最低到岸價也漲至298美元,但由于低于國內價格,中國廠家供貨意愿仍然不強。印度最終在低于300美元到岸的貨源中確定了73.5萬噸采購量,僅相當于計劃的一半。聽聞這次成交量中有49.5萬噸來自中國,而且這部分出口訂單的執(zhí)行情況基本折半。
這三次招標中,最可圈可點的是第二次。第二次印度尿素招標,可以說中國挺價策略大獲成功,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印度離不了中國尿素。國際上的尿素貨源特別是低價貨源是有限的,中國不參與,印度就很難采購到足量尿素,這給中國尿素以很大信心。
中國挺價策略的成功,推漲了市場樂觀情緒,每次印度尿素招標,都成為市場的一個助漲因素。本來6月上旬,國內尿素市場的回落態(tài)勢明顯,龍頭市場山東地區(qū)尿素價格下調30元左右。然而當6月12日,印度再次進行尿素招標的消息公布后,市場如打了一劑強心針,價格又開始紛紛上調,山東出廠報價最高時大多上調至1750元左右,再次刷出今年來的價格新高。據(jù)悉,受到印度尿素招標刺激,山東、河北廠家待執(zhí)行的集港訂單數(shù)量稍增,到港價多為1760-1770元,聽聞個別高端價格在1780元左右。
本次印度尿素標購最低投標價為315.85美元/噸CFR,折合中國304-305美元/噸FOB,合山東出廠價1640-1650元/噸,這個價格仍低于國內銷售價,目前山東尿素國內出廠價基本上都在1700元以上,大多在1720—1740元水平,出口不如國內銷售合算。但筆者分析,這次參與印度尿素招標的企業(yè)應該比前幾次要多,印度此次招標量不會太低。盡管從目前來看,出口不如國內銷售合算,但印度此次招標是7月下旬的船期,屆時國內銷售價格是否能挺在1700元以上還是個問號。綜合來看,那時國內銷售已逐漸進入淡季,價格下行的可能性很大。再者,從近幾年國際價格行情看,離岸價能維持在300美元/噸以上也是個不錯的價格。
筆者認為,對后期尿素市場走勢不宜過分樂觀,主要原因有四點:
一、國際尿素價格上漲難度大。
在中國挺價的影響下,近幾個月國際尿素價格也持續(xù)上漲,目前已漲至300美元/噸左右的相對高位,但繼續(xù)上漲難度較大。據(jù)國際媒體報道,隨著美洲需求放緩,國際尿素價格再漲缺乏動力,目前部分地區(qū)大顆粒尿素價格已經(jīng)疲軟。中東地區(qū)以及波羅的海地區(qū)價格基本穩(wěn)定在290-300美元/噸FOB之間。在7月需求繼續(xù)下降的情況下,國際尿素價格可能下滑,對我國市場有負面影響。
二、國內尿素產量增加。
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顯示,4月份我國共生產尿素622.06萬噸(實物量,下同),同比增長7.5%;1至4月累計增幅達5.6%。5月份我國共生產尿素622.72萬噸,同比增長0.7%;5月份產量增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檢修廠家較多;1至5月累計生產尿素2964.49萬噸,同比增加68萬噸,增幅為2.3%。
今后尿素產量預計會出現(xiàn)較大幅度增加,主要原因一是今年尿素價格出現(xiàn)明顯上漲,企業(yè)盈利狀況大幅改觀,目前這個價格大多數(shù)企業(yè)處于盈利狀態(tài),生產積極性明顯提升;二是企業(yè)檢修完成后,會有較長時間的生產平穩(wěn)期,可保持高負荷生產;三是氣頭尿素企業(yè)開工率提升,今年天然氣供應狀況較好,再加之目前尿素價格尚可,生產基本能盈利,所以過去那種氣頭尿素廠家停車一片或開工率很低的狀況基本上不會再出現(xiàn);四是新增尿素產能投產,將進一步增加尿素產量。
三、提前備肥,預支了市場需求量。
由于尿素價格呈現(xiàn)漲勢,部分經(jīng)銷商提前備肥,在6月芒種時期的提前備肥后,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預支了7月的尿素需求,整體需求量同比去年會有所減少。7月20日過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夏季備肥將結束,而復合肥新一輪的需求尚未大規(guī)模開始,屆時國內尿素價格將面臨下滑走勢。
四、煤價下跌。
我國約有70%左右的尿素以煤為原料,尿素價格受煤炭價格影響很大。由于需求不佳,今年煤炭價格繼續(xù)走低,各種煤價指數(shù)全面下滑。進口煤指數(shù),廣州港印尼煤6月中旬為410,去年同期為480,同比下跌16.67%。國內煤價指數(shù),鄂爾多斯5200大卡,6月中旬為160,去年同期為230,同比下跌30.43%;秦皇島港口5500大卡,6月中旬為410,去年同期為525,同比下跌21.9%;大同5500大卡,6月中旬為330,去年同期為380,同比下跌15.79%。煤價下跌,使得尿素生產成本降低,價格上漲難度加大。
印度耕地面積數(shù)量居亞洲之首,達1.43億公頃,人均占有耕地0.16公頃,約為我國的兩倍。該國屬于熱帶季風性氣候,所以旱澇災害頻發(fā),給農業(yè)帶來不利影響。但其耕地多、效率低的特點使得印度化肥企業(yè)難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據(jù)悉,目前印度每年國內尿素產量達2250萬—2300萬噸,消費量約3100萬噸/年,故印度每年仍需進口800萬噸左右的尿素,其中招標屬于尿素進口的主要形式之一。
綜觀近幾年情況,印度尿素招標,主要有兩大策略。一是打心理戰(zhàn)。在招標前,放出印度增加尿素產量的消息,給投標方制造心理壓力,以期降低投標價格。例如,這次招標時,印度政府宣布,對南部三家合成氨尿素企業(yè)的石腦油供應期將延長三個月,以保證這三家企業(yè)的生產。這三家企業(yè)尿素年產能約為150萬噸。預計石腦油供應會一直維持到這三家企業(yè)連接上天然氣供應,以確保南部市場的尿素供應。
二是價格優(yōu)先。每次發(fā)布不定量招標,眾多供貨商來投標,出現(xiàn)一個最低價,然后印度拿著這個最低價去跟投標者談判,愿意接受這個最低價就中標,不愿意就不能中標。應該說,這種方式有利有弊,在國際市場供大于求或市場處于下跌階段時對印度是有利的,為了能中標,投標者不得不接受最低價;但在國際尿素價格上漲或貨源緊張時,印度就不會那么輕易拿到低價貨源了,這時有可能出現(xiàn)價格雖低、但卻拿不到多少貨的狀況。不過,作為印度來說,他好像也不太在乎這個,這次招不滿,下次再招標就是了,多搞幾次招標也無所謂。
對于印度的這種操作方式,作為我國企業(yè)來說,就是要以不變應萬變,堅持價格太低堅決不參與的原則,價格合適才參與,要學會主動放棄。因為我國是印度尿素招標的主要提供者,我國不提供貨源,印度是招不到多少尿素的,除了伊朗能提供點,中東及波羅的海地區(qū)基本上都不會提供貨源給他,這樣他招不滿,下次還要繼續(xù)招標,他的需求還是在那里。下次招標價格漲上去了,我們再提供貨源給他,何樂而不為呢?何必一定要在低價的時候把貨源給他。
另外,針對印度尿素招標,國內有些經(jīng)銷商喜歡采用先賣后買的做空模式,先低價從印度那里招標,然后拿著印度招標價來壓國內廠家給他低價供貨。這種模式的風險是非常大的,今年采用這種操作模式的經(jīng)銷商許多都出現(xiàn)了虧損,因為價格漲上去了,拿不到低價貨,對于經(jīng)銷商來說,就面臨著兩個選擇:違約,向印方交納違約金;或者高價買貨以給印方供貨,那就是明擺著做虧本生意。這些經(jīng)銷商是該好好反思一下了,一味的做空可能最終是“做空”了自己,便宜了別人。
(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