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森/文
分享智慧
●李廣森*中國檢察出版社[100041]/文
咱們今天的主題,就是怎樣防范那些溫柔的、甜蜜的陷阱,別讓我們的人生毀在無知上。
下面的故事,請聽講述:
普及醫(yī)學常識的專家洪昭光先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條狗被捆上,用黑口袋罩住它。測試狗的血壓,狗的血壓很正常。把黑口袋拿開,放一塊牛肉,狗怎么夠都夠不著這塊肉,它會因總也吃不著肉而血壓升高。正在這時,突然從別的地方來了一條狗,這條狗卻把那塊牛肉給叼走了,被捆的那條狗會氣得因血壓升高而猝死。
這個故事說明,心理失衡,可以讓狗的血壓升高。
醫(yī)學專家洪昭光還說,作為更有靈性的人,面臨現(xiàn)實的種種誘惑,更容易生出更多的不如意。失落總是難免的,如果不能做到心理平衡,就更會出現(xiàn)各種毛病。
財富,是對生命的一個很大的誘惑。投機者以金錢為手段,貪心者以金錢為目的。把錢摟到自己手里,就快樂嗎?
一位賢人說過,人是一個貪婪的動物,他對物質生活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因此,看一個人活到什么份兒上,首先要看他的心靈世界,看他的精神追求。
比方說,有的人喜歡上了一個花園,腦袋一拍就掏錢買下了,而自從買下之后,他可能再也沒有去過這個花園。而有的人喜歡上了這個花園,不是買下它,而是用心欣賞它。他每天都要到這個園子里兜幾圈,看這里的花開,看這里的草長,看這里蜂飛蝶舞。他用心在這里散步,并記下每次的游園的心得。從此,他的心與這個園子融為一體了。這個園子的一花一草,都生長在他的心中,可以說,他已經(jīng)從心靈上擁有了這個園子。
心靈的擁有,往往比事實的擁有更容易讓人覺得充實。這種獨特的心靈上的占有,開辟了一個嶄新的心靈境界。這種心靈的富足,足以愉悅身心;身心愉悅,才會幸福。
而物質上的真正擁有,并不能真正改變我們的幸福指數(shù)。心理學家得出這樣一個研究結論:一個買彩票得大獎的人,會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回到中大獎之前的幸福感水平。也就是說,如果他中大獎前是不快樂的,那么他還會回到不快樂的狀態(tài)。同樣的,因為車禍而殘疾的人,也會在短短一年之間內,回到車禍前的快樂心態(tài)。
這個研究結論,既是一個好消息,也是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我們不用那么害怕不幸;壞消息是,即使天降外財對自己的幸福水平也顯得并不那么重要。
由此看來:健康與金錢無關,健康與心態(tài)相連。
常言說:“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私心重,必然雜念多。
洪昭光先生的《健康忠告》專門有這樣一節(jié):“廉潔有益健康,腐敗導致死亡?!彼玫牟牧险f,巴西醫(yī)生馬丁斯進行了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他將583名被指控犯有貪污、受賄罪的官員與583名廉潔官員的身體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后,得出了令人吃驚的結論:貪官中有60%的人生病,患病后在1~6個月內死亡的占5/6;而廉政官員中只有16%的人生病。另外對貪官的583人做了心理測驗,70%的人心理狀況極差,經(jīng)常服用鎮(zhèn)靜劑。馬丁斯醫(yī)生對被免職的16名官員進行了跟蹤調查,他們平均年齡為41歲,免職后,15人在1年內生病,其中6人死亡,只有1人無病。馬丁斯認為腐敗官員生病的原因是:長期精神緊張,恐懼,怕敗露,心理失衡,生活無序,神經(jīng)、新陳代謝、內分泌、消化與排泄等功能紊亂。所以貪污受賄極易損害健康,很難長壽。廉政官員則心胸坦蕩,無私無邪,生活規(guī)律,心理平衡,情志愉悅,平時內心無愧,毫無恐懼,自然食有味,
睡得美,這樣的生活與心理狀態(tài),當然很少患病,也有利于健康長壽。
一念之差,生死兩重天。古羅馬有句格言:“金錢像鹽水,越喝越渴!”本來是追求幸福的人,結果卻比別人更不幸;本來是貪婪地掠取金錢的人,結果比別人更貧窮!這一切,都源于欲望兩個字。欲望人人都有,但是大多數(shù)人都可以控制自己的欲望。一旦控制不了欲望,就成了貪念。而一旦過度貪婪,就在心里衍生出了心魔。心魔會操縱人的欲望,會控制人的意識,左右人的選擇,甚至吞噬這個人的精神世界。老子曾經(jīng)說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也有力,自勝者強。”一個人戰(zhàn)勝別人并不難,難的是戰(zhàn)勝自我,戰(zhàn)勝心里那個控制貪念的惡魔。我曾經(jīng)收到過這樣一條短信:控制金錢,可以得到財富;控制餐飲,可以得到健康;控制情緒,可以得到快樂;控制情感,可以得到幸福。
學會控制,你才可以得到更多。
過節(jié)送禮送什么?收別人的禮物該不該收,送別人禮物送什么,都是一件愁事。
合適的送禮,送的是高尚的生活情趣,喚醒的是心中的善念,表達的是我們內心的謙卑,如果你送的禮,都是犯罪的證據(jù),就太遺憾了。
我曾經(jīng)聽一個企業(yè)的行賄人講過這樣的話:明明是該辦的事情,他非要拖著不辦,我只能給他送點兒禮,并且一次就送夠!我問他:怎樣算是送夠?人家回答得很坦率:就是夠罪!他再給我不辦,我就給他送進去!
看上去,送的是禮物,其實,送的是陷阱呢。
我也聽過一些從來不行賄的陽光企業(yè)家介紹過一些送禮的經(jīng)驗:
首先,干正事,走正路,是最好的“禮物”。商人送禮,目的性和功利性往往比較強。俗話說:求佛,切忌臨時抱佛腳,要每時每刻佛在心中。有一位以從來不行賄出名的企業(yè)家叫王石,他當初創(chuàng)業(yè)之時,需要幾節(jié)火車皮,為了疏通關系,他也送禮送錢,結果人家領導啥也不收,他很絕望。后來,領導還是事情給他辦了,他非常感動。領導這才告訴他其中的秘密:我到你那里親自去看了,我親眼看到你作為老板在那里扛麻袋,我知道你走的是正路,干的是事業(yè),所以,我決心扶植你,幫助你!
其次,冷暖放心上,救急不救窮。清末紅頂商人胡雪巖之所以能夠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迅速崛起于商界,與他為人的真誠密不可分。當他還是一個錢莊跑腿兒的時候,碰見沒有盤纏上京趕考的王有齡,便毅然拿出身上剛討回來的賬款,自己作擔保人將錢借給了王有齡。后來王有齡高中回杭州做了知縣,在他的幫助下,胡雪巖的生意很快有了起色,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當然這個例子用于廉政宣傳很不合適,因為官商聯(lián)盟很可能就是咱們打擊的對象。但是,企業(yè)的老板之間,常常以這個故事說事,美其名曰:與官方修好,營造企業(yè)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所以,在我們今天的法律制度下,咱們作為公職人員既要做到情誼放心頭,又要做到原則在心中。
最后,送禮要投其所好,要把朋友的生活情趣記在心中。禮由心生,只要你真正把朋友放在心上,也注定會“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送禮物要送到對方的心坎里,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咱們出版社音像中心聯(lián)手全國幾十家紀檢監(jiān)察機關、檢察院,通過對上千個職務犯罪案件的進行了嚴判,總結出了誘發(fā)公職人員犯罪的20個認識誤區(qū)。其中,跟人際交往有關的比較普遍的錯誤認識就有八個。這八個錯誤認識是:第一,好朋友天天玩在一起,幫個小忙,收點錢物,沒什么了不起;第二,我?guī)退麛埩斯こ?,他掙了大錢,我得點小錢,按勞取酬,理所應當;第三,與好朋友交往靠得住,收受鐵桿朋友的錢物不會出什么問題;第四,我收點兒朋友送的字畫、古玩、寵物,玩的是雅趣,算不上行賄受賄;第五,逢年過節(jié)、人情交往收點禮金,不為過錯;第六,我?guī)土藙e人的忙,別人事后感謝,自己沒有主動伸手要,不算受賄;第七,我和他(行賄人)是合伙關系,得點好處是利潤分成,不是受賄;第八,送錢接錢是一對一,我死不認賬,檢察院沒有證據(jù),不能定罪。
這讓我忽然想得起公元前五世紀的一個說法,當時古希臘雅典城邦到處腐敗成風。當時一位殺豬匠針對執(zhí)政官貪污腐敗的手段當面指責說:“你就像那些在水里釣鰻魚的家伙,在清澈的水里,你將一無所獲。但
是,如果把水攪混了,你們就會大獲豐收,就可以中飽私囊!”
由于工作的關系,總是有機會和監(jiān)獄的服刑犯人打交道。
每次接觸犯人,對我都是一次教育。
監(jiān)獄的一名被判為死緩的犯人,由于立功受獎,被改判為無期徒刑。
這位正在潛心音樂創(chuàng)作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服刑犯人對我說:“連我自己都感到奇怪的是,面對漫漫刑期,我竟然沒有感到多大的壓力?!?/p>
這位服刑犯人的剪報里珍藏著余秋雨先生的那篇《為自己減刑》的文章。余先生的一位朋友入獄后學習英語,出獄時完成了一部60萬字的譯著,準備出版。余秋雨先生的文章就此發(fā)表評論說:“人類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找到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設置不自由?!?/p>
這位服刑犯人還深有感觸地對我說:“盡管生產(chǎn)任務很重,盡管有別的犯人的騷擾,我已經(jīng)在這些不自由中找到了屬于我自己的心靈自由,寫作就是我自由的天地?!?/p>
我看過這位服刑犯人的作息時間表,確實生產(chǎn)任務很重,每天能擠出時間寫一些東西,真是難能可貴。在身體不自由的體力勞動中能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心靈自由,找回安靜的心,讓他的生命更具一種強度、深度和厚度。
清靜出智慧。創(chuàng)作的人,首先要有一顆寧靜的心。
記得一位作家說過,藝術家必須主動創(chuàng)造一種大部人往往要盡量避免的生命狀態(tài):獨處!
現(xiàn)代商業(yè)社會,人們步履匆匆,人心浮躁。有人建議,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者都要找一個地方閉關,找回安靜的心。閉關,是一個修行者常用的詞匯,在藏語中“閉關”是“限制”的意思。在閉關中,人的空間和活動都受限制,在受限制中,期待著安靜的心靈綻放出智慧的火花。極端的閉關就是坐牢。然而,真正坐牢的人能找到安靜的心嗎?
我們單位曾經(jīng)去司法部燕城監(jiān)獄接受過一次警示教育,心靈很受震撼!燕城監(jiān)獄,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開發(fā)區(qū),是司法部惟一直屬的中央監(jiān)獄。這里關押著三類服刑犯人:職務罪犯、外國籍罪犯和普通刑事犯人。據(jù)介紹,這里服刑的犯人有600多人,外國籍罪犯有40多人,職務罪犯有60多人,其余為普通的刑事罪犯。給我們做勞改匯報的服刑犯人,原來是一位副部長級的銀行副行長。這位原副行長涉案金額1200多萬元,被判處無期徒刑?,F(xiàn)在,太太在國家機關工作,女兒在香港工作,一家人團圓是他今生最大的夙愿。原副行長的勞改匯報對我很有觸動。第一,是他人生觀的改變。他現(xiàn)在的幸福觀是: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一家團聚,無憂無慮。說實在話,無憂無慮的境界,那是很難達到的生命狀態(tài)。第二,他入獄服刑之后,身體好了,病沒了。這位副行長在工作崗位上時是嚴重的高血壓,打針吃藥每天都不能斷。來到這里接受勞動改造之后,每天必須跑步、勞動,吃監(jiān)獄的飯菜,現(xiàn)在藥也停了,血壓也正常了。從這兩點來判斷,我猜想這個人將來也許能長壽:病沒了,身體好了,金錢名利放下了,也許將來再也沒有更大的困難能夠打得倒他!第三,他在勞改匯報中頻頻使用羞辱一詞,我沒有具體統(tǒng)計他在演講中一共用了多少次,我強烈地意識到,榮譽的喪失,比那1200萬元上繳國庫更讓他不舍。聽完原副行長的報告,有同事問:這個人怎么不哭呢?我私下了解到:從中紀委雙規(guī)到法院判決,他經(jīng)歷了兩年多的時間,再加上這幾年的刑期,可能有多少淚都流干了吧!
對燕城監(jiān)獄的參觀中,監(jiān)獄食堂的食譜對我也很有觸動。進入食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營養(yǎng)搭配表。獄警介紹說:犯人的伙食標準是一個月一百七十元,專款專用,嚴格控制。有時為了逢年過節(jié)的會餐,可能每天還要扣下幾毛錢攢著。這樣以來,犯人的飯菜,每天平均是五塊錢的生活標準。監(jiān)獄是先根據(jù)人體的營養(yǎng)需求,來確定飯菜的搭配,然后,確定飯菜的品種,再實行招標供應的。
一位廳長忍不住發(fā)出這樣的感慨,說:監(jiān)獄搞營養(yǎng)配餐做法很好,回去給咱們單位食堂也建議一下。
獄警搖搖頭,說:你們肯定做不到!就現(xiàn)在的生活水平,除了監(jiān)獄,幾乎所有的食堂、飯店營養(yǎng)都超標,并且是嚴重超標!
應該說,監(jiān)獄的生活還是有一定科學性的:戒煙戒酒;用錢限制在300元以內;一個月一百七十元的伙食標準,基本能吃飽,營養(yǎng)能達標,不會有浪費;強制跑步,必須鍛煉。
監(jiān)獄的生活,是一種有節(jié)制的生活,有規(guī)律的生活,也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文明的生活。
燕城監(jiān)獄的獄警還很自豪地說:看一個監(jiān)獄管理得是否文明有序,要從犯人身上看。你看,咱們這里的犯人,臉上有喜色,目光很靈活,表情很豐富,待人有禮貌;有的監(jiān)獄的犯人,目光呆滯,死氣沉沉,粗暴無理,滿臉怒容,那都是思想工作沒做好。
咱們搞警示教育,既是對干部居安思危的溫馨提醒,也是對精神情操的一種陶冶:遙想去監(jiān)獄、看守所那極端“強身健體、修身養(yǎng)性”之地去賞玩浪漫月色,也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提醒我們要善養(yǎng)浩然正氣,從而享受清廉、正直、美好的精神財富!通過對監(jiān)獄的探訪,我寫下了這樣一句話:人生,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所以,人生才苦。需要,是人的靈性;而想要,則是動物性的貪婪。
河北省外貿局副局長兼省機電辦主任李友燦,因受賄4744萬元被判處死刑。
臨刑前,辦案人員再三問過李友燦,你要不要見一見你老婆?
李友燦似笑非笑地搖頭,再搖頭,口氣相當堅決,不見了,不見了吧,這樣了還有什么好講的。
聽他的口氣,真像是不想再見到妻子。
我不知道辦案人員是出于豐富的辦案經(jīng)驗,還是出于臨終關懷,決定讓他們夫妻最后再見一面。
李友燦的妻子走到他面前的時候,我看到他突然兩腿癱軟,渾身爛泥一樣跌下去,是妻子搶前一步,將他抱在懷里,兩人生死相擁,抱在一起。
我相信,這是李友燦一生中與妻子最動情最珍惜的一次擁抱,當然也是他人生最后一次與妻子的擁抱。這是真正的生離死別,看得人揪心難受。
這個錄像畫面我看過幾次,每次都被震撼。
在采訪中,辦案檢察官告訴我:李友燦對檢察機關有一個要求,就是能不能不把貪污受賄的金額公布出來?檢察官問:你有啥顧慮呢?他說:他曾經(jīng)去過一次新疆,在那里見到了他收破爛的哥哥,他哥哥住在他臨時搭建的窩棚里,很自豪地跟他說:你看我這里有吃的,有住的,還很有錢,說著,還拿出兩萬塊錢給李友燦,并再三叮囑:你是咱們老家出來的最大的官兒,你一定不要搞貪污腐敗,缺錢找哥。李友燦當然沒有收哥哥給他的錢。李友燦在走向刑場之前,還在憂心忡忡地想:如果媒體把我4700多萬的事兒公布出來,家里人知道了該怎樣想??!
從前有個國王,也不明白生死心切的意義。出家人便耐心地講給他聽,國王聽了之后,不以為然:你的話能用事實來證明嗎?出家人答道:可以。明天請安排兩班宮廷美女,一班人在東街跳艷舞,一班人在西街唱情歌,地上還可以隨手撿到金銀財寶。另叫一個判死刑的犯人,頭頂著一個盛滿了油的罐子繞街走一周,后面跟著拿大刀的力士。如果犯人灑下一滴油,就立即斬首。如果一滴油也沒有灑,他就懂得了生死心切的意義,就應當立即釋放。
國王同意照辦。
第二天,死刑犯接到國王的旨意,心想:今天是我的生死關頭,不能有絲毫大意。結果,等到他繞街結束,果然沒有灑下一滴油。國王問他:你繞街一周,都看見什么了?聽見什么了?犯人答:大王,我什么也沒看見,什么也沒聽見。國王大怒說:鑼鼓喧天那么熱鬧,美女艷舞那么嫵媚動人,你難道充耳不聞,視而不見?死刑犯說:我在生死關頭一心顧著油,哪有心思去看什么歌舞呢?
國王這才相信了死刑犯的話,懂得了生死心切的意義。
于是,國王便赦那位死刑犯無罪。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當身患絕癥的英模們決定一心撲到工作上的時候,工作絕對投入,心里自然也就放下了很多是非,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再也不入他的法眼,那是普通人很難達到的至真至純的精神境界。
咱們向身患絕癥的英模學習,學習他們在生命倒計時狀態(tài)下對享受生命的專心和大氣,一定也能做到工作投入,一心不亂,精神純粹,生活更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