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精神科護理缺陷的原因進行探討分析,尋找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避免護理風險的產(chǎn)生,提升護理質(zhì)量。方法 根據(jù)2010年~2013年我院的32例精神病護理缺陷記錄來進行該情況產(chǎn)生的原因分析,尋找有效的解決對策。結(jié)果 精神護理缺血的產(chǎn)生主要有護理人員安全意識缺乏,護理責任心不足,不按照相關(guān)的操作準則進行,護理制度缺失。結(jié)論 對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進行強化,能夠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和職業(yè)道德,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降低臨床風險事件的產(chǎn)生,提升護理效果。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9308(2015)06-0156-01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6.128
作者單位:150027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普寧醫(yī)院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Nursing Defects in Mental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CHEN Yihua, Haerbin City Puning Hospital, Haerbin 15002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Caus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defects analysis to explore, looking for a positive and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prevent nursing risk,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Methods From 2010 to 2013 in our hospital 32 cas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defect records to analyze the reasons of the situation arise, to fin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Results Mental nursing ischemia mainly has the lack of safety awareness of nursing staff, nursing responsibility deficiencies, are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ated operation criteria, lack of nursing system. Conclusion The nursing staff of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risk consciousness was strengthened, to enhance nursing level and occupation moral of the nursing staff, seriously implement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help to reduce the risk of clinical events occurred, to promote the nursing effect.
[Key words] Psychiatric nursing defect, Intervention measures
臨床護理缺陷指的是因護理人員的技術(shù)問題、管理問題而引起的護理風險和事故。護理事故、操作失誤、并發(fā)癥預防不到位等都屬于臨床護理缺陷。精神科患者因其疾病引起精神錯亂,行為異常,缺乏自知力,且住院期間多接受封閉式集中管理及臨床精神類藥物使用等因素,使得患者心理極為脆弱,自殺、走失、自殘、無故攻擊醫(yī)護人員等時間頻發(fā)。精神科護理人員工作量大,與患者溝通困難,精神高度緊張,亦在工作過程中發(fā)生護理卻像;在法律法規(guī)不斷完善的今天,大家的法律意識提升,如果有護理缺陷產(chǎn)生就會引起醫(yī)療糾紛,導致護患關(guān)系的惡化。
1 臨床資料
我院精神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患者護理過程中共發(fā)生32起護理缺陷事件,其中患者無故傷人11例,占總數(shù)34.3%,患者走失9例,占總數(shù)28.1%,患者自殘8例,占總數(shù)25.0%,患者自殺4例,占總數(shù)12.6%。護理缺陷中涉及主管護師0起,護師1起,護士19起,實習護士12起。護理缺陷發(fā)生場所中衛(wèi)生間21例,占總數(shù)65.6%,單獨病房7例,占總數(shù)21.9%,室外3起,占總數(shù)9.4%,餐廳1起,占總數(shù)3.1%。護理缺陷發(fā)生時間中白天(6:00~18:00)7起,占總數(shù)21.9%,前半夜(18:00~24:00)8起,占總數(shù)25.0%,后半夜(0:00~6:00)17起,占總數(shù)53.1%。
2 引起護理缺陷的原因
2.1 護理人員安全意識不強
精神科護理工作一直都是護理中的難點和重點,風險性高,壓力大,護理人員長期處于高壓狀態(tài)下工作。因患者的精神異常,所以存在護理風險也比其他科室更加大,更加不穩(wěn)定。護理人員自身的安全意識缺乏,不能夠預見風險就會導致護理缺陷的產(chǎn)生。
2.2 護理人員缺乏責任心,護理操作違規(guī)
護理人員因缺乏責任心,不能夠遵守相關(guān)的制度,在護理的時候,查對制度執(zhí)行不嚴,導致錯誤的發(fā)放藥物,一些患者的年紀比較大,不能夠進行翻身,而護理人員部對其給予重視,導致了患者的褥瘡產(chǎn)生,引起感染和并發(fā)癥。做不到半小時一次的巡房,不能夠?qū)颊叩牟∏檫M行觀察,以至于換的丟失、自殺、自殘等情況產(chǎn)生。
2.3 監(jiān)管力度不夠
臨床護理記錄是患者的病案重要資料,護理人員要求按照規(guī)定來進行書寫,如果出現(xiàn)了意外,則會引起糾紛,導致仲裁無效。特別是一些突發(fā)情況,如攻擊行為、自殘自殺行為,護理人員因參與急救和緊急處理而忘記了記錄,導致了記錄的不完整 [1]。
3 干預措施
3.1 提升護理人員的風險規(guī)避能力
定期的開展風險規(guī)避講座,對精神科護理人員進行法律知識教育,提升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以年輕護理人員為宣教重點,避免患者的自殺和傷人等等情況產(chǎn)生,開展工作交流會議,相互分享借鑒經(jīng)驗,共同提升。
3.2 提升護理人員的業(yè)務水平,增強職業(yè)道德
一些護理人員的責任心比較缺乏,對于這樣的情況 [2],應該要對精神科護理人員的責任心進行培養(yǎng),提升他們的業(yè)務水平。建立其慎獨精神,要讓護理人員能夠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無論何時何地,有無領(lǐng)導在場都能夠表現(xiàn)的一樣好。精神科護理專業(yè)性很強,除了具備護理技能外,護理人員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包括了自我學習提升的能力,能夠提升自己的水平,積極的避免臨床護理風險的產(chǎn)生,減少糾紛和矛盾,提升護理質(zhì)量。
3.3 采取安全管理制度的方式進行管理,落實好制度的執(zhí)行
完善醫(yī)院的護理管理制度,定時進行病室內(nèi)的危險物品檢查,將不安全因素及時的排除 [3],如果是新入院的患者,同樣要接受檢查,和患者的家屬進行溝通交流,能夠?qū)z查的重要性給予重視,積極的預防風險。制定好的制度一定要落實到位,獎懲分明,能夠讓制度發(fā)揮出作用,起到引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