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明清地方詩文總集的整體特征

      2015-01-31 11:43:10張冬冬
      周口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5年4期
      關(guān)鍵詞:總集金華詩文

      張冬冬

      (周口師范學(xué)院 文學(xué)院,河南 周口466001)

      明清文化發(fā)達,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人數(shù)眾多,詩文創(chuàng)作高度繁榮。記錄這些文學(xué)盛況的著作除了個人別集、全國性總集外,當屬明清地方詩文總集。明清地方詩文總集是指編纂于明、清時期專門輯錄某一地域作者詩、文的總集,與全國性總集如《列朝詩集》《明詩綜》《晚晴簃詩匯》等相類,具體而微,輯錄省、府、縣等地域詩文??鬃釉?“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保ā墩撜Z八佾》)文獻之功用大矣,明清地方詩文總集在保存地域文獻上意義重大,當某些作者的別集湮沒在悠久的歲月長河之中,而全國性總集又未收錄其作品時,后人卻可以從明清地方詩文總集中找到其一鱗半爪或全帙文獻。據(jù)《中國古籍總目郡邑之屬》及相關(guān)目錄文獻著錄,明清地方詩文總集的存世量至少在400種,每種總集卷數(shù)少則一二卷,多則百余卷,以地域視角著錄作者之富、詩文之盛頗為引人矚目,可謂地域作者、詩文文獻之淵藪。

      一、從空間上來看,明清地方詩文總集輯錄內(nèi)容具有宏大性特征

      所謂宏大性是指明清地方詩文總集輯錄內(nèi)容具有廣泛性、完整性:廣泛性是指總集正文所錄作者身份廣泛;完整性是指相對完整保存一地一代或數(shù)代詩文文獻。

      首先,明清地方詩文總集所錄作者身份具有廣泛性。因為此類總集輯錄的宗旨比較純粹,為保存一地作者及其作品,因人存詩文,因詩文存人,故收錄作者身份十分廣泛,社會各個層面人物如士人、釋道、閨秀等統(tǒng)收,不拘一格。具體而言,依據(jù)不同標準有不同分類。如按照有無功名來分,可分為有科舉功名者,如秀才、舉人、進士等;無功名者,如布衣,釋子、羽士等。按照社會身份來分,又可分為名公、遺民、隱士等。

      清人王崇簡輯《畿輔明詩》,其在《序》中云:“自公卿大夫,細至衿韋布衣之流,或行世之集,或子若孫之家乘,或得之賓戚之傳聞,以及深山古壁蟲箋石刻,有一章之善不欲放失?!盵1]清人王國均輯《國朝滄州詩鈔》,牛坤在此書《序》中云:“夫詩特才人之一端耳,而其中顯者、隱者、窮者、通者、富者、貧困而人不識者今并詳其姓氏、科名、品行、學(xué)問,有素不以詩自炫而天機偶露反勝于以詩名者,則采訪搜羅之任豈易言哉。此予讀王君侶樵《滄州詩鈔》而服其闡幽發(fā)微之功也。”[2]明清地方詩文總集所錄作者身份十分廣泛,不論高低貴賤、窮通顯隱,凡是能夠代表一地文學(xué)水平者多被收錄,其闡幽發(fā)微,存一地作者及其詩文之功,其他文獻很難追及。

      從根源上講,明清地方詩文總集收錄作者的廣泛性源自編纂者的桑梓之情,“維桑與梓,必恭敬止”(《詩·小雅》)的觀念已經(jīng)深入編纂者潛意識之中。為存桑梓文獻,編纂者上下求索,不懈搜求詩文。

      清人楊方晃所輯《磁人詩》除保存唐、宋、金、元詩作外,還錄有大量明清之作。在明清詩作部分中,有些作者在當時地位顯赫,有詩集傳世,作品容易搜集,如張溍、張榕端等;而有些作者地位不高,詩作比較少,沒有詩集傳世,楊方晃鉤隱搜遺,使這些瀕臨湮沒的詩作得以流傳后世。如卷二羅綺(五首):“余年前閱此碑尚無恙,今為牧童敲毀,亦稍剝落矣。極力搜索,僅得五首。”李巳(一首):“公詩文失在中葉,裔孫增生明睿錄其疏稿二冊,時僅見詩三首,今復(fù)止存其一?!本硭臈钜剑ㄈ祝?“所作詩文后皆散失,僅得近體二首、古風(fēng)一首?!睒酚衤暎祝?“公歿,……永成(樂玉聲子)收其詩,顧公晚歲患手戰(zhàn),稿字多如涂鴉,不可識,謹選六首,亦足以見公一斑矣,且余甫得公稿,而永成旋卒,喪中寧保無失,稍遲即一首恐不可得,況六首乎!”李為巳(二首):“僅得三首,擇錄其二?!本砦逋蹙S墉(二首):“惜學(xué)成未遇而蚤卒?!ㄆ渥樱┱鸶嫫湓娏?,余選其二?!盵3]此類文獻猶如曇花一現(xiàn),若不及時輯錄將會煙消云散永無痕跡。

      其次,明清地方詩文總集輯錄內(nèi)容具有完整性。一般而言,此類總集輯錄內(nèi)容有兩種分法:其一,按照輯錄地域劃分,分為省、府、州、縣、鄉(xiāng)、鎮(zhèn)等層次;其二,按照時限劃分,分為斷代、通代兩個層次。明清地方詩文總集猶如漁網(wǎng),相對完整輯錄省、府、州、縣、鄉(xiāng)、鎮(zhèn)等地一代或數(shù)代詩文。

      就明清直隸(明代為北直)一地所編地方詩文總集而言,編纂時間多集中于清代:王崇簡所輯《畿輔明詩》12卷,刊刻于清順治十七年;楊方晃所輯《磁人詩》10卷,刊刻于清雍正三年;梅成棟所纂《津門詩鈔》30卷,刊刻于清道光四年;王國均所輯《國朝滄州詩鈔》12卷,刊刻于清道光二十六年。就輯錄地域、詩人詩數(shù)而言,《畿輔明詩》12卷共錄自明洪武朝至崇禎朝270余年直隸畿輔之地詩人125位,詩944首;《磁人詩》10卷錄自唐至清康熙朝直隸廣平府磁州(今河北省磁縣)詩人80余位,詩千余首;《津門詩鈔》30卷共錄元、明、清直隸天津府天津縣詩人443位,詩3028首。其中元7人,詩8首;明30人,詩51首;清406人,詩2969首;《國朝滄州詩鈔》12卷錄清初(包括明代有功名入清者)至道光朝直隸天津府滄州(今屬河北)詩人122位,詩1398首。從清初輯錄畿輔地域詩人詩作至清中后期逐漸向磁州、天津、滄州等縣級地域縱深發(fā)展,同時詩人詩作數(shù)量愈加豐富,一地詩文情況得以完整呈現(xiàn)。

      明清(南直)江蘇地方詩文總集的編纂完整性更為明顯,從府、縣至鄉(xiāng)、鎮(zhèn)無不具備。明清二代此地地方詩文總集的編纂多是以府、縣為單位。輯錄一府詩文者較多,不再舉例。輯錄一(州)縣作品者,如:明弘治年間《錫山遺響》錄無錫縣;嘉靖年間《古虞文錄》錄常熟縣,《太倉文略》錄蘇州府太倉州;隆慶年間《玉峰詩纂》錄蘇州府昆山縣等。至清代,尤其是清中后期,輯錄鄉(xiāng)鎮(zhèn)一級總集數(shù)量增多。如清乾隆年間《甫里逸詩》錄蘇州府吳縣甪直鎮(zhèn);嘉慶年間《禊湖詩拾》錄蘇州府吳江縣黎里鎮(zhèn),《沙溪詩存》《沙溪詩存續(xù)集》錄太倉直隸州沙溪鎮(zhèn);道光年間《梅里詩輯》《續(xù)梅里詩輯》錄無錫縣梅里鎮(zhèn),《海陵詩征》錄揚州府泰州縣海陵;清咸豐年間《木瀆詩存》錄蘇州府吳縣木瀆;清同治年間《貞豐詩萃》錄蘇州府元和縣周莊鎮(zhèn)(貞豐里);光緒年間《泖溪詩存》錄松江府華亭縣南葑涇鎮(zhèn)。

      二、從時間上來講,明清地方詩文總集的編纂與輯錄內(nèi)容具有連續(xù)性

      此類總集的搜輯整理多靠一人之力,因主客觀因素所限,疏漏往往存在,所以需要后來的編纂者再續(xù)、再擴前集。這種連續(xù)性可概括為兩方面:其一,編纂具有連續(xù)性。一地編纂者多前后承啟,連續(xù)不斷。隨著時間的推移,詩文不斷產(chǎn)生,需要后來者在前人地方總集的基礎(chǔ)上再行搜輯整理,以承繼前集。其二,輯錄內(nèi)容具有連續(xù)性。明清地方詩文總集輯錄內(nèi)容前后連續(xù)承啟,這種承啟一方面表現(xiàn)在單部地方詩文總集輯錄內(nèi)容按照時代順序前后連續(xù),另一方面表現(xiàn)在一地后來總集對前代總集內(nèi)容進行擴展,即前后總集所錄時代大致相同,而后來總集所輯內(nèi)容劇增。

      首先,明清地方詩文總集的編纂多前后連續(xù)不斷,一代一代的編纂者大有一地詩文搜輯不盡誓不罷休之勢,單從此類總集的書名上就可見其一斑,如《畿輔明詩》與《國朝畿輔詩傳》,《山陽詩征》與《山陽詩征續(xù)編》等,從一省、一府至一鎮(zhèn),大多類此。山東一地清代地方詩歌總集如《國朝山左詩鈔》《山左明詩鈔》《國朝山左詩續(xù)鈔》等編纂的連續(xù)性較為突出。

      清盧見曾輯《國朝山左詩鈔》60卷,盧氏在此書《序》中云:“國初詩學(xué)之盛莫盛于山左?!阶笾娂子谔煜??!嘟瘽O洋《感舊集》,為之補傳,每嘆遺文散失姓氏無征。吾鄉(xiāng)文獻及今不為搜輯,再更數(shù)十年零落澌滅盡矣,此后死者所大懼也。竊不自揆,屬同里宋蒙泉弼、平原董曲江元度及諸同人遍搜昭代之詩。上自名公巨卿,下及隱逸方外,莫不畢載,厘為六十卷。每人各附小傳,具列鄉(xiāng)里出處,間綴名流評騭,以備一代之詩史,以昭我圣朝風(fēng)雅之盛?!裼噔n本朝之詩,即不能每篇盡求其故,而因其人之生平行事可考見,其詩之髣髴用,以上繼遺山諸公之遺,此則區(qū)區(qū)編是詩之志也?!盵4]《國朝山左詩鈔》60卷共錄順治朝至乾隆朝已故山東詩人625位,詩5850首。

      清宋弼選《山左明詩鈔》35卷,李文藻在此書《序》中云:“先是其州(德州)人兩淮鹽運使盧君屬先生選國朝山東人詩,成六十卷,刻于戊寅、己卯間。因而遂征山東明人詩。先生時長濼源書院,郡縣之士來學(xué)者使各摉討其所知,而予所購得者蓋數(shù)十種。后先生入京,逢人求索,有得即手自謄寫,無寒暑游宴之閑?!盵5]《山左明詩鈔》35卷共錄明代山東籍人士432人,詩3574首。

      清張鵬展輯《國朝山左詩續(xù)鈔》32卷,其在《序》中云:“德州盧運使雅雨堂纂《國朝山左詩》60卷,表鄉(xiāng)獻也,梓里之誼也。嘉慶庚午(1810),余奉命典試,因留督學(xué)。校士余暇征十郡二鄉(xiāng)之著述。巨編散帙裒集匯萃,后先咸敘、高下并收,續(xù)纂三十二卷?!盵5]《國朝山左詩續(xù)鈔》32卷錄清順治朝至嘉慶朝山東已故詩人1323位,詩5019首,其中卷三十錄閨秀。

      其次,明清地方詩文總集輯錄地域詩文內(nèi)容具有連續(xù)性。一地明清地方詩文總集承前啟后,類似接力棒,前代編輯,后代緊續(xù),或擴大,或承接,或補充。

      輯錄浙江溫州府詩人詩作的地方總集有:編于明成化、弘治年間的《東甌詩集》7卷、《東甌續(xù)集》8卷、《東甌續(xù)集補遺》1卷,共錄梁、唐至明318人,詩1256首;而編纂于乾隆朝的《東甌詩存》46卷錄宋至清乾隆朝浙江溫州府詩人968位,詩5377首?!稏|甌詩存》比《東甌詩集》系列成書晚180年,前者所錄作者人數(shù)是后者3倍,所錄詩數(shù)是后者四倍半,遠遠居上。

      輯錄南直隸(江蘇)常州府無錫縣詩人詩作的地方總集有:編纂于明弘治年間的《錫山遺響》10卷,共錄自南朝宋至明成化朝常州府無錫縣詩人153位,詩612首,其中收錄明115人,詩468首;編纂于乾隆年間的《梁溪詩鈔》58卷,共錄江蘇常州府無錫縣自東漢至清1147人,詩7859首,其中錄明342人,詩1685首,錄清742人,詩5862首?!读合娾n》與《錫山遺響》相比,前者輯錄作者人數(shù)是后者的7倍之多,輯錄詩數(shù)是后者的近13倍;僅就輯錄明代而言,前者人數(shù)是后者3倍,詩數(shù)是近4倍。

      輯錄浙江金華府作者文章的地方總集有:編纂于正德年間的《金華文統(tǒng)》13卷,錄自南宋建炎朝至明成化朝浙江金華府作者26人,文135篇;編纂于康熙年間的《金華文略》20卷,錄自漢至清浙江金華府作者117位,各體文393篇。《金華文統(tǒng)》的編纂早于《金華文略》130年,而后者輯錄人數(shù)是前者的4倍,篇數(shù)是3倍。

      此外,明清地方詩文總集輯錄地域詩文的連續(xù)性還體現(xiàn)在:梳理一地詩文總集,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一地詩文發(fā)展的連續(xù)脈絡(luò)。把總集中的單個作者看成“點”,把有影響關(guān)系的作者看成“線”,眾多“線”互相交織就形成地方詩文發(fā)展的“面”。層層邏輯推進,可以發(fā)現(xiàn)一部地方詩文總集并非是眾多作者簡單的排列,而是多為互相關(guān)聯(lián)、彼此影響的作家群的立體展現(xiàn);同時,亦可相對全面反映一地詩文發(fā)展流變的基本譜系與脈絡(luò)。

      梳理《金華詩粹》《金華詩錄》二書脈絡(luò),可以大體呈現(xiàn)自南朝至清乾隆朝金華一地詩歌發(fā)展情況。金華稱“小鄒魯”,古來名賢輩出,考亭、濂洛之理學(xué)影響巨大。就詩歌而言,此地遠在南朝就出現(xiàn)沈休文寓公及劉孝標。唐初有四杰之一駱賓王,后有張志和等。至宋代,此地以理學(xué)聞名,浦江人方鳳與閩人謝翱、括蒼人吳思奇唱和,開風(fēng)雅之宗。元代,義烏人黃溍從方鳳游,并與之唱和;浦江人柳貫亦從方鳳游。吳師道與同郡黃溍、柳貫、吳萊唱和為詩。戴良受業(yè)于柳貫、黃溍、吳萊,其詩人稱精善。元代金華詩學(xué)之盛,可見一斑。明初金華詩壇代表宋濂、王袆,二人同出黃溍之門,而宋濂又從吳萊、柳貫就學(xué)。明中葉詩壇未出大家。至萬歷蘭溪人胡應(yīng)麟出而金華詩壇為之一振,王世貞收其入“末五子”之列。東陽人斯一緒、李能茂歸依胡應(yīng)麟,胡氏于王世貞面前極稱李能茂之才。明代金華詩壇之遞相傳述于此可見一斑。至清,東陽人王崇炳、李鳳雛又承續(xù)流風(fēng)。故朱琰在《金華詩錄·序例》中云:“金華之詩起于義烏,盛于浦江,振于蘭溪,承于東陽,而金華、永康、湯溪、武義應(yīng)和于其間也?!盵6]

      追本溯源,明清地方詩文總集宏大性、連續(xù)性整體特征的形成有其歷史淵源。就現(xiàn)代意義上總集概念而言,《詩經(jīng)》中的十五國風(fēng),《楚辭》中的記楚地、名楚物,都是此類總集發(fā)展的雛形,至遲到唐代殷璠《丹陽集》專錄鄉(xiāng)人,地方詩文總集作為總集之一門類逐漸成熟。今傳世的宋、元地方詩文總集有數(shù)十種,明清此類總集的編纂進入高峰期。清代地方詩文總集的編纂延續(xù)明代特征,從地域上來看,明清地方總集的編纂分散于各地省、府、縣,多集中于全國的東南部,其次為北方,再次為中原,最后為西南。就有明一代地方詩文總集編纂發(fā)展情況而言,明代前期處于低谷期,編纂的高峰期主要集中于明代中后期,即從景泰朝至崇禎朝,而且有漸晚漸盛之勢。有清一代,地方詩文總集的編纂進入繁榮期,并且高潮迭起,主要集中于清初、清中、清末三個階段。明清地方詩文總集的編纂無論從數(shù)量上還是輯錄內(nèi)容上均超越前代,具有宏大性、連續(xù)性。

      明清地方詩文總集著錄詩文著眼于地域視角,故其占據(jù)天時、地利、人和之勢,近水樓臺先得月,有保存一地一代或數(shù)代作者、詩文的先天條件;再加之編纂者廣征博引數(shù)年或數(shù)十年,一地詩文搜羅殆盡。因此,明清地方詩文總集的文獻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保存地域詩文文獻上。同時,明清地方詩文總集所錄作者絕大多數(shù)都附有小傳,以地系詩,因人存詩文,因詩文存人,故人與詩文的結(jié)合、互補有助于知人論世,因而眾多作者生平、家世、創(chuàng)作以及部分作者友朋、子嗣等作品亦予以載錄,這就為地域文學(xué)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

      [1]王崇簡.畿輔明詩[M].清順治十七年(1660)刻本:序.

      [2]王國均.國朝滄州詩鈔[M].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羅田潘煥龍刻本:序.

      [3]楊方晃.磁人詩[M].清雍正三年(1725)楊濂刻本.

      [4]盧見曾.國朝山左詩鈔[M].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雅雨堂刻本:序.

      [5]宋弼.山左明詩鈔[M].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李文藻刻本:序.

      [6]朱琰.金華詩錄[M].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張正業(yè)堂補刻本:序例.

      猜你喜歡
      總集金華詩文
      張金華
      大江南北(2022年11期)2022-11-08 12:04:18
      歲朝清供
      寶藏(2021年1期)2021-03-10 11:06:18
      詩文里的元旦韻味
      公民與法治(2020年1期)2020-05-30 12:27:48
      一部清詩研究的力作*——評夏勇《清詩總集通論》
      目錄學(xué)視域下的地域總集范疇辨析
      極相思·檢翻舊日詩文
      陳金華
      蜘蛛王要“吃”藍臉兔
      天下詩文第一樓 綿州越王樓
      《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唐宋元人總集考辨
      天一閣文叢(2014年1期)2014-10-13 08:00:00
      高安市| 东源县| 文昌市| 平舆县| 兴仁县| 大理市| 华坪县| 林芝县| 磐石市| 子洲县| 伊宁县| 邢台市| 犍为县| 麟游县| 德昌县| 新闻| 朝阳区| 平山县| 翼城县| 鄂伦春自治旗| 蓝田县| 兴文县| 视频| 莎车县| 卢湾区| 农安县| 高陵县| 措勤县| 宁陵县| 保定市| 资溪县| 四会市| 黑水县| 类乌齐县| 松原市| 白玉县| 临安市| 阿勒泰市| 肇庆市| 韩城市| 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