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艷紅
河北省涉縣更樂鎮(zhèn)東巷小學
淺談語言課堂的模仿和記憶
江艷紅
河北省涉縣更樂鎮(zhèn)東巷小學
兒童與生俱來對世界就有獨特的感受和觀察的角度。他們活潑好動;他們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他們對一切充滿幻想;他們富有創(chuàng)造力……這些獨特的本性一旦在外語學習中得到充分的利用與發(fā)揮,將會成為他們學習外語的巨大推動力。
小學英語;任務;活動;內容和方式
小學英語課程必須從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fā),遵循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通過聽、做、說、唱、玩、演、讀、寫和視聽等多種活動方式,達到培養(yǎng)興趣,形成語感和提高交流能力等目的。
任務型活動教學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途徑,通過任務型活動教學,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xiàn)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教師在設計任務時,應具有以下特點:
任務活動需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并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學生使用語言的流暢性和正確性。
教學的任務就是做事,它以意義為中心,重視如何溝通信息,著重解決某一實際問題,它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發(fā)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際。
(1)以話題為核心,以功能和結構為主線,以任務型活動為目標安排各單元或各課的教學。
(2)在現(xiàn)實的教學中,我給全班的學生各取了一個英文名字,并要求他們不僅在課堂上使用,在課外也盡可能加以使用。這不僅增加了他們的口語練習的機會,而且使他們對這種語言有身臨其境之感。
(3)對教材的靈活性和意圖要領悟到位。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設計各種活動豐富的課堂。如:動手做賀卡。教師往往在還沒講完步驟,學生早就自愉自樂地通過自己對圖示的理解動手又動口。課堂上成了一個典型的美術小制作。組織上的缺陷外,這樣的動手是否值得要用大部分寶貴的課堂時間來完成?
(4)通過視、聽、說、唱、畫、游、讀、寫、評等饒有興趣的活動,讓學生接觸足夠的語言材料,“習得”與“學得”結合,使學生逐步培養(yǎng)起初步的語感。
任務的執(zhí)行注意任務完成,即在交際中解決問題。它的結果是評價任務成敗的標志。
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并使他們形成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1)教學內容貼近生活,符合小學生興趣的需求。教學的語言材料和課堂上的教學活動應充分反映小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例如:生日聚會、肯德基用餐、參觀動物園、購物、野餐、打電話等;教學內容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例如韻律詩歌、寓言故事、會話表演、游戲等;教學的語言材料真實、實用。學生在課上通過用中學、學中用,反復實踐,學用結合。如在PEPBOOK1 Unit 3教五個顏色單詞時,我安排了時裝表演,師生對話、TPR活動,讓學生感受到一種新的語言的韻律,體會它的實用價值。獲得用另一種語言進行交際的經(jīng)驗,并從中得到樂趣。
(2)創(chuàng)設情景,相互交流,激勵情意,啟發(fā)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教師要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創(chuàng)設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電話、購物、旅游、問路、看病等情景,把簡單刻板的教學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實情景中,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交流的機會,每當孩子們進入角色,成功地做成一件事,他們便情不自禁,喜形于色。因此,興趣倍增,信心加強,動機和情意受到很大的鼓勵,幫助學生找到掌握英語學習的捷徑。
(3)步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書寫、拼讀的習慣,并真實自然地使用語言。
(4)變換操練方法,營造英語氣氛。無論何種教學手段,如果只是千篇一律的重復,學生也會厭煩,只有運用多種感官與聽、說、讀、寫等活動,才能長久地吸引學生。
(1)學生求知欲強,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教師可利用學生各方面的特點,布置他們感興趣又樂于完成的任務。如在教hamburger等6種快餐的名稱時,我讓各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用貼單詞卡和圖片的游戲把教室裝飾成肯德基,學生興趣盎然,給學生帶來掌握了新單詞的成就感,讓學生樂于接受。
(2)引導學生結合自己巳有的知識,通過對話,交流等學習活動,掌握新知識,融合貫通,進而擴展到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中。如在PEPBook 1 Unit5 let's eat中,學完食物名稱及示范會話,我發(fā)給每小組一個菜單,讓學生小組活動作個點菜任務。使學生的主體精神和主體能力得到充分體現(xiàn),創(chuàng)造性得以激發(fā),個性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為了幫助學生成為交際者,教師應扮演助學者和監(jiān)督者,有時也加入活動之中擔當學生的“伙伴”。
(3)教學組織和課堂安排靈活,以學生為主體,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短時間、高頻率,保證學生多次接觸英語和足夠的實踐量。課堂上課桌椅的擺放形式根據(jù)教學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秧田式、半圓式、全圓式、雙圓式等,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各種教學活動。這樣做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起互相關心、合作的團隊精神。
任務活動應促進英語學科和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和聯(lián)系,使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審美情趣和藝術感受。協(xié)作和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發(fā)展。
英語不再是單純的言語操練課,更是和其他學科互相滲透,共同發(fā)展的結合體。如可以聯(lián)系音樂教學,利用歌聲引路,因為小學生對音樂感興趣。針對這一特點,我教唱歌曲“Colour song”來學習顏色單詞,教日常用語,便學唱相關的歌曲,如:Hello!How are you?Happy Birthday!Happy New Year!等。寓教于樂,變被動為主動,變無味為有趣。教數(shù)字單詞,我利用一些還沒有完成的數(shù)學算式引導學生思維,最后輕松地掌握單詞,改變了傳統(tǒng)語言課堂的模仿和記憶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