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禪是近代著名國畫大師,從事美術(shù)創(chuàng)作和美術(shù)教育六十余載,他筆下的鳥和寫意畫具有特色,筆法大氣、氣勢磅礴、形神兼?zhèn)?。李苦禪的畫幅幅精品,而他以畫品教子的故事更為人稱道。
李苦禪的兒子李燕受父親熏陶,也迷上了繪畫。上了中學,李燕在學校已經(jīng)有了些名氣,老師和同學們都夸他是“小畫家”。李燕聽多了好話,就開始驕傲起來。李苦禪發(fā)現(xiàn)后,把李燕叫到身邊說:“我們今天每人畫一幅畫,然后一起拿到街上去賣,看誰的價格能賣得更高!”
李燕不知道父親葫蘆里賣的什么藥,連連擺手說:“那怎么成?我哪能跟您相提并論?”李苦禪說:“我雖然被人稱為畫家,但事實上我與世界上真正偉大的畫家比起來,還需要不斷努力,既然你連我都不敢比,又憑什么在學校里傲慢呢?”
李燕羞紅了臉,頭也低了下去。李苦禪接著說,要想成為了不起的藝術(shù)家,就一定要謙虛,一定要吃苦,喜歡養(yǎng)尊處優(yōu)不行。自古以來多少有成就的文化人都是窮出身,怕苦,是不能成為藝術(shù)家的。在父親的教導下,李燕不怕風吹日曬,不畏跋山涉水,長期堅持野外寫生。
除了吃苦教育,李苦禪更注重對子女的品格教育。1937年北京淪陷了,偽“新民會”妄圖拉攏社會名流為其裝點門面,派人來請李苦禪“出山”:“您要答應(yīng)了,有您的官做,后頭跟個挎匣子(槍)的,比縣長還神氣哩!”李苦禪不為所動,凜然拒絕。此后,他斷然辭去教學職務(wù),以賣畫為生。他是這樣對兒子說的:“人,必先有人格,而后才有畫格;人無品格,下筆無方。秦檜并非無才,他書法相當不錯,只因人格惡劣,遂令百代世人切齒痛恨,見其手跡無不撕碎如廁或立時焚之。據(jù)說留其書不祥,會招禍殃,實則是憎惡其人,自不會美其作品了?!?/p>
畫一幅精品之作,需要的是技法與毅力;勾勒一個人的完美品格,需要的是以身作則和諄諄善誘。李苦禪以畫品教子,在他的精心培育下,李燕也逐漸塑造起了“勤”和“誠”的人格魅力,最終成為一代名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