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我們的戲并非經典。這是一個大家還覺得有點意思的戲,說了點話的戲而已……各行各業(yè)哪怕最極致的產品,也都挑得出毛病?!芏嗖粷M意的地方,開場我不滿意,結局也不滿意,劇中人物情感的轉換也有問題。我們歡迎批評。戲劇就是這樣,每場都不一樣。評價是溫暖的,我們能感覺得到。在上海的演出,一分一秒都會不遺余力地獻上我們的誠意。但是誠意不等于能力。不遺余力還不好看,那么是我們本事不行。其實票價跟我們沒什么關系。演員的收入,只是劇院最通常的補助費。這出戲賣多少錢,我們不知道,為何賣這么貴,我們也不知道——請問北京人藝和演出商。
何冰:這戲出排練廳是1小時47分鐘,現(xiàn)在是2小時10分鐘,最后的調整是觀眾,觀眾教你怎么演。15分鐘純粹的笑聲,演員在舞臺上享受笑聲。作為演員,對笑聲是最為貪婪的。喜劇應當誕生在人物性格上。
話劇《喜劇的憂傷》觀眾說
@馮小剛: 昨晚看了人藝話劇《喜劇的憂傷》,說的是抗戰(zhàn)時期國民黨的文化審查官如何以各種匪夷所思的理由折磨一位喜劇編導.全場觀眾爆笑不止,笑聲多次淹沒臺詞。坐在臺下,我內心翻江倒海五味雜陳。散場約朋友聊戲,情緒失控,手舉杯落玻璃臺面應聲砸了個粉碎,妻子動容掩面而泣,夫妻倆掃了一桌人的興。喜劇變悲劇。
@竹扇風清:一部邏輯較不嚴謹?shù)男鲈拕?,竟然在千人座位的大劇院賣到千元單價,實在是因為無法抵擋陳道明的個人魅力,一直渾身正氣的明叔耍起瘋癲呆萌殺傷力巨大,即使不好笑的地方都是滿堂彩,……一句話值回票價。
@小V的浮光掠影:一場話劇硬生生地變成了一場粉絲見面會的大混亂。有幾人知曉劇本中那句“所謂的”招牌臺詞“讓天上的雷劈了我吧!”,是出自曹禺先生的《雷雨》?
越劇《風雪漁樵記》
@芳草-綠羅裙:如果《風雪漁樵記》是出新戲,應該還不錯。問題出在對原版的鐘愛,以至步出劇場心中也是五味雜陳。配器是《青衫紅袍》風格,開場以為是太白醉酒!舞臺上的臺階影響演員身段發(fā)揮。朱買臣這個人物往昆曲靠了,雖然“二爺”的身段很贊,卻少了真誠多了世俗氣,幸好經典唱段得以保留。“華美人”狀態(tài)出奇好讓人驚艷。
“南猴王”六齡童逝世
六小齡童:電視劇《西游記》拍攝前,父親非常關心,給我拍了1000多張照片,各種動作、各種表情。他說,你不要模仿我,猴戲不姓章,不要有門戶之見,你到了北方要先去拜訪“北猴王”、京劇名家李萬春,要博采眾長,獨樹一幟。父親生前沒有正式拜過師,他的話就是“人皆我?guī)煛保挥羞@樣才能創(chuàng)造自己的門派。
戲曲創(chuàng)新誤區(qū)的產生
季國平:一旦戲曲批評成為創(chuàng)作的附庸和廉價的吹捧時,批評者也就失去了自身的獨立品格,被邊緣化也就在所難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