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我們怎么閱讀
在今年兩會上,“書香社會”、“全民閱讀”是熱詞,不少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中都出現(xiàn)了它們的身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外記者會上,不僅分享了自己個人的讀書感受,還提議把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在政府層面,對閱讀如此重視,這是往年所未見的。
政府開始操心民眾讀書這件“小事”,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我國閱讀現(xiàn)狀著實令人擔憂。專家認為,讀書這件事不像其他事,可以通過制定制度或規(guī)則來完成,它得依靠人們的閱讀自覺。只有充分調動每一個公民自覺閱讀的主觀能動性,全民閱讀的社會氛圍才能愈來愈濃郁。
據(jù)了解,中國早已成為世界出版大國,僅2012年,中國出版圖書總量超過40萬種,79.25億冊。然而,出版業(yè)的繁榮卻并未挽回國民閱讀持續(xù)下滑的頹勢,以2013年為例,國內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7.8%,換言之,有超過四成的國人不讀書。身處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yōu)槭裁磪s與書籍漸行漸遠?每次國民閱讀調查結果出爐,類似的反思總會適時響起。
很多人都曾描述過同樣的景象:在發(fā)達國家的機場、公園、公交車、地鐵站等地方,隨處都能看到讀書的人,但在國內,這樣的現(xiàn)象似乎要少得多。相關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也說明了這一點:2013年中國人均讀書僅為4.77本,遠低于韓國的11本,法國的20本,日本的40本。
信息化時代,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工作和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沒有時間”似乎是很多人不讀書的原因。浮躁的社會,生活的壓力,讓讀書慢慢淡出了很多人的精神生活領域。
手機電子書的出現(xiàn),正在深刻改變著人們傳統(tǒng)的閱讀習慣。等車時拿出手機看新聞,走路時戴上耳機聽小說,陪女友逛街時掏出i-Touch看電子書打發(fā)等待時間……如今“埋頭苦讀”的人比比皆是,有人擔憂電子閱讀會使閱讀越來越碎片化,甚至提出應該拒絕電子閱讀。
然而,卻也有人持完全相反的樂觀觀點,資深文化評論人韓浩月說:“現(xiàn)在是電子時代,我們不應該把那些通過平板電腦、手機閱讀的讀者排斥在‘全民閱讀’之外。他們的閱讀或許暫時地傾向于碎片化,但經(jīng)典閱讀必將跟隨人們的精神需求,滲透到電子閱讀主流中,把更多經(jīng)過時間檢驗的經(jīng)典圖書電子化,讓人們通過新媒體介質更方便地讀到優(yōu)秀作品,是‘全民閱讀’的大趨勢?!?/p>
國內知名圖書網(wǎng)購平臺當當網(wǎng)CEO李國慶撰文談全民閱讀。他說,去年當當網(wǎng)電子書下載6000萬冊,今年當當讀書(手機客戶端)平均日閱讀時長已經(jīng)達50分鐘。李國慶談到當當網(wǎng)的計劃時表示將從普及全民網(wǎng)購圖書,向推動全民數(shù)字閱讀發(fā)力?!耙驗楝F(xiàn)在已有6.5億中國人是網(wǎng)民,手機閱讀用戶超過2億,這里將是新的全民閱讀陣地。”
除了電商平臺,線下實體圖書館也在嘗試閱讀方式的轉變。去年,中山大學南校區(qū)圖書館一樓大廳新增了一個“閱讀神器”——電子書借閱機。使用電子書借閱機下載圖書,不需要辦理借閱證,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就可以下載中山大學移動圖書館客戶端?!坝辛诉@個‘閱讀神器’,只需輕輕一點就能下載圖書,享受移動閱讀的樂趣?!敝写髮W生小昱說,“這比借閱紙質書方便多了。”
(圖/華蓋創(chuàng)意)
(摘編自南方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