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霞
吉林市傳染病醫(yī)院,吉林吉林 132002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也顯著提高,糖尿病和肝病的發(fā)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成為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極大隱患。我國20歲以上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高達3.22%,其中病毒性肝炎的發(fā)病率最高。處于妊娠期的婦女,有些文化程度較低,認知能力存在偏差,盲目地認為妊娠期需要大量補充營養(yǎng),導致飲食傾向不正確,另外還存在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糖尿病難以得到有效的控制[1]。有些患者病情復雜,存在兩種病癥互相影響的情況,病情進展容易得到加速,母嬰安全很難得到保障,病死率極高,也給護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2]。該研究選取該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手術(shù)患者,將他們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各3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用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對兩組患者剖宮產(chǎn)、胎兒窘迫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進行比較,效果良好,報告如下。
該研究選取該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手術(shù)患者,將他們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各30例。實驗組患者年齡為23~37歲,平均年齡(27.3±2.8)歲;其中初產(chǎn)婦有26例,經(jīng)產(chǎn)婦有4例;孕周在26~38周,平均32.5周;2例患者曾近有死胎史,28例無死胎史;文化程度方面,小學及以下學歷有6例,中學學歷有12例,大專及以上學歷有12例。對照組患者年齡為24~36歲,平均年齡(27.8±2.4)歲;其中初產(chǎn)婦有26例,經(jīng)產(chǎn)婦有4例;孕周在26~38周,平均32.5周;3例患者曾近有死胎史,27例無死胎史;文化程度方面,小學及以下學歷有7例,中學學歷有13例,大專及以上學歷有10例。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均確診為糖尿病,有肝臟傷害的臨床癥狀。并且兩組患者在年齡、住院時間等一般臨床資料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具有可比性。
1.2.1 常規(guī)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進行護理。
1.2.2 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 實驗組患者在一般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綜合性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護理。首先,對患者采取必要的心理護理。一般患有糖尿病肝病的妊娠患者,有可能會因為對胎兒的身體狀況過分擔心以及考慮到家庭的經(jīng)濟壓力而導致情緒出現(xiàn)一些波動,甚至出現(xiàn)一些不良情緒,影響疾病的治療,從而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所以,針對這一情況,醫(yī)護人員應做好準備,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護理,幫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礙,使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可以積極的配合治療以及一系列護理工作[3]。針對部分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醫(yī)護人員應保持耐心,對其進行必要的宣講及科普。醫(yī)護人員可以向患者發(fā)放健康手冊,或是定期舉辦科普講座,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的相關(guān)知識。患者如果能對妊娠合并糖尿病和肝病的治療方法及特點有一定了解的話,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如果患者不良情緒較為嚴重,無法得到緩解,這時護理人員則要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家庭情況對癥下藥,與家屬配合安慰患者[4]。同時注意對患者病情進行嚴密監(jiān)測。
針對患者具體病情,對患者的飲食進行護理干預。妊娠合并糖尿病和肝病患者應多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質(zhì)及維生素的食物,同時減少脂肪的攝入,尤其是動物性食品,有效預防血管病變情況[5]。對患者每日的飲食量要合理控制,在滿足患者自身需要的情況下,要保證患者腹中胎兒的營養(yǎng)充足。根據(jù)患者不同階段的病情不同,適當改變飲食計劃,減少攝入膽固醇,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類食物。
適當進行一些運動和鍛煉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好轉(zhuǎn),因此,護理人員要注意對患者的運動護理干預,對患者進行必要的指導,堅持每天進行適度的運動。督促患者適度進行舒展上肢運動,根據(jù)患者病情選擇運動量,也可以選擇餐后進行散步,在醫(yī)護人員的指導下適量工作,但要避免重體力勞動[6]。
由于妊娠合并糖尿病和肝病患者,由于病情復雜,抵抗力普遍下降,身體也比較虛弱。護理人員要注意幫助患者進行一些基本的清潔,修剪指甲等。還要避免患者抓傷皮膚造成感染。皮膚護理工作要做好,使患者體表保持清潔干燥。對于一些出現(xiàn)肝腹水的患者,要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在必要的時候注射抗生素,避免發(fā)生感染。督促患者每日進行口腔清潔,使用強氧化離子水殺菌消毒。對于長期臥床的患者,要定期進行翻身,保持空氣流通,預防交叉感染的發(fā)生。每日保持病房整潔,定期進行殺菌消毒,患者的衣物及被套床單等也要定期更換。
在患者出院之前,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導,囑咐患者不可掉以輕心,要遵從醫(yī)囑按時服藥,定期來醫(yī)院進行復查。改變以前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制定正確的飲食習慣,作息時間保持規(guī)律,睡眠充足。每日進行身體恢復訓練,病情早日康復。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進行比較,治療完成后,對兩組患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比較兩組患者的滿意度。
患者所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肝功能正常,為顯效;患者病情得到改善,肝功能明顯好轉(zhuǎn),為有效;患者病情無明顯改善,肝功能無變化或惡化,為無效。
該研究應用SPSS 19.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c2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比較,實驗組患者中,顯效21例,有效的6例,無效的3例,總有效率為90%;對照組患者中,顯效的15例,有效的9例,無效的6例,總有效率80%。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比較兩組患者的妊娠結(jié)局,實驗組患者中,剖宮產(chǎn)的有13例,羊水過多的有1例,胎膜早破的有2例,胎兒窘迫的有3例;對照組患者中,剖宮產(chǎn)的有15例,羊水過多的有2例,胎膜早破的有5例,胎兒窘迫的有5例;實驗組患者的妊娠結(jié)局明顯比對照組患者更優(yōu),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肝病和糖尿病,都是嚴重的全身性疾病,由于肝病會影響糖代謝,容易導致妊娠合并糖尿病及肝病患者病情加重,增加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可能。糖尿病患者需要進行運動、飲食等一系列控制,日常的飲食習慣對于患者病情康復起著很大的作用。妊娠合并糖尿病和肝病患者應多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質(zhì)及維生素的食物,同時減少脂肪的攝入,尤其是動物性食品,有效預防血管病變情況。對患者每日的飲食量要合理控制,在滿足患者自身需要的情況下,要保證患者腹中胎兒的營養(yǎng)充足[7]。一般患有糖尿病肝病的妊娠患者,有可能會因為對胎兒的身體狀況過分擔心以及考慮到家庭的經(jīng)濟壓力而導致情緒出現(xiàn)一些波動,甚至出現(xiàn)一些不良情緒,影響疾病的治療,從而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所以,針對這一情況,醫(yī)護人員應做好準備,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護理,幫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礙,使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可以積極的配合治療以及一系列護理工作[8]。該研究該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手術(shù)患者,將他們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各3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用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實驗組患者的有效率為90%,對照組患者的有效率為80%,實驗組患者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比較兩組患者的妊娠結(jié)果,實驗組患者中,剖宮產(chǎn)的有13例,羊水過多的有1例,胎膜早破的有2例,胎兒窘迫的有3例;對照組患者中,剖宮產(chǎn)的有15例,羊水過多的有2例,胎膜早破的有5例,胎兒窘迫的有5例;實驗組患者的妊娠結(jié)局明顯比對照組患者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對于治療妊娠合并糖尿病及肝病有很好的臨床效果??梢詷O大地減少患者的不良情緒,降低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的妊娠結(jié)局,應用效果良好,可以在臨床進行推廣應用。
[1]王春花.妊娠合并糖尿病肝病患者孕期的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7):1223-1225.
[2]鄧有能.護理干預在妊娠合并糖尿病肝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34):90-91.
[3]王秋立.妊娠合并糖尿病肝病患者的孕期護理[J].首都醫(yī)藥,2011(20):43-44.
[4]劉秋娜.妊娠合并糖尿病肝病患者孕期的護理[J].醫(yī)學信息,2014(30):148.
[5]關(guān)燕鳴,簡鳳萍.產(chǎn)科門診妊娠期糖尿病的篩查與管理[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23(1):154-155.
[6]葉江紅.5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婦的妊娠期管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19):58,60.
[7]趙先蘭,袁瑞珍,孫亞蘭,等.妊娠合并糖尿病對母兒的影響[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45(2):330-332.
[8]丁燕燕.妊娠合并糖尿病對孕產(chǎn)婦及圍生兒影響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12):1981,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