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輝(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 100055)Study on the Scheme of Bridge Pile Foundation in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ZHENG Hui
客運專線鐵路橋梁樁基礎補樁方案研究
鄭輝(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北京100055)Study on the Scheme of Bridge Pile Foundation in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ZHENG Hui
摘要鐵路橋梁的樁基礎在施工過程中經(jīng)常發(fā)生斷樁或廢樁現(xiàn)象,嚴重影響鐵路基礎安全。對摩擦樁基礎設計和補樁設計原則進行說明,并以東北新建客運專線鐵路某實際工點為算例進行演示。介紹常用的補樁方案,對各方案優(yōu)缺點進行分析,確定最后的施工方案。
關鍵詞鐵路橋梁樁基礎摩擦樁補樁設計
1概述
隨著中國高速鐵路的快速發(fā)展,鐵路橋梁占線路長度的比例越來越大,樁基的使用數(shù)量大幅增加,樁基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受地質(zhì)條件復雜多變,作業(yè)隊伍參差不齊,以及管理和技術等方面原因,樁基礎在施工過程中會產(chǎn)生斷樁、縮徑、夾泥、混凝土強度不夠等樁基質(zhì)量缺陷問題,導致斷樁或成樁質(zhì)量低劣,造成廢樁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需采取措施及時補救。
樁基礎廢樁的常用處理方法有接樁方案和補樁方案,本文重點介紹補樁方案。補樁設計增加樁根數(shù)并改變原承臺設計尺寸,導致承臺頂橋墩中心與樁基中心不一致,計算過程需考慮偏心造成的影響。計算過程繁瑣、復雜,對設計和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困難。本文系根據(jù)施工配合工作中遇到的客運專線鐵路橋梁的樁基礎補樁設計,對常見基礎的補樁設計方案進行計算、分析和總結。
2鐵路橋梁摩擦樁設計
樁基礎作為鐵路橋梁常用基礎,樁基的直徑主要由受力大小、樁基形式和施工條件等因素確定,常用樁徑直徑一般為1.0 m、1.25 m、1.5 m,需要時可采用2.0~3.0 m。樁基的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梅花式,鉆孔灌注摩擦樁的中心距不應小于2.5倍成孔樁徑。
各類樁的承臺板邊緣至最外一排的凈距,當樁徑d≤1 m時,不得小于0.5d,且不得小于0.25 m;當樁徑d>1 m時,不得小于0.3d,且不得小于0.5 m。對于鉆孔灌注樁,d為設計樁徑。鐵路橋梁基礎一般采用鉆孔灌注樁。
單樁的軸向容許承載力分別按樁身材料強度和巖土的阻力進行計算,取其較小者。當采用巖土阻力確定樁的容許承載力時,可按式(1)進行計算,并宜通過試樁驗證。
(1)
式中[P]——樁的容許承載力/kN;
U——樁身截面周長/m;
fi——各土層的極限摩阻力/kPa;
li——各土層的厚度;
A——樁底支承面積/m2;
[α]——樁底地基土的容許承載力/kPa;
m0——樁底支承力折減系數(shù)。
3補樁設計原則
常用跨度簡支梁橋單線橋橋墩基礎至少4根樁基,雙線橋橋墩基礎至少8根樁基。需進行補樁設計時,多數(shù)情況發(fā)生在該橋橋墩部分樁基礎已灌注完成,這就要求必須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實際情況進行補樁設計。補樁設計一般遵循以下原則:
(1)補樁設計不宜改變原樁基礎布置,應根據(jù)斷樁位置結合其他樁位,選擇合理補樁位置進行補樁設計。
(2)補樁后原設計樁基的樁長、鋼筋配筋面積及單樁樁底承載力不宜超過原設計值。
(3)補樁的樁徑、混凝土強度等級、成樁方式等要與原設計一致。
(4)補樁位置應與斷樁位置較近,同時要保證承臺縱向或橫向兩個中心至少有一個不變,減少因墩臺偏心產(chǎn)生彎矩對基礎的影響。
(5)補樁后,根據(jù)補樁位置,橋墩承臺可采用不規(guī)則形狀,減少承臺的尺寸,減少結構自重。
(6)常用跨度簡支梁橋橋墩基礎布置大都滿足剛性角要求,原承臺鋼筋一般按構造要求進行布置。補樁后承臺尺寸加大,若不滿足剛性角要求時,宜采用加臺方式來滿足剛性角要求或根據(jù)計算要求進行重新配筋。
4工程實例
新建客運專線鐵路吉圖琿線某特大橋位于直線上,18號橋墩左右兩側均為32 m簡支梁,墩高4 m,承臺尺寸為4.9 m×10.2 m×2 m,采用8根φ1.0 m的摩擦樁,樁長38 m,樁底置于深厚的全風化花崗巖中,基本承載力250 kPa。施工單位在進行7號樁基施工時,混凝土灌注到距離承臺底10 m左右時,不慎將導管拔出樁身,后經(jīng)二次封底繼續(xù)灌注至設計樁頂位置,造成接茬處樁身存在質(zhì)量缺陷。7號樁施工之前,1號、2號、4號、5號、8號樁已施工完成。工點處設計情況及各層土鉆探情況分別如圖1及表1、表2。
注:橋墩所在處地面點高程定位0.0 m。
本橋18號橋墩7號樁樁身質(zhì)量存在缺陷,設計過程中重點研究了不補樁、縱向補一根樁、橫向補一根樁和橫向補兩根樁4種不同的情況并與原設計進行比較分析,確定出最優(yōu)補救方案。各方案的樁位示意見圖2。
本橋7號樁施工以前,1號、2號、4號、5號、8號樁已施工完成,因此在進行補樁設計時要確保原設計基礎樁基位置、樁長、鋼筋配筋均不變。各方案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通過對表2各方案數(shù)據(jù)比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4種補樁方案控制樁號一般為8號樁和補樁,即補樁設計后控制樁號一般為廢樁外側樁或補樁。
(2)不補樁方案樁底最大軸向力增加較多,配筋面積增加較多,且8號墩基礎已施工完畢,因此本方案不滿足本橋墩基礎補樁設計要求。
注:不補樁方案按7號樁樁長10 m進行計算。
(3)縱向補一根樁方案樁底最大軸向力增加為4 860.3 kN,且超過單樁容許承載力較多,因此本方案不滿足本橋墩基礎補樁設計要求。
(4)橫向補一根樁和橫向補2根樁方案均滿足設計要求,補一根樁方案樁底最大軸向力較大,但是計算配筋面積較小,滿足構造要求即可。橫向補2根樁方案雖然樁底最大軸向力較小,但配筋面積較大,同時承臺尺寸增加較大、樁數(shù)增加較多。
根據(jù)計算結果,考慮到施工工期和經(jīng)濟性,本橋18號墩補樁施工采用“橫向補一根樁”方案,施工完成后經(jīng)第三方檢測,樁基達到規(guī)范要求。原設計承臺滿足剛性角要求,采用構造配筋,補樁后承臺尺寸橫橋向變化較大,需根據(jù)計算結構重新配筋。
(1)施工單位應加強作業(yè)人員培訓,加強施工組織管理和質(zhì)量監(jiān)督,總結施工過程中造成廢樁原因,減少人為失誤。
(2)施工單位在松散砂土或流砂中施工基礎時,應選用較大比重、粘度的泥漿。根據(jù)不同土質(zhì),調(diào)整泥漿比重,確保泥漿具有足夠的稠度維護孔壁穩(wěn)定。
(3)樁基施工時應加強孔壁防護,并將孔底余渣清除干凈,及時下基。
(4)施工過程中,樁基礎鉆孔完成后,應及時清孔與灌注樁身混凝土,確保清底及成樁質(zhì)量。
5結束語
目前該鐵路已建成通車,補樁后橋墩的墩頂位移、基礎工后沉降等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橋梁基礎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重視成樁質(zhì)量,加強施工人員的培訓,加強施工質(zhì)量管理,盡量減少斷樁和廢樁情況發(fā)生。因大多數(shù)樁基已施工完成,補樁設計時未改變原樁基位置,若基礎已施工完成根數(shù)較少或剛開始施工時,可進一步研究修改原樁基設計方案。在進行補樁設計時,應根據(jù)產(chǎn)生廢樁的原因、位置、地質(zhì)條件、施工、安全性和經(jīng)濟性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補樁方案。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TB 10002. 1—2005鐵路橋涵地基和基礎設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5
[2]溫特科恩 H F.基礎工程手冊[M].錢鴻縉,葉書麟,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3
[3]鐵道部第三勘察設計院.橋涵地基和基礎[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2
[4]李克釧,羅書學.地基基礎工程[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0
[5]廖朝華,劉紅明,胡志堅,等.墩臺與基礎[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6]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JGJ94—2008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
[7]張忠苗.樁基工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7
[8]謝琿,王德華.巖溶強發(fā)育區(qū)橋梁基礎設計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2013(6)
[9]程文才.廣珠鐵路巖溶地區(qū)橋梁樁基礎施工技術[J].鐵道勘察,2012(4)
[10]趙冠剛.群樁基礎補樁方案探討[J].鐵道標準設計,2010(12)
[11]蔣鵬.巖溶地區(qū)鐵路橋梁基礎設計[J].鐵道勘察,2013(3)
中圖分類號:U442.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7479(2015)06-0088-03
作者簡介:鄭輝(1983—),男,2009年畢業(yè)于北京交通大學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yè),工學碩士,工程師。
收稿日期:201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