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 杰
瘋狂折騰的房管員
文 / 周 杰
服 刑 者:張永良
原任職務:無錫市濱湖區(qū)梁溪房管所房管員
觸犯罪名:貪污罪、詐騙罪數(shù)罪
判決結果:有期徒刑20年,剝奪政治權利5年,沒收個人財產(chǎn)10萬元,并處罰金10萬元。
案件回放:
在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里,一個普通而又平凡的房管員利用工作職務之便和獲取的相關信息,騙取23套公有住房,將產(chǎn)權單位放棄公有住房的產(chǎn)權,變更到他人名下,由其實際控制,后把房屋出售或辦理抵押貸款、借款,案值近千萬元。
2009年9月,在無錫市濱湖區(qū)梁溪房管所上班的張永良,因賭博欠下了十余萬元的賭債。當年10月,張永良知悉自己管轄的A新村有五六套直管公有住房可以根據(jù)政策參加房改時,已有著盤算的他,心中倍感竊喜。還未等房主向房管所提交申請,他就憑借著平日里都熟悉的面孔,再加上別在胸襟前醒目的工作牌,主動熱心地上門為陶大媽、李師傅、王阿姨等家捎去了相關的登記表并告知辦理房改的手續(xù)。其中,陶大媽由于家境貧寒,一時拿不出“房改保障房”所需費用,暫時不打算購房,此時的張永良頓感機會來臨。
轉(zhuǎn)眼到了2010年年初,第一批上報的“房改保障房”批了下來。張永良將陶大媽居住的直管公有住房通過參加“房改保障房”的形式,把房產(chǎn)所有權轉(zhuǎn)到一個有著二十多年交情的小兄弟名下,但產(chǎn)權證照掌控在自己的手里。過后,他又通過虛假買賣的方式將該房變更到另一朋友名下,并以該朋友的名義用該房產(chǎn)向銀行抵押貸款,獲取貸款30萬元。這筆他通過投機取巧取得的“第一桶金”,使他又有了生機。
為了還先期的房屋貸款、賭博時欠下的高利貸以及在外逍遙時產(chǎn)生的各項費用,張永良把自己管轄的直管公有住房符合“房改保障房”的全面梳理了一遍。于是,他的黑手又悄悄地伸向了全所范圍內(nèi)的直管房和托管房。為了躲避所里領導的察覺和同事們的注意,他使出了一招雕蟲小技,當所里組織外出考察學習時,他都會以各種理由,假惺惺地主動要求留守值班。平日里,趁所里內(nèi)勤生病不在或下班后無人之際,偷偷地溜進內(nèi)勤室,撬開抽屜,盜蓋所里的公章和所長私人印鑒。
此時的張永良已經(jīng)走到了不能自拔的境地,他一方面繼續(xù)瘋狂地折騰著他火熱的“房改保障房”生意,把所有可以變錢的公有住房都攬入自己的銀行賬戶。吃、住在高檔賓館和飯店,出入KTV包廂和各種酒吧娛樂場所,到賭場豪賭,只要是需要用錢的地方,便隨意拿一套公有住房去抵押貸款或直接出售,簡直是“不差錢”。另一方面,張永良為了保證資金鏈不斷裂,以往的熟人、親眷、朋友、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人、隔壁的鄰居、甚至不惜出錢雇傭的閑人也都成為其指定變更后的房屋產(chǎn)權人或者房屋抵押借、貸款人。但隨著還借、貸款的期約紛紛到來,由于他的肆意揮霍,再也無法彌補資金鏈上碩大的缺口。于是,他選擇了破罐子破摔,開始享受一天是一天的糜爛生活,直至泯滅了自己的良知與良心。
他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中,跪在前妻面前哀求道:在外面做生意虧了本,別人在追殺他,希望娘兒倆把現(xiàn)住的住房去作抵押貸款,等自己生意好了,賺了錢再去贖回來。出于憐憫與同情,前妻答應了他的要求。遺憾的是,張永良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后,他的前妻才得知上當受騙,并且還要承擔幾十萬元的還貸義務,給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
拍案辣評
就全國范圍而言,“房改保障房”仍有大量房源尚未出售或被處置,它們的實際流轉(zhuǎn)狀態(tài)又將是如何?這起全國首例房管員貪污詐騙福利分房案告訴我們,張永良作案如此瘋狂,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發(fā)現(xiàn)了房產(chǎn)管理制度上的漏洞,加上漏洞長期得不到監(jiān)管,使自己的貪欲不斷放縱,直至瘋狂作案到不可收場。本案再次提醒,權力必須要監(jiān)管,權力也必須關進制度的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