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黃瑞國 林明太
莆田市是媽祖文化的發(fā)祥地,莆田學院作為莆田市唯一的本科大學,一直致力于開展媽祖文化研究,2005年4月成立媽祖文化研究所,2008年1月升格為媽祖文化研究中心,2012年12月進一步升格為媽祖文化研究院。研究院整合了校內文化與傳播學院、管理學院、工藝美術學院、音樂學院、體育學院、外國語學院、醫(yī)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圖書館等院、部的相關專業(yè)力量與資源,成立了媽祖學研究室、媽祖信俗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傳播研究室、媽祖信仰與兩岸關系研究室、媽祖文化產業(yè)研究室、媽祖文化軟實力研究室等五個研究室,分別從宗教學、歷史學、文學、社會學、管理學、藝術學、醫(yī)學等多學科、多角度、多方向進行研究。另外,研究院還內設了辦公室、學術部、外聯(lián)部、資料部、《媽祖學刊》編輯部等部門。建設了媽祖文化展示廳,作為展示媽祖文化研究成果和對外交流窗口:設立了媽祖文化圖書專柜,建設目前國內獨有的、最大的圖書文獻資料媽祖文化研究專題數(shù)據(jù)庫,包含“媽祖文獻書目庫”“媽祖文獻全文庫”“媽祖資料圖片庫”“媽祖資料多媒體庫”等,為校內外媽祖文化研究者提供資料查詢服務。同時,研究院與全國臺聯(lián)、國家體育總局、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xié)會、中華媽祖網(wǎng)、莆田市市委宣傳部、文廣局、湄洲島管委會、湄洲灣北岸管委會等有關單位和湄洲島媽祖祖廟、賢良港天后祖祠、臺灣新港奉天宮等海峽兩岸媽祖宮廟簽訂聯(lián)合開展媽祖文化研究協(xié)議。
經(jīng)過多年的研究,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績。先后承擔了媽祖文化研究的國家級課題5項、省部級課題17項、橫向課題多項,在CSSCI等刊物上發(fā)表了180多篇論文,出版了《媽祖學概論》《媽祖文獻史料匯編》(第一、二、三輯)《媽祖文化旅游》《閩臺媽祖體育文化》等24部著作,獲得了省市社科獎15項。這些研究成果中多數(shù)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如,2005年出版的《歷代媽祖詩詠輯注》成為專題媽祖資料匯編與研究方面權威讀物。2007、2009、2011年作為主要編纂力量與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xié)會、湄洲島媽祖祖廟董事會合作,分別編纂出版的《媽祖文獻史料匯編》三輯10卷16冊,成為目前國內外最齊全、最權威的文獻資料,成為媽祖文化研究者的必備工具書和圖書館、媽祖宮廟的重要藏書。2011年出版的《媽祖文化旅游研究》《閩臺媽祖體育文化》是國內外首部對媽祖文化旅游、媽祖民俗體育進行系統(tǒng)、全面研究的專著,填補了媽祖文化這些研究領域的空白。2011年,黃瑞國教授提出的《構建媽祖體育文化圈 促進海西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建議被201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業(yè)的實施意見》(閩政[2011]19號)采納。黃瑞國教授的《構建大媽祖文化經(jīng)濟圈 促進社會文化經(jīng)濟發(fā)展——兼論我省在海上絲綢之路中的定位》和《弘揚媽祖文化的正能量 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樞紐》分別被福建省《調研內參》2014年第4期和第11期刊登。2013年出版的《媽祖學概論》是國內外首部“媽祖學”著作,是媽祖文化研究“理論化、學科化、時代化”的奠基性著作,在媽祖文化研究領域具有引領性和標志性的作用。此外,各個年份出版的《媽祖文化的多模態(tài)語篇研究》《媽祖創(chuàng)意文化產業(yè)研究》《媽祖健身——舞功操》《媽祖文化與旅游》《媽祖文化研究論叢(1)》《閩臺媽祖民俗體育變遷研究》等專著和在《世界宗教研究》等權威刊物發(fā)表的《宋至清代國家祭祀體系中的媽祖綜考》等多篇論文也都是媽祖文化研究領域重要的研究成果,在其各自研究方向上都有一定的開創(chuàng)性的作用。
由此,2008年1月,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中心成為福建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011年5月,福建省體育局在莆田學院建立媽祖民俗體育文化研究基地; 2012年6月,莆田學院媽祖民俗體育文化研究成為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研究基地;2013年1月,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院成為全國臺聯(lián)媽祖文化研習交流基地;2013年9月,福建省媽祖文化研究會成立,莆田學院成為掛靠單位和會長單位;2014年4月,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院成為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媽祖文化研究基地;2014年5月,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院被福建省教育廳評為福建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優(yōu)秀基地;2014年7月,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院成為首批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之一。
2014年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與莆田學院共建媽祖文化研究基地
如今,研究院已形成一支以教授、博士為核心的,人數(shù)達61人,包含文學、傳播學、社會學、歷史學、宗教學、政治學、藝術學、建筑學、醫(yī)學、體育學、管理學等學科的、結構合理的研究隊伍,為媽祖文化研究提供了充分的人才保障,2012年3月,莆田學院“媽祖文化傳播與資源開發(fā)研究創(chuàng)新團隊”成為省級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
研究院在開展媽祖文化研究的同時,將研究成果服務于本科教學,在課程設置、學生畢業(yè)論文與畢業(yè)設計指導、學生田野調查指導等方面將媽祖文化研究融于其中,有管理學院、文傳學院、體育學院、工藝美術學院、思政部等單位開設7門相關課程,每年有近百名畢業(yè)生選擇以媽祖文化為選題撰寫畢業(yè)論文,使媽祖文化得到較好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研究院重視海內外學術交流,尤其重視海峽兩岸媽祖文化學術交流,先后多次在不同場合與臺灣學者共同探討媽祖文化研究有關情況。積極承辦第三屆海峽論壇“保護世界遺產 弘揚媽祖文化”、第四屆海峽論壇“傳承發(fā)展媽祖信俗,增強兩岸本源認同”的分論壇活動 ,及主辦第一屆、第二屆海峽兩岸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等高層次學術會議,聘請臺灣“中研院”張珣教授、臺灣慈濟大學林美容教授、臺灣南臺科技大學王見川博士擔任研究院客座教授,與臺灣新港奉天宮世界媽祖文化研究暨文獻中心、賢良港天后祖祠聯(lián)合舉辦《媽祖學刊》學術刊物,積極搭建平臺與海內外媽祖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建立起學術聯(lián)系,共同推進媽祖文化研究的不斷深入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第二屆海峽兩岸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參會代表合影留念
2013年9月,全國臺聯(lián)海峽兩岸媽祖文化研習交流基地授牌儀式
2013年9月,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院、臺灣新港奉天宮世界媽祖文化研究暨資料中心、賢良港天后祖祠董事會簽定聯(lián)辦《媽祖學刊》儀式
福建省社科聯(lián)領導給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莆田學院媽祖文化研究中心授牌
2014年4月,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媽祖文化研究基地授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