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東 方
蘿卜白菜各有所愛
——簡析國內重卡類專用底盤市場
文_東 方
本文對目前國內專用重卡底盤市場,從國產底盤和進口底盤兩方面分別總結分析。國產底盤經過多年的發(fā)展,進步不小但與進口底盤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而進口底盤牢牢占據(jù)了國內專用車各細分市場的高端領域。
專用底盤作為專用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近年來國內商用車領域的專業(yè)化程度逐漸增高、專用汽車各細分市場需求總量的不斷增加,而備受國內外商用汽車制造企業(yè)的關注。
以往由于國內專用汽車整體的專業(yè)化程度有限,普遍采用通用型的二類貨車底盤就可以滿足使用。但隨著專用汽車種類和功能的不斷細分,對于底盤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某一類別的專用底盤也隨之出現(xiàn),即使是通用型的二類貨車底盤,在配置和匹配上也要根據(jù)實際應用需要進行調整。在當下的專用汽車市場,只有這種針對性很強的專用底盤通過實際應用滿足需求才能獲得改裝企業(yè)和終端用戶的青睞。
目前在國內,專用底盤根據(jù)產品屬地大體可分為2類,即國產底盤(包括合資企業(yè))和進口底盤。這2類底盤各有優(yōu)勢,也各有側重,在此做簡要分析。
要想真正了解國產底盤還得從自卸車說起??梢哉f,自卸車是專用汽車技術含量和復雜程度相對較低的車型,所以改裝起來也相對容易一些。目前,自卸車是國內專用汽車市場中數(shù)量最大的一個分支。尤其是隨著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城鎮(zhèn)化建設以及礦產開發(fā)領域的投資力度的逐漸加大,無論是普通自卸車還是后來興起的寬體礦用自卸車市場和智能渣土車都得到了迅猛發(fā)展。
自卸車本身對底盤(技術含量)的要求并不算高,加上所運輸?shù)耐练?、礦粉、沙石等貨物的附加值較低、使用條件比較惡劣、超載超限現(xiàn)象比較嚴重、終端客戶對產品價格比較敏感等因素,使得堅持走中高端路線的進口底盤很少“光顧”這一細分市場,也就給了國產底盤一個機會。
正是這種巨大的需求量,讓國內眾多卡車生產企業(yè)都非常重視這塊市場。目前,據(jù)筆者了解,國內幾乎所有的卡車生產企業(yè)在其內部都設立了專門的研發(fā)、銷售團隊來有針對性地從事自卸車的研發(fā)和銷售工作,甚至在自卸車底盤產品上進一步細分為土方、渣土、煤炭、礦石,以及公路用、非公路用等領域,最近兩年興起的智能渣土運輸車就是自卸車的一種細分產品,由此體現(xiàn)了這些企業(yè)對自卸車領域的重視程度。
自卸車的成功為國產底盤的發(fā)展積累了經驗,同時也成為國產底盤繼續(xù)進步的起點。很快,國產底盤通過在技術上的不斷升級和在規(guī)模上的不斷擴大使得自己在數(shù)量急劇膨脹的混凝土攪拌車市場中“打敗”了進口底盤(其實,也是由于混凝土攪拌車市場價格和利潤體系的大幅下滑令進口底盤選擇了戰(zhàn)略性退出),成為這一細分專用汽車市場的絕對主流。(廣汽日野的底盤在混凝土攪拌車市場中也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由于其屬于合資企業(yè),不做進口屬性分類。)
連續(xù)在2個細分市場的勝利讓國產底盤的信心更充足,也就有了向更多細分市場擴展底氣,消防、環(huán)衛(wèi)、油田、路政等多個領域都有了國產底盤的身影。
其實,國產底盤取勝的最大關鍵還是依靠價格。無論是最初的自卸車,還是后來的混凝土攪拌車,亦或是其他細分類別,只要某一細分專用汽車類別在市場中迅速上量形成規(guī)模,原有的技術壁壘就會被打破,而市場競爭的激烈又使產品的價格持續(xù)下降,性能上能夠滿足使用,國產底盤就會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在國產底盤之間的市場競爭中,可以說是各有優(yōu)勢、各有側重,整體差別不大。以中國重汽、陜西重汽和原重慶紅巖(現(xiàn)為上汽依維柯紅巖)為代表的斯太爾系,由于擁有了比較完整的重卡基礎,憑借重載優(yōu)勢在自卸車取得了成功。隨后,中國重汽和陜西重汽的底盤通過不斷升級,逐漸在多個重型專用汽車領域取得成功。
東風商用車是國內最注重專用底盤開發(fā)的企業(yè),在多個專用汽車細分領域都是翹楚。更為重要的是,東風商用車已經融入到這些專用汽車細分領域之中,甚至參與了不少細分行業(yè)或特定地區(qū)的標準制定,自然也就在市場上占得了先機。其他如福田戴姆勒、華菱星馬等,則是通過與其所屬集團旗下專用車事業(yè)部合作,迅速在不少領域的專用底盤上取得成功。
總體而言,國產底盤在近20年取得了長足進步,尤其是在斯太爾技術引進之后,發(fā)展的速度進一步加快,也才有了在自卸車、混凝土攪拌車、消防車等專用底盤領域的成功。隨著競爭的進一步加劇,斯太爾技術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尤其是發(fā)動機技術的落后,讓很多企業(yè)在加大自己研發(fā)力度的同時,也開始尋求與國外企業(yè)的合作,如中國重汽與德國曼、福田歐曼和戴姆勒、東風商用車與沃爾沃、重慶紅巖與上汽依維柯等,令自己的產品有了不小的提高。
雖然,國產底盤在這些先進技術注入之后有了更好的發(fā)展,但是還不得不承認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差距,而且這個差距是全方面的,從最初的基礎工藝到后期總裝,再到最后的匹配與應用,都還有不少路要走。而且,國產企業(yè)普遍追求的是規(guī)模效益,往往忽略了一些針對性很強但容量不大的領域。
在中國銷售的進口品牌大體可分成3大體系,歐系、日系和美系,其他體系如韓系產品很少,對國內進口底盤市場基本沒什么影響,在此就不做分析了。
歐系主要以梅賽德斯-奔馳、沃爾沃、德國曼、斯堪尼亞和依維柯等幾個享譽世界的卡車品牌為代表(雖不少企業(yè)都在國內有合資企業(yè),但卻沒有懸掛這些品牌的產品在國內銷售);日系相對集中在五十鈴(包括合資公司慶鈴生產的產品)和日野(主要是合資公司廣汽日野產品,純進口產品很少),UD已經成為過去時(原為東風日產柴生產,后東風商用車與沃爾沃合資,重組東風日產柴更名為東沃,產品為酷騰,基本已經算不上日系產品了);美系重型底盤產品主要以肯沃馳為主,還有以整車形式引進國內的底盤產品主要應用在消防車領域,并不做單獨銷售,而輕型底盤則以福特、GMC為主。
在這3大體系中,歐系和日系目前是國內進口底盤市場的主流產品,歐系在高端專用底盤市場上占有比例較高;日系較之歐系更加傾向于中高端市場,雖然檔次稍低但在總量上并不比歐系遜色多少;美系則由于受法規(guī)標準、使用習慣、售后服務、配件供應等因素在國內應用非常有限。
進口底盤在國內的興起與改革開放有著密切的關系。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各種先進設備,包括各類應用于不同領域的專用汽車也進入國內市場。這其中有新設備,也有不少的二手貨,但品質都要優(yōu)于當時的國內產品,有些甚至是國內還沒有出現(xiàn)過的產品,這其中就包括這些進口底盤。后來,隨著各國外卡車企業(yè)相繼進入中國,進口底盤開始作為獨立單元被引進國內市場。
進口底盤最初進入中國市場時,由于國內對于高端專用汽車產品需求有限,國內各類專用汽車生產企業(yè)的技術能力有限、國內采購企業(yè)的經濟承受能力有限,其銷量并未得到大幅提升。直到進入21世紀之后,中國經濟開始全面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完成原始積累之后,國內對于高端設備的需求逐漸擴大,進口底盤才真正迎來了銷量快速增長的時期。
進口底盤的銷量雖然在快速增長,但其絕對數(shù)量仍和國產底盤不在一個數(shù)量級上。在整個專用汽車領域中,進口底盤憑借自身的優(yōu)越性能始終牢牢地占據(jù)著各類專用汽車中的高端細分市場。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混凝土機械市場?;A設施建設和房地產市場的大量投入拉動了混凝土機械市場容量的迅速擴大,技術壁壘被打破、規(guī)模競爭導致價格走低的混凝土攪拌車底盤最終成為國產底盤的天下,但對車輛整體性能要求很高的混凝土泵車卻始終是進口底盤的天下。沃爾沃、梅賽德斯-奔馳、斯堪尼亞、五十鈴都是依靠混凝土泵車這一市場創(chuàng)造在中國銷售的最高紀錄。國內曾有陜西重汽、福田歐曼等多家企業(yè)試圖進入混凝土泵車底盤領域,但最后都無功而返,其關鍵就是底盤整體性能不行。只可惜,近兩年的經濟下行和前幾年的市場透支使得混凝土泵車銷量大幅下滑,也直接影響了進口底盤的銷量。除了混凝土泵車之外,像消防、油田等領域也都是如此。
進口底盤之所以會有如此明顯的優(yōu)勢體現(xiàn)以下3個方面:(1)發(fā)動機動力可靠且功率十足,可以滿足很多專用汽車產品持續(xù)不間斷的作業(yè);(2)底盤匹配合理且更具針對性,保證整車適用不同環(huán)境行駛或作業(yè),更加適合改裝;(3)底盤整體穩(wěn)定性、可靠性更佳,各類故障較少不會影響各項工作的正常持續(xù)進行。
憑借這些優(yōu)勢,進口底盤牢牢地占據(jù)各類專用汽車的高端市場,再加上各進口卡車企業(yè)更加注意對售后市場的完善,使得進口底盤在短時間內很難被超越。
國產底盤有國產底盤的優(yōu)勢,進口底盤有進口底盤的高處,如何選擇還得根據(jù)實際應用情況而定,綜合考慮價格、性能、維護、售后等方面因素,孰優(yōu)孰劣不能一言蔽之??傊翘}卜白菜各有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