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一個孤獨在等待另一個孤獨
腹有詩書氣自華
從個人經(jīng)歷來看,認為讀書無用的人主要是緣于以下幾個原因:1.感覺工作中所需要的一些實際的素質(zhì)和能力不能靠讀書來獲取。2.看見社會中一些文化不高的人混得比學歷高的人更好。3.掌握社會權(quán)力和金錢的人并不都是書讀得多的人,甚至有時恰恰相反。4.自己又不搞科研或當科學家,讀書有什么用。
但是在我看來,這些原因都太“實際”了。讀書對人的影響是長遠的,是隱形的。正如詩中所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書到用時方恨少”,短期內(nèi)沒看到讀書的作用,就認為讀書無用,那你是不是太實際了呢?
任開磊
錯的是“有用論”
“讀書無用論”其實沒錯,錯的是“有用論”,干什么事情都想著“有沒有用”,極端功利,短視而無聊。
曹夢迪
用錯方向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對于一字不識的農(nóng)民伯伯而言,養(yǎng)活全家要用書嗎?對于保安、農(nóng)民工等從事體力勞動的人而言,讀書能長力氣嗎?當然不能!
看著烹飪書想成一代國學大師;看著經(jīng)典著作想成為工程師,有用嗎?當然沒用。
書可以用來增長見識、豐富閱歷,太功利或者用錯方向,讀書自然也就成了“無用”。
魏邵明
假設知識確實無用
如果知識無用,林徽因不可能單靠皮相獲得如此多的青睞。徐志摩就不會靠書信詩歌贏得愛情。如果知識無用,靠馬云哥哥那樣的姿態(tài)家境,淪落到街頭貼手機膜的,一點不奇怪。
如果你是“富二代”,是不是可以不讀書?你看著紅酒上的英文,以為是拼音。你看著股市起伏,只會插一句,紅了還是綠了?你看歌劇時只知道聲音嘹亮,妝很濃烈,卻不知道其中之妙。
沒對象大不了孤獨終老,沒身價大不了碌碌一生。不學知識,大抵而已。
陳嫣然
讀書就是這樣的事
我生平最煩別人問我:“你讀那么多書有用嗎?”我恨不得說,反正我看你吃了那么多年的飯是白吃了。周作人說過:“我們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游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煉愈好?!痹谖铱磥?,讀書就是這樣的事。
馬拉美散文《伊吉圖》描繪這樣的場景:“在一間空屋子里,桌子上有一本書,正等著它的讀者。文學,或者說最初的文學,就是從如此等待之中誕生的。讀書所開啟的,不是一個人對于另一個人的等待,而是一片空無對另一片空無的等待,是一本書在等待另一本書,是一個孤獨在等待另一個孤獨?!?/p>
越過海
與天下士談心
讀書為什么重要,其中道理《康熙教子庭訓格言》敬惜文字篇說得很好:“字乃天地間之至寶,大而傳古圣欲傳之心法,小而記人心難記之瑣事;能令古今人隔千百年觀而同語,能使天下士隔千萬里攜手談心?!币虼俗x書即是尋寶,即是與古今人同語,即是與天下士談心。
芬雷
實質(zhì)是被大學上了
雖然都上過大學,其實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在堅持讀書,實質(zhì)是被大學上了。畢業(yè)后這部分人極大可能成了“讀書無用”論的簇擁者。
高超
責任編輯: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