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旭忠
(寧夏吳忠市鹽池縣大水坑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751505)
病牛給藥常用的方法
焦旭忠
(寧夏吳忠市鹽池縣大水坑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751505)
給病牛用藥的方法有投藥法、注射法、灌腸法、外用法,不同的用藥方法,針對的病癥不同,藥性不同,效果也不同。
水劑投藥法:用投藥膠管經(jīng)鼻或口準確地插入食管中,之后倒入少量清水,將管中殘留的藥液沖下,拔掉漏斗,折疊膠管并緩緩抽出。如藥液量較少或咽炎病牛,不宜用上述方法,避免因刺激加重病情,可用長頸玻璃瓶或橡皮瓶將藥液一點點地倒入口內(nèi),使其一口一口地咽下。
丸劑投藥法:小藥丸可用投藥器或裹在草團中投服。大藥丸可一手將肉牛舌頭拉出,一手持藥丸迅速地投至舌根部,立即放開舌頭,并托住下頜部,稍抬高肉牛頭部,藥丸即被肉牛自然咽下。
舔劑投藥法:打開肉??谇?用木片或竹片從一側口角將舔劑送入口腔并迅速涂于舌根背部,隨即抬高肉牛頭部,使其自然咽下。
糊劑投藥法:將碾壓較粗的中藥調(diào)制成糊狀,用灌角將藥經(jīng)口灌入。灌藥時,由助手牽引鼻環(huán)或吊嚼。使肉牛頭稍仰,灌藥者一手持盛藥的灌角,順口角插入口腔,送至舌面中部,將藥灌下,同時,另一手持藥盆,接取自肉??诮橇鞒龅乃幰?。
皮下注射法:對于易溶解無刺激性的藥物或希望藥物較快吸收,盡快產(chǎn)生藥效時均可用皮下注射法。選擇皮下組織豐富,皮膚易于移動的部位,一般都選擇頸部皮下作為注射部位。將皮膚提起,將針頭與牛體呈30度的角斜向內(nèi)下方刺入3~4 cm時注入藥物。藥液注入后拔出針頭并用酒精棉球按壓針孔片刻即可。
皮內(nèi)注射法:牛結核菌素皮內(nèi)反應檢疫、炭疽芽孢苗免疫注射常用此法。注射部位在頸側,有時在尾根。一手捏起皮膚,另一手持針管將針頭與皮膚呈30度角刺入表皮與真皮之間,緩慢注入藥液,以局部形成丘疹樣隆起為準。
肌肉注射法:臨床治療中最常用的給藥方法。肌肉內(nèi)血管較豐富、感覺神經(jīng)較少,藥液吸收較快,疼痛較輕,常用于有刺激性的藥物或較難吸收的藥物注射。多選擇在肌肉豐富的頸側和脊部注射。先將針頭垂直刺入肌肉內(nèi)2~4 cm(視牛體大小和肌肉豐富程度而定),然后接上注射器,抽提活塞不見回血即可注入藥液,注射后拔出針頭。注射前、后局部均涂以碘酊或酒精予以消毒以防感染。
靜脈注射法:對刺激性較大的注射液,或必須使藥液迅速見效時,多采取靜脈注射法,如氯化鈣、補液、輸血等。靜脈注射給藥時,對注射器具的消毒更為嚴重。對藥物的要求要絕對純凈,如見有沉淀或絮狀物則停止使用。注射部位多在頸側的上1/3與中1/3交界外的頸靜脈溝的靜脈內(nèi)。注射前先將注射器或輸液管中的空氣排盡。注射時,以左手按壓注射部位的下部,使頸靜脈怒張,右手持針與靜脈管呈45度角刺入,見回血后將針頭沿血管向內(nèi)深插。固定好針頭,接上注射器或輸液管即可緩慢注入藥液,注射完畢。用藥棉壓住針孔,迅速拔出針頭,并按壓針孔片刻,以防出血,最后涂以碘酊。
灌腸分為淺、深兩種。淺部灌腸僅用于排除直腸內(nèi)積糞,深部灌腸則用于腸便秘、直腸內(nèi)給藥或降溫等。①淺部灌腸:在橡皮管涂以石蠟油或肥皂水,一人把橡皮管插進牛肛門后,再逐漸向腸內(nèi)推送,另一人提高灌腸器,讓液體流入直腸。如流入不快,可適當抽動橡皮管。灌入一定以液體后,牛便出現(xiàn)努責,此時,應握捏牛肛門或壓迫尾根,同時捏壓牛的背腰部,以緩解努責,讓直腸內(nèi)充滿液體,再與糞便一并排出。如此反復進行多次,直到直腸內(nèi)洗凈為止。②深部灌腸:是在淺部灌腸的基礎上進行的,但橡皮管要長些,硬度要適當(不宜過硬)。橡皮竹插入直腸后,裝上灌腸器,伴隨灌腸液體的進入,不斷將橡皮管內(nèi)送。如用唧筒代替高舉或高掛的灌腸器,液體進入腸道的速度就更快。灌的同時把橡皮管向里送,壓入液體的速度應放慢,否則會因液體大量進入深部腸道,反射性地刺激腸管收縮而把液體排出,或使部分腸管過度膨脹(特別在有炎癥、壞死的腸段)造成腸破裂。但直腸有破裂可疑或嚴重損傷、腸變位時不宜灌腸。除灌腸降溫以外,灌腸液的溫度均不宜過低,尤其深部灌腸時。
外用法主要用于體外消毒和殺滅牛體外寄生蟲,常用洗滌和涂擦2種方法。①洗滌:將藥物配成適當濃度的溶液,清洗局部皮膚或鼻、眼、口腔黏膜及創(chuàng)傷等部位;②涂擦:將藥物制成的軟膏或適宜劑型,涂擦于皮膚或黏膜、創(chuàng)傷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