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軍
北票市下府農業(yè)技術推廣站
茄子嫁接栽培新技術
劉海軍
北票市下府農業(yè)技術推廣站
茄子生產中,若連年重茬種植,易導致土傳病害發(fā)生嚴重,茄子黃萎病、枯萎病、青枯病、根結線蟲病發(fā)病率達到30%,甚至80%,嚴重的大棚甚至絕產,即使有些大棚不發(fā)病,由于連年重茬,茄子的產量、商品性也在逐年降低,施用藥劑難以克服。利用高抗或免疫的砧木品種進行嫁接栽植是目前預防土傳病害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徑。嫁接后茄子的商品性、品質、產量有明顯的提高。
目前茄子主要有以下幾種砧木:赤茄、南韓CYP、托魯巴姆、CRP、安陽AYQ。
茄子嫁接要先播砧木,后播接穗(栽培品種)。砧木用高10厘米、直徑10厘米的營養(yǎng)缽育苗,接穗苗用育苗盤育苗。播種期的確定主要取決于砧木生長的快慢。對于生長速度較慢的如托魯巴姆需比接穗提前25~30天、CRP提早20~25天播種,而生長速度較快的安陽AYQ和赤茄只需提早7天即可。秋棚,一般6月份開始育砧木苗,8月上旬嫁接,9月中旬定植;冬春棚茄子,在8月份播砧木,10月末嫁接,12月中旬定植。
浸種催芽方法:使用100~200亳升/升濃度的“九二O”藥液,在溫度20~30℃條件下浸泡48小時,取出后用清水洗凈在變溫情況下進行催芽,一般需要12~14天才能出芽。
茄子嫁接方法主要有劈接法和貼接法兩種。當砧木具6~8片真葉,接穗具5~7片真葉,莖干半木質化,莖粗3~5毫米時進行嫁接。嫁接用的刀子要干凈,不沾土。
1.劈接法
嫁接時在砧木距地面3.3厘米處平切,去掉上部,保留2片真葉,然后在砧木莖中間垂直切入1厘米深。然后將接穗苗拔出,在半木質化處去掉下端,保留2~3片真葉,削成楔形,楔形大小與砧木切口相當,隨即將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對齊后用特制的嫁接夾子固定好。
2.貼接法
嫁接時砧木保留2片真葉,用刀片在第2片真葉上方的節(jié)間向上斜削,去掉頂端,形成角度為30°的斜面,斜面徑長1~1.5厘米,再將接穗拔出,保留2~3片真葉,去掉下端,用刀片削成一個與砧木同樣大小的斜面,然后將接穗和砧木的兩個斜面貼合在一起,用夾子固定好。
1.溫度管理
茄子嫁接苗愈合期的適宜溫度,白天為25~26℃,夜間20~22℃。
2.濕度管理
嫁接苗愈合以前,空氣濕度應保持在95%以上,否則容易引起接穗凋萎,嚴重影響嫁接成活率。嫁接后立即扣上塑料拱棚密封,澆足底水,第一周內不通風,密封期過后于每天的清晨或傍晚通風。以后逐漸揭開薄膜,增加通風量和通風時間,但仍要保持較高的濕度,直至完全成活,才能轉入正常的濕度管理。
3.光照管理
嫁接后需短時間的遮光,實際上是為了防止高溫和保持環(huán)境內濕度穩(wěn)定,避免陽光直射苗子,引起接穗萎蔫。嫁接后3~4天要全遮光,以后逐漸在早晚見光,隨著傷口的愈合,逐漸撤掉覆蓋物,成活后轉入正常管理。
4.接口愈合后管理
接口愈合時,經過一段高溫、高濕、遮光管理,砧木側芽生長迅速,如不及時摘除,將很快長成新枝條,直接影響接穗的生長發(fā)育,所以嫁接苗成活后要及時摘除砧木萌芽,且要干凈徹底。(定植時嫁接苗接口處要高出地面3厘米,以防接穗再生根扎到土壤中受到病菌侵染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