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電商網站成為網絡攻擊目標。1月3日,印度《經濟時報》報道,印度已經成為網絡犯罪的熱門目標,2014年記錄在案的網絡犯罪達49254起。其中,電子商務行業(yè)已經成為印度第二大黑客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的對象。
以色列與日本加強網絡安全合作。 1月4日,防務新聞網站報道,以色列內閣批準了一項投資計劃,旨在加強與日本間的貿易關系,其中包括網絡空間安全方面的研究與開發(fā)。
英國加強網絡監(jiān)控。1月13日,英國媒體報道,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將禁止使用無法被國家安全部門所監(jiān)控的通信方式,并加強對網絡的監(jiān)控,以應對日益增加的網絡恐怖主義。
英國與美國加強網絡安全合作。1月16日,英國媒體報道,美國總統(tǒng)與英國首相簽署聯合法案,將深化兩國在網絡戰(zhàn)爭對抗和網絡犯罪打擊過程中的合作機制,并計劃共同舉辦網絡攻擊模擬演習。
法國國防部網站遭黑客攻擊。1月6日,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道,法國國防部網站遭到了黑客攻擊,造成該網站中斷24小時,隨后黑客組織“匿名者”宣布對此次攻擊事件負責。
法國加強互聯網監(jiān)管。1月21日,國際在線引述外媒報道,法國內政部長表示,針對煽動宗教仇恨和恐怖主義的網絡攻擊,將加強互聯網監(jiān)管并與多國展開網絡聯合反恐行動。
歐盟規(guī)定互聯網設備需加入自動休眠功能。1月1日,歐盟啟動新法規(guī),要求數據機、互聯網電視等互聯網設備加入“自動休眠”功能,以節(jié)約能源。
歐盟達成網絡恐怖分子信息交換協定。1月11日,中新網報道,歐盟成員國內政部長在巴黎舉行的會議上達成網絡威脅數據交換協定,加強網絡恐怖分子的信息共享。
歐盟與美國加強網絡反恐合作。1月14日, 10個歐盟國家的內政部長、美國司法部長和加拿大公共安全部長舉行了緊急反恐會議,將網絡反恐作為合作的重點領域。
泰國將成立網絡安全委員會。1月13日,外媒報道,泰國內閣批準了一項關于網絡穩(wěn)定和安全的法案,將成立一個由總理擔任主席的網絡安全委員會。
德國情報人員信息遭泄露。1月15日,德國媒體報道,多達3500名德國駐海外的情報人員真實身份信息可能遭到了黑客的泄露。
俄羅斯關閉逾900個極端主義網站。1月12日,中新社報道,俄羅斯聯邦總檢察長稱,2014年俄當局共凍結(限制訪問)逾900家宣揚極端主義思想的網站或社交媒體賬號。
波蘭舉行國家安全委員會討論網絡安全。1月12日,新華網報道,波蘭國家安全委員會在華沙舉行會議,討論波蘭的網絡安全以及網絡反恐準備等。
日本與各國磋商應對網絡攻擊。1月3日,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正加速與各國磋商應對網絡攻擊,旨在通過與各國加強合作來提升網絡防御能力。
日本討論網絡通信記錄保存問題。1月8日,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總務省召開專家會議,就網絡接入服務提供商如何保存用戶的通信記錄進行討論。
美國因索尼公司被黑客攻擊制裁朝鮮。1月2日,美國政府表示,奧巴馬已下達行政命令,加強對朝鮮的制裁以報復其對索尼影業(yè)公司的毀滅性網絡攻擊。
美國網絡部隊將擴大3倍。1月7日,日經中文網報道,美國國防部將在2016年底前將美軍網絡部隊增加至現在的三倍,約6200人員規(guī)模。
美國將就網絡中立性方案進行投票。1月8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主席宣布,FCC將于2月26日就官方的網絡中立性提案進行投票。
美國將重新審議《網絡情報與共享法案》。1月9日,美國民主黨議員稱,由于網絡安全問題不斷涌現,將把《網絡情報與共享法案(C I S P A)》重新提交到國會進行審議。
韓國核電運營商遭受黑客攻擊。1月12日,路透社網站報道,由于韓國核運營商遭到黑客攻擊,導致韓國核反應堆面臨關停的風險。
韓國打擊網絡恐怖主義。1月21日,韓聯社報道,針對“伊斯蘭國組織(IS)”的網絡宣傳,韓國網絡審核機構著手打擊有關宣傳恐怖主義的網絡信息。
韓國提升核監(jiān)管部門的網絡安全能力。1月21日,韓聯社報道,韓國核監(jiān)管將加強打擊網絡攻擊的能力,增加網絡安全人員,并加大投資力度,以應對近期黑客攻擊引發(fā)的對核安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