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航 王志茜
(1. 北京市育英學校,北京 100036;2. 北京市西城外國語學校,北京 100044)
·實驗研究·
用電熱水壺定量研究水的比熱容
王宇航1王志茜2
(1. 北京市育英學校,北京100036;2. 北京市西城外國語學校,北京100044)
摘要:針對比熱容的教學現(xiàn)狀,筆者選用能顯示溫度的電熱水壺,借助加熱時間的長短來定量比較水吸熱多少.從實驗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到,水在吸熱升溫過程中,加熱時間與質量和溫度變化乘積的比值不變.這樣的實驗改進能幫助學生建構比熱容的概念.
關鍵詞:比熱容;電熱水壺;定量研究
1比熱容的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比熱容的教學要求如下:“通過實驗,了解比熱容,嘗試用比熱容說明簡單的自然現(xiàn)象.”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均突出了“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這個探究性實驗.
從實際教學來看,比熱容是初中物理教學中較復雜的概念,屬于典型的比值定義.與密度、熱值等涉及兩個因素的概念相比,比熱容是初中物理中唯一涉及到三個因素的物理量.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缺乏不同物質吸收熱量與質量、溫度變化乘積的定量實驗,學生們往往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在腦海中“想”這樣的實驗.雖然也有老師借助一些編好的實驗數(shù)據(jù)來幫助學生理解比值不變這個物質特性,但學生內(nèi)心深處并沒有真正認可這一觀點.即對同一種物質來說,加熱過程中吸熱多少與質量和溫度變化乘積的比值不變.所以,比熱容的物理含義和概念建構往往最后是不了了之,學生只得用記憶代替建構、用做題來幫助記憶概念.
2定量研究水的熱容實驗
實際教學中,水的質量和溫度變化的測量是很容易實現(xiàn).關于水吸收熱量多少的問題,長期以來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是借助加熱時間來定量研究.但由于加熱條件的限制,在常規(guī)教學中我們很難創(chuàng)設出讓加熱源均勻放熱的條件,所以借助加熱時間來定量研究吸熱多少是非常粗糙的做法.同時因實際加熱過程中水要散熱,所以我們也很難創(chuàng)設出液體均勻吸熱的條件.
怎樣保證加熱源均勻放熱和水均勻吸熱呢?我們想到了電熱水壺,電熱水壺能保證放熱均勻,它的金屬外殼導熱性良好,可以保證壺內(nèi)水相對均勻地吸熱.如果能直接顯示壺內(nèi)水的溫度就更好了.
我們驚喜發(fā)現(xiàn),某公司生產(chǎn)的A600B電熱水壺符合我們的設想.正如說明書所言,這樣的電熱水壺“采用最新電子測溫技術,水溫一目了然、準確”.借助電熱水壺自身攜帶的溫控器,我們還可以設置要加熱的溫度.由于這樣的電熱水壺在工作過程中是均勻加熱,所以通過加熱時間的長短,我們可以定量比較水吸熱多少.
借助這樣的電熱水壺和秒表,我們反復實驗,獲取了大量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中,時間的測量可以精確到0.01秒,但考慮到人的反應時間問題,我們統(tǒng)一四舍五入保留到1秒,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水的質量(g)水的初溫(℃)水的末溫(℃)水的溫度變化量(℃)加熱時間(s)加熱時間與質量和溫度變化乘積的比值(s/g·℃)50018100821600.00396001690741740.00397001890721970.00397501890722140.0039
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我們看到,水在吸熱升溫過程中,加熱時間與質量和溫度變化乘積的比值基本不改變.換言之,對水來說,加熱過程中吸熱多少與質量和溫度變化乘積的比值不變.
在實踐中,我們首先錄制好兩段加熱水的視頻,在視頻中明確標出水的質量和溫度的變化,通過編輯軟件將視頻壓縮到兩分半鐘的時間.在課堂上,除了播放視頻之外,又現(xiàn)場做了一個實驗,但水的質量和視頻之中不同.通過大約五分鐘的實驗,學生們能建構起比熱容的概念,并且意識到比值定義法不僅僅局限于兩個物理量之間.
3對實驗的再思考
在上述實驗中,我們使用的水都是已經(jīng)放置一晚上的水,所以水的初溫比較穩(wěn)定.電熱水壺的功率是1350W,如果假設電能完全轉變?yōu)樗膬?nèi)能,借助電功公式W=Pt,我們可以從實驗數(shù)據(jù)中計算出水的比熱容是5265J/(kg·℃).關于實驗誤差,我們認為有如下幾個因素:① 電熱水壺自身散熱的影響;② 這樣類型的電熱水壺自身所帶的測溫器能直接測出水的初溫,但末溫只能設置為5的整數(shù)倍,所以也不可避免會帶來一些誤差;③ 在使用電熱水壺設置好加熱水的末溫時,要同時按下計時器,但實際操作中很難做到同時按下.我們認為在水的質量和溫度變化比較大時,誤差會小一些.這樣改進的實驗,確實突出了物理學的實驗特點,也使學生能順利建構起比熱容的概念.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