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辭
在開往瑞士的火車上,坐著國際巨星瑪麗亞和她的助理薇倫汀,她們要去參加頒獎典禮,為著名戲劇家威爾海姆。
20年前,威爾海姆描寫女同的《馬洛亞之蛇》搬上了銀幕,他啟用了籍籍無名的瑪麗亞出演年輕漂亮殘忍的小職員西格德,她致命的魅力吸引了女老板海琳娜,從海琳娜那里得到了數(shù)不清的好處之后,背棄了她,她終于崩潰自殺。這部戲讓瑪麗亞大獲成功,躋身名流。此次,是她專程到瑞士,向威爾海姆致頌辭。
還沒到瑞士,助理得到消息,威爾海姆自殺了。
懼怕
在瑞士,所有的致敬都成了告別。年輕的導(dǎo)演克洛斯聯(lián)系到瑪麗亞的助手薇倫汀,他希望將20年前的經(jīng)典《馬洛亞之蛇》搬上舞臺,這一次,請瑪麗亞出演另一個角色海琳娜,那個崩潰的女人。這是多么好的賣點:著名戲劇家辭世,作品重上舞臺;20年前的“西格德”出演“海琳娜”。
對于任何演員來說,這都是一個挑戰(zhàn)。
然而對于一個青春不再的女人,又何止是一個挑戰(zhàn)。
瑪麗亞先是斷然拒絕。理由是,“我雖然四十歲了,但我的心還是西格德(年輕)的”。令她不安的還有一個原因是,當(dāng)年扮演海琳娜的女演員不久出了車禍,瑪麗亞懷疑車禍與那個可憐的角色有關(guān)。
但是,她對自己當(dāng)年飾演的年輕自私的西格德顯然有著深刻的理解,她認(rèn)為西格德吸引海琳娜的不僅僅是年輕以及致命的魅力。深層的原因是:她們身上有一種相同的東西,因而,是相互的吸引。
這種人性深處的東西,也深深吸引著瑪麗亞。杰出的演員不僅僅是演戲,她們一定要重新活到人物的身體里去,回到她們的心里。她猶豫著,終于決定接這個戲。
山中
瑪麗亞帶著年輕的薇倫汀住到辭世了的戲劇家威爾海姆在錫爾斯瑪麗亞小鎮(zhèn)的簡樸別墅,威爾海姆的遺孀請她在這里體會角色,她帶著她們來到高山之上,遠(yuǎn)眺阿爾卑斯山的山口,告訴她們,這個山口叫馬洛亞,在這里可以看到“云蛇”。
一部叫《馬洛亞的云現(xiàn)象》的黑白電影向她們顯示了,從意大利升起的濃霧,沿著山往上爬,到了這個奇異的山口,在山谷里疾走,像白色的大蛇蜿蜒而行。
那將是多么壯觀的景象。
亦真亦假
瑪麗亞和薇倫汀在不斷的爭吵中,探討劇本。
她在與薇倫汀亦真亦假的臺詞演練中,體會著海琳娜對西格德難以言盡的愛戀。
在這個從始至終沒有人來造訪的封閉的山中小屋,她們漸漸地入了戲,只是,與劇情相反的戲。年輕的薇倫汀無條件地順隨著瑪麗亞,她簡直無法抑制對瑪麗亞的崇拜、敬仰,她們在一起爬山,在一起飲酒,抽煙,一起去山下的小鎮(zhèn)賭博,大醉而歸。
薇倫汀的醉是別有深意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
她痛苦地試圖逃離。逃離這個她可以遠(yuǎn)遠(yuǎn)地在舞臺帷幕后面注視著的光芒四射的女人。
而這個女人因為深深地陷入到角色中,每一次從角色中抽離出來,都強烈而尖銳地感受到:一個女人在年華老去時的痛。
瑪麗亞掙扎在她的角色之中和角色之外。角色之外是對薇倫汀所呈現(xiàn)的年輕的嫉恨。她念到一段臺詞,是海琳娜對西格德的贊美,但是隨即又說:“一個人怎么可能成全另一個比自己更年輕的人呢?”薇倫汀痛苦地在心里喊:“我就可以,我就是在成全你。可是你看不見。”
她向瑪麗亞介紹演對手戲的好萊塢問題少女艾利斯,一個隨時可以接受男人約炮,對插入別人婚姻的游戲樂此不疲的年輕女孩。
云蛇
瑪麗亞和艾利斯見了面。在導(dǎo)演剛打算排這部戲的時候,艾利斯就希望瑪麗亞飾演海琳娜。她興奮地告訴瑪麗亞,自己從小就如何崇拜她。
艾利斯正在偷偷摸摸與編劇約會,她完全知道狗仔隊會拍到他們,也知道編劇的夫人、一個很有名望的女藝術(shù)家,早晚會知道這一切。
瑪麗亞和薇倫汀重新回到山里,小鎮(zhèn)的人告訴她們,明天早上可以看到云蛇了。
她們起個大早,像以往一樣,瑪麗亞不停地抱怨:走錯路啦!根本看不到云蛇啦!薇倫汀漸漸地落到了后面。
就在這時,云上來了。瑪麗亞興奮地大叫薇倫汀的名字,沒有回應(yīng)。她回頭一看,薇倫汀已經(jīng)走了。
瑪麗亞跑下山去追,整個山谷都是她喊出的薇倫汀的名字。
在山的那一邊,云蛇蜿蜒著沿著山谷爬行,越來越大,漸漸充滿了整個山谷,美得讓人想哭泣。
然而沒有人看到了。等待云蛇的人已經(jīng)下山了。
薇倫汀終于走了,永遠(yuǎn)地離開了瑪麗亞。
壞女孩艾利斯
瑪麗亞有了新的助理,公事公辦,中規(guī)中矩,完全不可能與她夜半對飲,徹夜長談。
《馬洛亞之蛇》即將公演時,編劇的藝術(shù)家夫人終于知道了艾利斯在自己婚姻中的存在,割了腕。一時間成為狗仔隊興奮不已的緋聞。
瑪麗亞目睹了在這一切發(fā)生時,編劇對艾利斯的迷狂,以及艾利斯本人在這場沖突中的毫無愧色和無所畏懼。
最后一次彩排時,瑪麗亞與艾利斯商量,希望艾利斯在海琳娜自殺前離開她時,多停留幾秒鐘,“因為人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海琳娜的絕望?!?/p>
艾利斯用她著名的無懼的眼神望著瑪麗亞:“那又怎樣,反正那是個可憐的老女人?!?/p>
瑪麗亞遲疑了一下,告訴她:“當(dāng)年我演西格德時,就多停留了幾秒鐘?!?/p>
艾利斯冷漠地說:“那又怎樣?!?/p>
她壓根兒沒打算給一個深愛她的、絕望的女人,哪怕是幾秒鐘的機會。
然后,揚長而去。
接納
首演開場前,一個年輕的電影導(dǎo)演來到瑪麗亞的化妝間,邀請她參加一部科幻電影的拍攝。
瑪麗亞推薦了艾利斯,那個無論在戲里還是戲外都流露出殘忍自私的壞女孩。
之后,上臺。
臺上的瑪麗亞,有一張干凈的臉,她將為她的愛情,她邁不過去的情欲而徹底絕望——那是戲里的她。
在戲外,她終于能夠坦然面對她的年齡,因而對年輕的艾利斯有了一份難得的接納和寬容。
所有的艾利斯都不過是年輕時的瑪麗亞:美麗、大膽、任性、自私。
所有令我們痛恨的:衰老、疾病、貧窮……無一不是我們內(nèi)心所懼怕的。想明白了,就會有強大的接受能力。
你不接受又能怎樣?在瑪麗亞的困境里,是薇倫汀引領(lǐng)她走出了迷局。
法國演員朱麗葉·比諾什飾演瑪麗亞,應(yīng)該是相似的年紀(jì)吧。喜歡文藝片的人誰能夠忘記《烈火狂奔》,誰能夠忘記《紅白藍(lán)》中朱麗葉年輕的、美麗的、無法抵御的魅力。在這部片子里她的演技爐火純青。飾演薇倫汀的是《暮光之城》的克里斯丁·斯圖爾特,演技略遜一籌,但是演出了年輕人的氣質(zhì)。
在這部片子里,蛇的意味非常深刻,象征著女人之間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