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馬克思主義人學的視角解讀中國夢

      2015-02-26 06:56:43李曉霞
      新疆社科論壇 2015年3期
      關鍵詞:發(fā)展

      從馬克思主義人學的視角解讀中國夢

      李曉霞

      摘要“以人為本”是中國夢的終極關懷;人的需求決定了中國夢的內涵。實踐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途徑;創(chuàng)造性實踐是實現中國夢的不竭動力;在人民群眾的集體實踐中把實現中國夢這一偉大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人學中國夢需求實踐

      文章編號中國圖書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A1671-4741(2015)03-0045-06

      作者簡介:(南京大學金陵學院講師,河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2級博士研究生,女

      社會發(fā)展具有自覺性和方向性。中國夢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中國未來發(fā)展的藍圖勾畫,反映了中華民族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揚起了理想的風帆。中國夢豐富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把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guī)律的認識提高到了新的水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在海內外受到高度關注,引起全國人民的熱烈討論,成為當今中國社會的主旋律。研究中國夢的話語體系,對堅持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中國夢的終極關懷是人;中國夢的內涵是由人的需求決定的;實現中國夢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新性實踐;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人也會得到改造,并向“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邁進,這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

      一、“以人為本”是中國夢的終極關懷

      (一)現實的人是社會發(fā)展的主體。

      馬克思、恩格斯在《費爾巴哈》中指出,“我們開始要談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提出來的,它們不是教條,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開的現實前提。這是一些現實的個人,是他們的活動和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包括他們得到的形成的和由他們自由的活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物質生活條件?!雹佟艾F實的人”不僅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邏輯起點,也是貫穿于整個唯物史觀的最重要概念之一。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來說的生成過程?!倍鞲袼挂仓赋?,“有了人,我們就開始有了歷史?!雹谌耸巧鐣\動和發(fā)展的主體,社會是人的活動的產物。

      (二)主體的人是社會發(fā)展的價值目標。

      對于社會發(fā)展來說,誰是價值主體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決定了以誰的利益和要求作為評價社會發(fā)展的指標。在馬克思看來,主體的存在是一種價值的存在。人是社會的實踐主體和認識主體,同時也是價值主體。三者統一于人,才能真正確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主體地位。社會發(fā)展的最高理想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的發(fā)展。馬克思指出,“共產主義并不是人類發(fā)展的目標”③,人類的發(fā)展目標是“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④,在《共產黨宣言》中,他這樣描述共產主義社會的根本特征:“代替那存在著各階級以及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以個人自由發(fā)展為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的聯合體”。⑤人的發(fā)展狀況是評價社會發(fā)展程度的重要價值尺度。這就要求在社會發(fā)展中,把人作為社會發(fā)展的價值主體,以人為本,把人的生存和發(fā)展作為最高目標,把能否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判斷一切工作正確與否的價值標準。

      (三)中國夢是以人為本的社會理想。

      中國夢傳承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本屬性,在筑夢追夢圓夢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爸袊鴫魵w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想。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雹蕖叭嗣駥γ篮蒙畹南蛲褪侵袊鴫舻膴^斗目標?!睂崿F中國夢要問需于民,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在深刻洞悉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訴求和愿望的基礎上,制訂出為人民所擁護的方針政策;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將“為人民服務”落到實處。

      二、人的需求決定了中國夢的內涵

      恩格斯認為,共產主義社會的制度設計應該是“保證每個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滿足?!雹咴诂F實社會中,需要又以利益的形式呈現。因此,“以人為本”就是以人民的需要和利益為本。

      為人民謀幸福是共產黨人的宗旨。人民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渝的追求,中國夢是真切平實的人民幸福之夢。只有人民生活幸福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才能實實在在地照進現實。實現中國夢的動力基礎就是不斷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不得不關注人民的合理需求和利益。中國夢說到底是為了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正如胡錦濤同志所指出的,“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fā)謀發(fā)展、促發(fā)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雹嗳嗣竦男枨?、人民的愿景指引著夢想的方向?!叭嗣駥γ篮蒙畹南蛲褪侵袊鴫舻膴^斗目標”,是對人民群眾各方面需求的積極回應。

      作為主體的人既是自然性的存在,也是精神性的存在,還是社會性的存在。人的各方面需求的滿足都或多或少依賴于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人與社會的關系的處理?!耙匀藶楸尽钡闹袊鴫舻亩ㄎ痪筒粌H是人與自然健康發(fā)展的富強美麗中國夢,還是人與自我和諧發(fā)展的文化繁榮中國夢,更是人與社會協調發(fā)展的公平正義中國夢。

      (一) 人與自然健康發(fā)展的富強美麗中國夢。

      在馬克思看來,“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⑨人作為自然生命體有基本的物質需要?!梆囸I是自然的需要?!雹狻俺?、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機能。”物質需要不僅是人存在的必要前提,也是人類社會得以發(fā)展的基礎。人類最初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為了滿足人的自然物質需要。“生產活動也是人們?yōu)榱松娴牡谝豁棜v史活動。為了滿足最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行,人就要生產。人類的其他活動,如交往、意識形態(tài)等都是以此為基礎的?!薄爱斎藗冞€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質和量方面得到充分的保證的時候,人們就根本不能獲得解放?!币虼耍耙匀藶楸尽笔紫纫P注人的物質生存需要。要談論人的幸福,首先要立足在現實物質條件的基礎上,人民的幸福與經濟發(fā)展息息相關。 “不發(fā)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蹦壳?,中國的基本國情仍然是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最主要是矛盾仍然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只有把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擺在第一位,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創(chuàng)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才能夯實人民幸福的物質基礎,切實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實現“富強中國夢”?!爸挥型苿咏洕鐣茖W發(fā)展,才能筑牢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的物質基礎?!?/p>

      人的合理需要是合乎人的本性,符合客觀規(guī)律,有利于加強和鞏固人的主體地位的需要。違背人的本性的需要不利于人的發(fā)展。工業(yè)革命后,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式的發(fā)展,人類從自然環(huán)境中獲取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能力顯著增強,為了滿足自己貪婪的無止境膨脹的物欲,人類無節(jié)制掠奪式索取自然資源的過程中,造成的污染和破壞超過了自然界本身的修復凈化能力,破壞了生態(tài)平衡,從而引發(fā)嚴重的生態(tài)危機。新鮮的空氣、干凈的水、放心的食品、優(yōu)美的生活環(huán)境成為人們越來越迫切的需求,這也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人的自然屬性來看,真正的幸福是人作為主體能夠“合理地調節(jié)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建設生態(tài)文明,為人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符合人類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是順應民生的需要。人只有把自然界不僅看作是自己生存的家園,更要看作是人類本身,建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系,才能真正實現“人類同自然的和解”,使人類“詩意地棲居”在地球上。“美麗中國夢”直面生態(tài)危機的殘酷現實,警醒世人適時調控自己的需求結構,遏制不合理的需求,建立科學的幸福觀?!安荒芤誀奚h(huán)境來換取人民并不滿意的增長”。

      人們既期待經濟高速發(fā)展來滿足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又希望有一個安全宜居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因此,需要處理好富強中國夢與美麗中國夢之間的關系。只有堅持科學發(fā)展,平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使中國以穩(wěn)健優(yōu)雅的步伐走在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上。

      (二) 人與自我和諧發(fā)展的文化繁榮中國夢。

      僅僅滿足人的物質需要,并不足以使人變得健全和完滿,“現實的人”還是精神存在物,具有精神屬性,人的意識、精神是人的本質表現。人是否幸福,除了外在的物質基礎,還取決于內在的精神世界。精神幸福植根于精神需要的滿足。人的精神需要是無限豐富多樣的,主要表現為對真、善、美的追求,包括在道德、信仰、求知、審美、娛樂等方面自我發(fā)展的需要和對精神成果享受的需要?!皩ψ陨砝孢M行宣傳鼓動,購買書籍、訂閱報紙、聽演講、教育子女和發(fā)展愛好等等的需要,這些都是人們必不可少的精神文化需要”。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升,人的精神需要在整個需要結構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滿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的程度成為衡量社會發(fā)展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皼]有好的道德觀念和社會風氣,即使現代化建設起來了也不好,富起來了也不好”,“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既要使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豐富,更要使人們的精神生活更充實豐富?!比欢?,當下中國精神文化產品良莠不齊,大量的拜金主義和個人享樂主義腐蝕著人們的思想,人們的精神信仰退化,道德觀念薄弱,精神世界空虛,嚴重的降低了人民的幸福感。因此,自覺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推進中國文化的大繁榮大發(fā)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的精神幸福,成為“中國夢”的應有之義。實現中國夢,要求我們不僅在物質上強大起來,也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p>

      (三) 人與社會協調發(fā)展的公平正義中國夢。

      “現實的人”是類存在物,具有社會屬性。“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薄叭瞬⒉皇浅橄蟮貤⒃谑澜缫酝獾臇|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國家,社會?!比藗円霛M足自身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就必須參與各種生產和社會活動,結成一定的社會關系。“由于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以及他們求得滿足的方式,把他們聯系起來(兩性關系、交換、分工),所以他們必須要發(fā)生相互關系。”因此,交往是人的一種存在方式,人具有社會交往的需要。為了保持和諧的交往關系,人們希望構建一個平等、民主、公平、正義的社會。社會的公平正義是人們的普遍向往,是人民幸福感的重要方面,關系到人民對生活的滿意度,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歷史的興衰與社會的公平正義有密切關聯。近代以來,中華兒女在追求民族復興的道路上,深切的呼喚著社會的公平正義。新中國成立后,公平正義成為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取向。

      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后的記者會上指出,公正是社會創(chuàng)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滿意度的一桿秤,政府理應是社會公正的守護者。實現中國夢必然要將公平正義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實現中國夢必需打造更健全的民主法制、更廉潔的人民公仆、更暢通的意愿表達渠道,保證人民平等的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更有權利更有尊嚴的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中;實現中國夢必需在繼續(xù)堅持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前提下,“充分調整好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朝共同富裕方向穩(wěn)步前進”;實現中國夢還必需持續(xù)改善民生,著力打造“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guī)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huán)境”?!霸趯W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上持續(xù)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p>

      三、人的實踐是實現中國夢的力量源泉

      (一)實踐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途徑。

      實踐不僅是人的生命存在方式,而且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基礎?!吧鐣钤诒举|上是實踐的?!薄皻v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這種活動、這種連續(xù)不斷的感性勞動和創(chuàng)造、這種生產,正是整個現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礎”。馬克思認識到“人是目的和工具的統一”,人的實踐體現了人的工具性。思想根本不能實現什么東西。為了實現思想,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正確的決策只有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才能實現”。脫離人類社會的實踐,理想只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中國夢是一個美好的理想和宣言,更是一場現實的運動。“實干興邦”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途徑。中國夢面向未來,但立足點和起點在腳下。只有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總結,通過階段性、系統性的持之以恒的行動才能夢想成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chuàng)造”?!皩崿F中國夢,創(chuàng)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繼續(xù)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p>

      (二)創(chuàng)造性實踐是實現中國夢的不竭動力。

      人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的存在,人的實踐是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創(chuàng)造性是人的能動性的最高表現。自然不能滿足人,人要創(chuàng)造工具改變世界來滿足自己的生存和發(fā)展。人依靠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造就了巨大的財富、燦爛的文明、輝煌的科技成果和人本身。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前無古人的全新的實踐,正值經濟發(fā)展的戰(zhàn)略轉型期和社會矛盾的尖銳凸顯期,有許多不可預知的困難,障礙頻現阻力重重,不可能一帆風順一蹴而就。對此,只有尊重人民的首創(chuàng)精神,激發(fā)人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新力量, 根據發(fā)展著的實踐提出新舉措,開拓新局面,勇于探索攻堅克難,才能一路披荊斬棘達到理想的彼岸。正如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所指出的,“我們要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guī)劃,尊重實踐、尊重創(chuàng)造,鼓勵大膽探索、勇于開拓,聚合各項相關改革協調推進的正能量?!?/p>

      (三)在人民群眾的集體實踐中把實現中國夢這一偉大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

      無論是設立歷史的起點,還是設想未來的理想,馬克思、恩格斯都十分強調個體的意義。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他們宣稱“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前提,就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共產黨宣言》中他們指出:“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自由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敝袊鴫舻膶崿F也必然以每一個人夢想的實現為條件和基礎,沒有了個人夢,中國夢就找不到落實的主體?!爸挥忻總€人都為美好夢想而奮斗,才能匯聚起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p>

      但是個體的創(chuàng)生力量繼承了人類共有的歷史成果,并且只有把個體的有限的力量凝聚為統一的整體才能對外界發(fā)揮巨大走用。恩格斯詳盡地闡釋了歷史的“合力”理論,“歷史是這樣創(chuàng)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中的相互沖突中產生出來的,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于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才成為它形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互相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由此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而這個結果又可以看作一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產物。因為任何一個人的愿望都會受到任何另一個人的妨礙,而最后出現的結果就是誰都沒有希望過的事實。所以到目前為止的歷史總是像一種自然過程一樣地進行,而且實質上也是服從于同一運動規(guī)律的”。只要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就能為實現中國夢匯聚巨大能量和強大合力。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后的記者見面會上深刻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我們深深知道,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薄叭珖髯迦嗣褚欢ㄒ斡浭姑耐惶幭?,勁往一處使,用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匯集起不可戰(zhàn)勝的磅礴力量?!?/p>

      四、中國夢對主體的再塑造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兒女的壯志情懷,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參與,因此為每個人創(chuàng)造了實現個人抱負的大好機會,提供了施展聰明才智的廣闊舞臺。每個人都可以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實踐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貢獻自己的力量,鍛煉自己的能力,砥礪自己的品質、為實現自我價值找到現實可靠的實踐路徑。

      (一)助推人的自由發(fā)展。

      人的價值與人的本質緊密相關,人的類本質是自由自主的活動。自由是對人本質的終極界定,是人作為主體的最高價值,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終極目標,馬克思主義人學理想追求的實質是人的自由的實現。自由不是消極的,而是一種體現人的主體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積極狀態(tài)?!叭瞬皇怯捎谟刑颖苣撤N事物的消極力量,而是由于有表現本身的真正個性的積極力量才得到自由的”。只有在人的自覺自為自主的實踐中才能實現自由,最后達成真、善、美的高度統一。中國夢為人的自由發(fā)展創(chuàng)設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首先,自覺。自由是人的實踐具有自覺的意圖或預期的目的。自覺主動地超前建構理想是人與動物的主要區(qū)別。主體受內在目的的沖動,用意志去克服外在的障礙,追求理想的實現。理想是激發(fā)人活動的內在驅力。有追求未來的美好事物的夢想,才有為此孜孜以求的決心和信念,才能激發(fā)起人的使命感、責任感。懷揣夢想能使人精神振奮、精力充沛、動力十足、銳意進取,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出人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中國夢是廣大人民群眾追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自覺要求,它是前方的一座燈塔,給人以希望、信心和前行的動力, 激勵中華兒女自覺迎接挑戰(zhàn),團結奮斗,開拓進取,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

      其次,自為。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和對客觀世界的改造。自由受到必然的限制,真正的自由并不是任意盲目的發(fā)揮能動性妄圖絕對的主宰世界,而是學會認識和利用必然使外界為我所用,達到自為的理想境界。人們在圓中國夢的實干進程中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程度會不斷加深,各種素質會不斷提高,能力會不斷增強,智慧會不斷成長,人們在反思中學會在尊重規(guī)律,在自由自覺的積極主動勞動中發(fā)揮出所有的創(chuàng)新潛能和聰明才智,在按照“真”“善”“美”的規(guī)律來建造世界的同時,自身得到了精神上的極大歡愉,塑造自人的自由理想人格。

      再次,自主。自由是在一定社會秩序的約束下發(fā)揮人的個性。自由和秩序之間存在張力?!霸谡鎸嵉募w的條件下,各個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并通過這種聯合獲得自由。”在集體中,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而是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實現中國夢需要每個人盡職盡責,同時也為人的自由個性的張揚創(chuàng)建良好的政策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使主體在經濟生活中根據“我的夢”相對自由的選擇勞動方式和生活方式,出彩的活出真我;在政治生活中自覺的參政議政監(jiān)督權力運行,極大的發(fā)揮出主人翁精神。在中國夢這個“真實的集體”中實現“有個性的個人”。

      (二)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人的全面發(fā)展是自由的前提和基礎。只有人的能力得到全面發(fā)展,人才有更大的自由選擇空間來發(fā)展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地將“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中,強調“不斷在實現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上取得新成效”。人的全面發(fā)展是指人的需要、能力、活動、社會交往和個性都能得到全面提高和完善。在實現“共同富裕、公平正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清正亷潔、誠信友善、文明和諧、天藍水凈”的目標的過程中,社會的發(fā)展為每個人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了物質保障、政治保障、社會保障和生態(tài)保障,并為每個人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合適的機會。在中國夢大環(huán)境的感召下,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每個人必然建立起廣泛和諧的社會交往關系,交往的范圍不斷擴大,交往的手段更加全面;必然在實踐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利用人類積累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tài)等一切優(yōu)秀成果來充實和豐富自身,極大發(fā)揮出自身的潛能,積極提升自身的生理心理、思想道德、科學文化素質、政治素質;必然有助于拓展自人的視野、陶冶自人的情操、豐富自人的精神生活、提升自人的精神境界。

      《共產黨宣言》中這樣描述未來社會的基本特征,“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比说淖杂扇姘l(fā)展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歸宿。但是“個人無論怎樣為所欲為的飛躍伸張——他也不能超越他的時代、世界”?!叭藗兠看味疾皇窃谒麄冴P于人的理想所決定和容許的范圍之內,而是在現實的生產力所決定和容許的范圍之內取得自由的”。人的發(fā)展始終要受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制約。只有到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實現人真正的自由全面發(fā)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了短時間內不可能完全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但這會是中國夢努力不輟的方向。中國人民會在不懈圓夢的過程中實現對自人的再塑造。

      五、結語

      站在歷史的制高點上審視中國夢,“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而要完全實現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仍有許多難題亟待破解,任務依然還十分艱巨。我們只有銘記中國夢的最高價值目標,才能認準前方的“燈塔”;只有準確界定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才能把握行駛的“航線”;只有在埋頭苦干的實踐中才能迎來“長風破浪會有時”的光明前景。在中國夢開花結果的過程中,人也走在“回到人本身”的路途上。中國夢的筑夢工程緊緊圍繞人展開,中國夢的追夢之旅離不開人的實踐,中國夢的圓夢之境與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交相輝映。

      注釋:

      ⑤馬克思思格斯選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2頁。

      ⑦《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60頁。

      ⑧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huán)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4年3月1日。

      ⑨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10頁。

      〔責任編輯:郭嘉〕

      ●哲學研究

      猜你喜歡
      發(fā)展
      邁上十四五發(fā)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產前超聲發(fā)展及展望
      從HDMI2.1與HDCP2.3出發(fā),思考8K能否成為超高清發(fā)展的第二階段
      脫貧發(fā)展要算“大賬”
      紅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48
      砥礪奮進 共享發(fā)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fā)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身擔重任 更謀長遠發(fā)展
      推進醫(yī)改向縱深發(fā)展
      談發(fā)展
      它會帶來并購大發(fā)展
      碌曲县| 南充市| 河源市| 漯河市| 多伦县| 德昌县| 竹溪县| 于都县| 沧源| 茶陵县| 蛟河市| 馆陶县| 东莞市| 彰化市| 东安县| 白银市| 万安县| 崇州市| 甘孜| 望奎县| 从化市| 吐鲁番市| 浮梁县| 达日县| 准格尔旗| 平原县| 化州市| 临沭县| 射洪县| 贵州省| 兴仁县| 陇西县| 深圳市| 磐安县| 固镇县| 吉水县| 曲沃县| 商都县| 临西县| 三都|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