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馨梅
(四川省成都市簇橋小學(xué),成都610043)
一樣送別 幾多離情
——談送別詩基本特征及多樣別景離情
廖馨梅
(四川省成都市簇橋小學(xué),成都610043)
1.通過對比閱讀,感受送別詩的基本特點及多樣的別景離情.
2.通過感情朗讀、結(jié)合背景和注釋等方式,理解產(chǎn)生多樣離情的原因.
3.初步探討“景-情”之間的聯(lián)系.
4.通過閱讀背景資料,更準確深刻地理解送別詩的情感.
一、誦古詩 感特點
1.引入:剛才咱們讀了一些古詩.這節(jié)課,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感受另一類有意思的古詩.
2.PPT出示《贈汪倫》《江畔獨步尋花》.指名朗讀,大家想象詩中的畫面.
3.再看這首詩---出示《南浦別》,教師范讀,學(xué)生邊聽邊想象,看能感受到什么?
“南浦凄凄別,西風(fēng)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4.過渡:咱們把這首詩和前面讀過的這兩首詩對比一下,《南浦別》更像哪一首?為什么?(板書:別景離情)
像這樣描寫離別的場景、抒發(fā)離別的情感的詩,我們把它歸類為“送別詩”.(板書:送別)
這類詩通常都會有一個顯著的特點,一看到某些字就基本能判斷它是送別詩---(別、贈、送)
5.小結(jié):接下來我們就來學(xué)習(xí)一組送別詩,一起來感受一下送別詩當(dāng)中的別景離情.
二、談發(fā)現(xiàn) 品不同
(一)共讀
1.快速閱讀,找出詩中具有送別詩顯著特點的詞語.
讀詩的題目,讀出送別的感受.
2.對比閱讀,分別找出描寫別景離情的詞句.聯(lián)系每首詩不同的別景、不同的離情,批注你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
(二)共議
共議有三個要求:交流(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認真聽別人的發(fā)現(xiàn)),碰撞(對別人的觀點進行思考和判斷),反思(你原來的感受有沒有新的變化和發(fā)展).
(三)共享
1.先出示《別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我們先來談?wù)勥@兩首詩里的別景,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別景
(空曠、昏暗、荒涼---清新、煥然一新)
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呢?具體說一說.
教師提示:如果我們說“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有那么一點北方的粗獷的男人的味道,那“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像什么呢?誰能讀出這么不同的感覺來?(個別讀、分男女生讀)
離情
我們再來看看這兩首詩的離情,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鼓勵、安慰---挽留、不舍)
對董大,是勸他大膽往前走;對元二,是希望他留下來別走.為什么會這樣呢?(董大懷才不遇,需要安慰和鼓勵;元二要去的地方遙遠、荒涼,詩人擔(dān)心,不希望他去.高適生性豪爽,面對困境,積極樂觀.)
景-情
我們回過頭再想一想,作者既然要表達樂讀的鼓勵之情,為什么寫這么昏暗的景呢?既然朋友的走讓他擔(dān)心、不舍,他怎么又寫這么清新的景呢?
小結(jié):這兩首詩,景中有情、情中有景,這就叫“情景交融”.
2.三首詩同時出示.
咱們再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和前面兩首詩比一比,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只有景)那是怎樣的景?(鮮艷)
剛才我們還說送別詩都有景、都有情,那這首詩算不算送別詩呢?
出示資料,有沒有“情”?什么情?(勸告)
那作者是如何巧妙地表達他的勸告之情呢?
小結(jié):詩人不直接勸告,而是把內(nèi)心的情感寄托在景物身上,這就叫“寓情于景”.
三、談原因,得共識
1.過渡:孩子們,我們學(xué)了三首送別詩.一樣都是送別,每首詩的別景離情卻各不相同.真的是“一樣送別,幾多離情”啊?。ò鍟阂粯铀蛣e幾多離情)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同呢?(背景不同,詩人、要走之人的境遇不同、性格不同……)
2.總結(jié):在每一首送別詩的背后,都有具體豐富的背景,都飽含著一份情誼.讀詩的時候,只要你善于發(fā)現(xiàn),就能體會多樣的情味.今天我們只讀了幾首送別詩,還有很多的送別詩在等待著我們?nèi)フb讀!
*視頻見光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