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國際經濟治理權構建的路徑研究※
      ——基于“一帶一路”視角

      2015-02-28 04:20:49趙建春
      現代經濟探討 2015年8期
      關鍵詞:一帶一路貿易國家

      趙建春

      中國國際經濟治理權構建的路徑研究※
      ——基于“一帶一路”視角

      趙建春

      傳統(tǒng)的國際經濟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世界經濟發(fā)展,中國在融入國際經濟秩序的過程中也受益匪淺,但隨著國際和國內經濟狀況的變化,全球經濟放緩、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停滯不前和新興國家實力增強等,需要新的國際經濟治理。在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以及資本和產業(yè)對外輸出增加的背景下,中國也應該從被動參與國際經濟治理轉變?yōu)闃嫿ㄐ碌慕洕刃?,“一帶一路”的提出為構建新的國際經濟治理提供了可能。文章在區(qū)域經濟協調、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成功運作、人民幣國際化、貿易自由區(qū)等方面提出了基于“一帶一路”的中國國際經濟治理權的構建路徑建議。

      “一帶一路” 國際經濟治理權 構建路徑

      一、國際經濟治理的演變及目前面臨的挑戰(zhàn)

      1.國際經濟治理的演變過程

      二戰(zhàn)以后,在美國的主導下,在國際經濟治理領域構建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與黃金掛鉤,世界其它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并且分別成立了負責世界上一些國家發(fā)生國際收支危機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負責世界經濟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的世界銀行,負責世界貿易發(fā)展的關貿總協定及演變的世界貿易組織。由于參與者眾多導致決策程序復雜,發(fā)達國家又陸續(xù)成立了經合組織以及G7。

      對于戰(zhàn)后形成的國際經濟秩序,可以將其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二戰(zhàn)后到197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和解體。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即將結束時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二戰(zhàn)以后形成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作為布雷頓森林體系兩機構也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在二戰(zhàn)之后形成的國際政治經濟金融秩序中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黃仁偉,2013)。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即以黃金為基準的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的固定匯率體系,于1971年伴隨著美國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國無力再承擔美元兌換黃金的責任而崩潰,于1973年正式被牙買加體系所代替。但是,從目前的實踐來看,作為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重要支柱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仍然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第二階段是1975-2008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發(fā)達國家建立了7國集團作為替代。第三階段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由于國際金融危機,世界各國對運行的國際經濟秩序抱怨頗多,需要新的國際經濟機構來應對出現的問題,并且呼吁對世界銀行和國際金融組織進行改革。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新興市場國家的快速崛起,全球經濟格局發(fā)生改變,G7在全球經濟政策中的協調能力開始逐步下降,尤其是在應對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方面日益力不從心。1977年爆發(fā)的亞洲金融危機暴露出全球經濟治理體制的缺陷,使七國成員意識到在防范應對區(qū)域和全球金融方面需要新興市場國家的參與,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后,各國認識到單靠幾個國家難以應對國際經濟危機,因此20國集團會議應運而生。在20國中,既包括G7這些發(fā)達國家,也包含了快速發(fā)展的新興經濟體,這開創(chuàng)了有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共同對全球經濟治理的先河。在此之前,都是屬于發(fā)達國家掌握規(guī)則的國際經濟秩序。

      2.國際經濟秩序面臨挑戰(zhàn)

      (1)國際經濟需要加強積極協調。經濟的全球化使得世界經濟出現一體化,世界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一國的經濟政策會影響其他國家,特別是對于“大國”而言,出現通貨膨脹或者通貨緊縮都會使其它國家產生影響(庾虎,2013)。比如最近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國經濟放緩對大宗商品需求下降,還有美國的貨幣政策對世界各國以及大宗商品都有非常大的影響。經濟的一體化迫切需要國際機構進行協調,而傳統(tǒng)的國際經濟治理不能適應新的情況。

      (2)全球經濟放緩使得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世界制造業(yè)轉移經過了四輪:第一輪制造業(yè)中心在歐洲,以德國、法國、英國為主。第二輪制造業(yè)轉移的中心是在美國。第三輪是在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第四輪才到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產業(yè)轉移伴隨著貿易轉移,一個國家的對外貿易和世界產業(yè)轉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我們看一個國家貿易實際是在研究世界制造業(yè)轉移,產業(yè)產品的流量發(fā)生變化,貿易的流量、貿易的方向才會發(fā)生變化。二是世界貿易的規(guī)律和全球化大流通的發(fā)展有密切的關系。經濟全球化通過生產要素在世界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實現資源的全球配置,帶來全球生產效率的總體提高。但全球化帶來的利益分配格局并不平衡。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形勢下,一些國家采取提高關稅、貿易禁令、出口補貼、非關稅貿易壁壘等措施,濫用貿易救濟的現象頻頻出現,這對全球經濟復蘇和發(fā)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3)國際資本流動加劇了國際金融風險。隨著金融工具的創(chuàng)新,國際資本流動加速,金融工具的多樣化和杠桿化,使得金融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加大,同時也使得全球經濟比較脆弱,一國經濟出現了問題會快速傳到其它國家,金融危機爆發(fā)的概率加大,這對國際金融監(jiān)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上世紀80年代的拉美債務危機,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以及本次國際金融危機的發(fā)生及其嚴重影響,都昭示人們金融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維護世界金融安全已成為當務之急。

      (4)新興市場的興起。2000年之前,新興國家在全球經濟產出中的占比已半個世紀未有上升,而且還出現了10年的下滑,原因是受到了席卷泰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的債務危機的拖累。但在2000年以后,美聯儲(Fed)和其他央行已大幅降息,目的在于推動世界經濟走出科技泡沫破裂后的困境、實現復蘇。由此產生的寬松貨幣大量涌入新興市場,新興市場接受國際產業(yè)轉移的速度加快,特別是中國,2001中國加入WTO利用勞動力資源稟賦吸引外資,發(fā)展加工貿易促進出口。推動這些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率在過去20年間從3.6%升至7.5%左右。但是,發(fā)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機構中的發(fā)言權和代表性嚴重不足,亟須改革,以完善和發(fā)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治理機制,使其能夠在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和促進全球經濟發(fā)展中更好地發(fā)揮作用(徐秀軍等,2014)。

      二、中國經濟發(fā)展需要轉變在國際經濟治理的地位

      中國一開始就積極參與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建設。雖然一度比較封閉,但是開放以后一直在國際金融經濟體系中發(fā)揮作用,而且國際金融經濟體系也為中國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很大的空間。中國和世界銀行等機構合作,學習了很多先進理念。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中國企業(yè)懂得如何更好地按照國際規(guī)則參與競爭。在改革開放之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在向中國提供改革政策建議以及資金支持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努力。在巴山輪會議上,世界銀行召集了全球重要經濟學家為中國改革開放提供政策建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曾就應對國際收支挑戰(zhàn)問題向中國提供政策建議。這兩個機構也為中國提供了重要的資金支持。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特別在實現“減貧”的偉大事業(yè)中,世界銀行為中國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布雷頓森林體系兩機構相互協調,為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無論是和平還是發(fā)展,中國都是現行國際體系的受益者。中國現在仍然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要繼續(xù)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目前全球經濟治理改革停滯不前、全球貿易規(guī)則亟待改變和中國經濟出現的變化等一些新的特征,需要改變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地位(陳文玲,2011)。

      1.全球經濟治理改革停滯不前

      (1)國際經濟協調難度加大。美國金融危機爆發(fā)后,為共同應對危機,包括發(fā)達國家發(fā)展中國家在內的20個國家建立了協調機構,稱之為G20,成為重要的國際經濟合作平臺。但是,從目前的效果來看,G20顯現出來的僅僅是一個對話平臺,對世界各國的經濟協調能力較弱,沒有約束力,世界經濟治理的結構融入沒有變化,仍然是由發(fā)達國家主導。由于美國等不愿意丟失主導權,在很多議題上對其不利的就難以做出統(tǒng)一決定,做出的決定也沒有較強的約束力。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投票權的重新分配,在美國國會的否決下仍然遙遙無期。再加上成員眾多,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比如在貨幣政策上的協調難度就比較大,美國為刺激本國經濟就需要實施量化寬松政策,而美元作為主要國際貨幣,美元的大量發(fā)行就會使得以美元計價的世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導致其他國家出現通貨膨脹的趨勢,這顯然不利于其他國家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恢復。而美國結束量化寬松政策提高利率就會使得資本流向發(fā)展中國家,惡化發(fā)展中國家的發(fā)展,這就更加需要國際經濟進行協調,目前的G20尚難以達成有約束力的一致意見。

      (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配權改革步履維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穩(wěn)定國際金融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每當一國發(fā)生國際收支不平衡,匯率出現大幅變化的情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一定數額的資金幫助受援國穩(wěn)定匯率。但是在接受援助條件是,受援國必須對國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做出改革,以滿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標準,很多國家難以接受,因為沒有別的選擇不得不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苛刻標準。由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受歐美國家主導,近年的資金也主要投靠歐洲國家。由于歐債危機,特別是希臘的債務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了數千億美元的特別基金,這就使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資金捉襟見肘對其它區(qū)域難以獲得足夠的重視。新興國家不愿意在不改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投票權的情況下提供資金,為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得不進行改革,消減歐洲國家所持投票權,增加發(fā)展中國家的代表性。但是美國國會一再否決該方案,即使美國同意了該方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需要深度改革,單純投票權的改變不能改變發(fā)達國家主導的局面。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預防和穩(wěn)定國際金融危機上并不能達到其預期目的。

      (3)WTO對國際貿易的貢獻逐漸減弱。貿易是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動力,WTO作為維系國際經濟貿易發(fā)展的多邊組織,一直在推動全球經濟貿易發(fā)展和完善全球經濟貿易體制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WTO通過多邊談判制定約束成員貿易政策和實施的規(guī)則,使得多邊貿易體制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手段。之前作為妥協產物的關貿總協定約束性較弱,采取的是協商一致的原則,大部分貿易爭議都難以達成一致,主要依賴于發(fā)達國家的自覺行動和相互制約。而WTO采取的是反向協商一致的原則,這大大提高了解決貿易爭端的能力,從而實現了對全體成員的約束力。GATT時期的東京回合談判用時6年、烏拉圭回合談判用時8年才得以完成,多邊貿易體制下取得妥協和共識的難度可見一斑。WTO取代GATT 6年之后,多哈回合啟動。這輪談判所涉及的議題之多,跨度之大,難度之高,各方利益沖突之深,大大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一次,甚至也超越了WTO這個多邊貿易體制本身的功能設計,因而從啟動之日就注定會命途多舛。多哈回合目前尚沒有結束的直接影響,就是WTO威信的降低和對多邊貿易體制約束力的削弱。多哈回合談判未果,全球性的貿易保護主義將進一步抬頭。在全球經濟放緩的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才是短期內各國維護自身利益,損害他國經濟貿易比較優(yōu)勢最為直接和簡單的手段,因此全球范圍內新一輪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將會刺激無論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限制國際競爭,轉向保護本國市場,從而引發(fā)新的雙邊和多邊貿易糾紛,對推動全球化和世界貿易這兩大過去幾十年世界經濟繁榮構成沖擊。

      2.中國在全球經濟地位的轉變

      (1)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后需要更加開放。改革開放之后的30多年里經濟發(fā)展成績卓然,經濟總量已經是世界第二,而且積累了將近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焖僭鲩L得益于兩條路徑:一條是由于土地、人力資源的低成本帶來的出口部門興起;另一條則是依賴于政府投資,也即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大大撬動了GDP的增加??墒牵@兩個發(fā)展路徑卻在最近的10年里遭遇到了不小的挑戰(zhàn):先是次貸危機削弱了外需,接著是國外投資開始向人力和土地成本更為低廉的東南亞轉移,中間伴隨的則是投資主導型經濟帶來的生產過剩。這一切因素造成了所謂目前經濟的“新常態(tài)”。在“新常態(tài)”之下,中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的互動方式正在重構,全球經濟再平衡進程提速。在經濟規(guī)模較小的情況下可以只關心本國經濟發(fā)展,但一旦成為經濟大國,中國不再是被動接受國際規(guī)則,而是需要更加積極參與國際規(guī)則的制定,從而實現對自己更加有利的國際規(guī)則,這就需要中國實行更加開放的經濟,對內部開放,對國外開放,而且開放程度更高。著力營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全球治理和調整投資管理體制為戰(zhàn)略重點,實現為中國崛起創(chuàng)造良好外部環(huán)境、充分利用外部市場和資源加速中國經濟結構升級兩大戰(zhàn)略目標。

      (2)從引資國到對外資本輸出的轉變。根據商務部的統(tǒng)計,2014年累計實現對外直接投資1160億美元,同比增長14.1%,同期吸引外資1195.6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和吸引外資相差只有35.6億美元,基本實現平衡。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不僅僅是原材料和資源等行業(yè),在制造業(yè)上所占比例也逐漸加大。特別是中國經過多年的工業(yè)積累,具有完備的工業(yè)體系和逐漸升級的制造業(yè)技術體系,中國已經具備向發(fā)展中國家產業(yè)轉移的可行性(姚枝仲、李眾敏,2011)。再加上國內產業(yè)過剩,中國對南亞、非洲和南美等地區(qū)積累了大量制造業(yè)投資。在投資的過程中,不僅僅對發(fā)展中國家,中國對發(fā)達國家的投資數額和增長比例也非常高。但是在對外直接投資的過程中涉及到投資保護、技術轉移、人員流動以及稅收等一系列問題,這些都不是企業(yè)所能完成的,更需要政府積極參與,通過參與原有的國際治理機構或者新成立相關組織,在貿易、市場準入、產業(yè)發(fā)展、金融等方面參與制定規(guī)則,參與甚至主導雙邊或者多邊經濟協調,在雙邊和多邊層面構建全球經濟治理。

      三、基于“一帶一路”國際經濟治理權的中國路徑

      中國與世界經濟聯系日益深化,經濟增長驚人,內外貿易擴張力度舉世矚目,相應參與全球經濟合作的范圍和力度也在不斷加大,特別是金融危機后的七輪G20峰會,中國高度重視,本著“同舟共濟、互利共贏”的態(tài)度主動參與,發(fā)揮積極作用,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成為中國全面融入世界主流經濟的一個關節(jié)點。從全球經濟治理的角度看,入世為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提供了一個學習、借鑒和積累經驗的平臺(王天龍,2011)。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的一員,長期以來一直積極倡導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以反映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利益,體現歷史發(fā)展和時代進步的要求。在全球經濟治理上,中國將始終關注發(fā)展議題,強調合作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因為面對全球化的機遇與挑戰(zhàn),中國要解決好自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問題,也需要通過深化合作推進與世界各國的共同發(fā)展,推動世界經濟實現平衡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1.建立“一帶一路”區(qū)域內的經濟協調機構

      這是一個長遠的目標,對于中國來說還有些遙遠,雖然中國的經濟實力已經移居世界第二,按照購買力平價方法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但是單純的經濟地位轉化為經濟影響力還有長遠的距離。美國在一戰(zhàn)以后的經濟已經超越英國成為世界霸主,但還只是在二戰(zhàn)結束以后才轉化為美國的真正影響力,利用布雷頓森林體系構建了戰(zhàn)后全球經濟秩序。對于中國來說,不能像美國那樣局限于支配地位,可以利用中國的市場影響力構建新型的經濟治理途徑。這種新型的經濟治理是世界各國在經濟問題上平等協商,居于主導地位的國家不能濫用權利。具體在“一帶一路”上,中國有巨大的市場影響力,有資金優(yōu)勢和產業(yè)優(yōu)勢,而歐洲國家有管理經驗,廣大的發(fā)展中國家有產業(yè)需求,三者可以有效地和諧協作,共同建立和維護新型的經濟治理秩序?!皝喭缎小边淀懭蛑卫砀母锎箝T。對外經濟交往中越來越注意“相互依存”,而非“單向依賴”。中國崛起為經濟大國后,沒有帶來“虹吸效應”。相反,中國的訴求是“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其出發(fā)點是平等互利、相互依存和共同繁榮。

      2.亞投行作為金融治理的基礎發(fā)展完善

      2013年底,中國提出了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動議,得到了廣大的亞洲國家和歐洲國家支持,最終亞投行的意向創(chuàng)始成員國確定為57個,并且后續(xù)還會有其國家以普通成員加入。亞投行是首次由發(fā)展中國家發(fā)起、發(fā)達國家參與的全球性多邊金融機構,這是一種建立在平等基礎上的新型南北合作形式,從全球金融治理角度看是一項制度創(chuàng)新。亞投行作為一個平等、包容、高效以及充分體現新興市場國家意志的新型多邊金融機構,反映了中國的訴求,符合成員國的利益,有助于全球金融治理結構的改善,更惠及世界經濟長期可持續(xù)的發(fā)展。借助融資平臺,中國也將增進與其他國家的政治互信,利于世界和平發(fā)展。在繼續(xù)推動國際金融治理結構存量改革的同時,亞投行的建立無疑是一項建設性的增量改革。在運作模式上,亞投行在條件許可的時候將引入商業(yè)化運作,由私人資本介入,這與以官方政府機構為主要運作模式的亞洲開發(fā)銀行有所不同。

      當然,亞投行得到這么多國家的響應開了一個好頭,但是成功的運作才是關鍵。對于亞投行來說,既是為區(qū)域內國家的基礎設施投資提供資金,也需要探索建立新型的國際金融治理架構,因此亞投行的成功運作尤為關鍵。

      在亞投行主要支持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里,包括有鐵路、公路、管道、電力、通信和港口?;A設施的特點便是需要前期的巨大投資,盈利周期特別長,但是一旦能夠開始盈利,其回報便會非常穩(wěn)定。對中國而言,30多年的經濟增長自然積累了很多建設基礎設施的人力、物力和資本基礎,但是要走出國內還需要通過諸多考驗。正因為基礎設施的盈利周期較長,所以需要貸款國家的長期的經濟、社會及政治穩(wěn)定。基礎設施不完善、經濟比較不發(fā)達的國家恰恰在經濟、政治、社會方面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他們對資金需求迫切。能夠做到經濟、社會穩(wěn)定的國家又對貸款需求不是那么迫切。也就是說,在這個市場上,天然的存在著部分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因此,亞投行需要各個國家一起設計出良好的運行標準和規(guī)則,能夠對貸款項目做到合理監(jiān)督和有效約束,其中牽扯諸多利益博弈。

      3.“一帶一路”為人民幣國際化開辟重點區(qū)域

      隨著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性增加,人民幣國際化是必然趨勢,未來中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不可能“一步就位”,通過建立亞投行,逐步提高中國在區(qū)域金融發(fā)展與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更加有利于人民幣國際化。

      過去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偏低,人民幣境外清算網絡尚未開始布局,人民幣跨境流動存在諸多不便。盡管“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普遍資金欠缺,但人民幣貸款對其吸引力有限。實際上,我國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資金支持的前提條件之一是需要采購我國產品。在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提高后,使用人民幣對相關國家融資,這些國家再用人民幣向我國企業(yè)采購產品。由此,人民幣國際化便利了我國資本輸出,相關國家也愿意接受人民幣貸款資金,在“一帶一路”規(guī)劃實施過程中有助于保障我國的利益不受侵害。貨幣國際化的過程從結算、投資到儲備逐漸升級,一個區(qū)域內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市場,將在帶動中國出口基礎上進一步促進人民幣貿易結算。在亞投行業(yè)務開展后,中國可以以亞投行信貸為先導,在地區(qū)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通過促進直接對外投資帶動人民幣走出去,包括發(fā)行區(qū)域內人民幣債券等方式,為直接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提供配套融資工具。在增加結算、投資基礎上,促使區(qū)域經濟體增加人民幣儲備需求。

      4.構建“一帶一路”貿易結構

      2009年到2013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平均貿易量占我國總貿易量24.55%。隨著“一帶一路”加強我國與沿線國家的溝通合作,預計雙邊貿易規(guī)模將呈現不斷增長和擴大的趨勢。“一帶一路”區(qū)域經濟合作的形式多樣,既有自由貿易區(qū)、也有經濟帶、經濟走廊等,這些都是未來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目標是建立統(tǒng)一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區(qū)。在積極推動這個目標的過程中,由于區(qū)域內涉及到的國家眾多,而且經濟發(fā)展程度不一,需要根據實踐分階段分目標去完成:第一階段應該是對現有的自貿區(qū)建設落實及深化,比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升級、對中亞和巴基斯坦等地區(qū)開始推進自貿區(qū)的談判;第二階段范圍擴大,隨著對西亞、南亞和等地區(qū)經濟貿易聯系程度加深,與這些地區(qū)的自貿區(qū)談判也要完成,這些次區(qū)域的貿易一體化要逐步推進;第三階段就是建立覆蓋東亞、南亞、中亞、西亞和部分非洲國家等地區(qū)的“一帶一路”自貿區(qū)群。

      1.黃仁偉:《全球經濟治理機制變革與金磚國家崛起的新機遇》,《國際關系研究》2013年第2期。

      2.庾虎:《經濟全球化境遇中的全球治理困境》,《理論研究》2013年第5期。

      3.徐秀軍、沈銘輝、任琳等:《全球經濟治理:舊秩序VS新規(guī)則》,《世界知識》2014年第9期。

      4.陳文玲:《把爭取國際經貿中的正當權益作為國家戰(zhàn)略》,《南京社會科學》2011年第4期。

      5.姚枝仲、李眾敏:《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發(fā)展趨勢與政策展望》,《國際經濟評論》2011年第6期。

      6.王天龍:《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建議》,《經濟研究參考》2011年第9期。

      [責任編輯:張震]

      F120

      A

      1009-2382(2015)08-0005-05

      趙建春,華北電力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講師(保定071003)、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北京100871)。

      ※本文系華北電力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專項經費資助項目、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研究項目、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新文化運動對文化強國的啟蒙研究”(項目編號:9162714002)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一帶一路貿易國家
      “2021貿易周”燃爆首爾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14
      貿易融資砥礪前行
      中國外匯(2019年6期)2019-07-13 05:44:14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貿易統(tǒng)計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貿易統(tǒng)計
      印媒:“一帶一路”可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铁岭市| 建平县| 务川| 太康县| 保德县| 织金县| 兰考县| 开江县| 沽源县| 福鼎市| 丹凤县| 威宁| 马鞍山市| 唐河县| 宜川县| 永康市| 中卫市| 通榆县| 绥芬河市| 永宁县| 墨玉县| 黎川县| 娄烦县| 容城县| 石狮市| 石柱| 即墨市| 建宁县| 苏尼特右旗| 湛江市| 石河子市| 临武县| 迭部县| 沙田区| 南安市| 梧州市| 客服| 大同市| 报价| 宿州市| 泗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