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市邗江區(qū)運西小學(225128) 王 琴
品味語文課堂的獨特味道的思考
江蘇揚州市邗江區(qū)運西小學(225128) 王 琴
語文課堂的魅力,來自對言語及言語形式的品讀,小而言之,是一種獨有的語文味道。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咀嚼字詞,挖掘細節(jié),解讀文章,生發(fā)出屬于自己的獨特感悟。
語文味 細節(jié) 文本
在當前的課改背景下,不管采用何種技術(shù)手段,使用何種教學模式,唯一不能失卻的是語文的根基,而這根基便是語文學科的獨有味道——語文味。語文味來自何處?如何讓課堂散發(fā)語文的獨特味道?筆者現(xiàn)根據(jù)薛法根老師《愛如茉莉》的教學片斷,談?wù)勛约旱捏w會和思考。
博大精深的漢語言,因其特有的表意特征,使每一個字詞都充滿了生命的活力,仔細品味,便能夠品出其中豐富的意蘊。正如薛法根老師引導學生說的那樣:“語言有溫度,字詞知冷暖?!?/p>
為了讓學生體會到爸爸和媽媽之間的愛情,薛法根老師重點讓學生感受語言,到字里行間體會真情,用心感受每一個詞語、句子、段落所蘊含的豐富情感。
如文中這段話:“初升的陽光從窗外悄悄地探了進來。輕輕柔柔地籠罩著他們。一切都是那么靜謐美好,一切都浸潤在生命的芬芳與光澤里?!睂W生對此提出質(zhì)疑:“明明寫的是爸爸對媽媽的關(guān)愛,為什么這里要寫陽光呢?”薛老師是這樣引導的:“這段話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字,是哪個字?”學生從中找到“探”這個字眼,并從中體會到幾層意思:一是“探”能表現(xiàn)出陽光的溫暖,營造出溫馨的氛圍;二是“探”體現(xiàn)了一種調(diào)皮的意味,像一個孩子似的,不忍心驚醒爸爸媽媽的休息;三是“探”把陽光擬人化了,表達出作者對爸爸媽媽之間的愛的感動。簡言之,一切景語皆情語。
再如對“哦,愛如茉莉,愛如茉莉”,學生抓住“哦”這個字眼進行品讀,品出了三種情感:一是對之前媽媽說過的“愛,就像那茉莉”的恍然大悟;二是對愛如茉莉的欣賞;三是對愛如茉莉的贊嘆。
透過字里行間的品讀和咀嚼,在把玩和體味中,語文閱讀課堂散發(fā)著濃郁的語文味,仿佛每一個字詞都猶如佳釀,令人回味無窮。
文學即人學,每一篇課文都包含著豐富的情感,充盈著豐沛的人文真情。在語文課堂中,要想讓學生既能夠掌握語文技能,又能夠透過文字獲得真情,就離不開對文本細節(jié)的挖掘。富有感染力的文章,往往有打動人心的細節(jié),教師帶領(lǐng)學生深入細節(jié),用真心體悟真情,這是語文教學升華學生情感、價值觀的關(guān)鍵。
在《愛如茉莉》中,學生對愛的體會顯然是膚淺的,如何使其體驗到文中作者認為的“如茉莉一樣的平凡普通,但無比美麗”的愛?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挖掘細節(jié),使學生體驗細節(jié),感悟細節(jié),體味其中滋味。薛法根老師深諳此道,他讓學生抓住了兩個細節(jié):爸爸對媽媽的愛的細節(jié),媽媽對爸爸的愛的細節(jié)。學生找到的細節(jié)有:爸爸沒有吃“我”買的餃子,也沒有心思聽我編出來的謊言,直奔醫(yī)院照顧媽媽;爸爸在醫(yī)院里不好好睡覺,守著媽媽,不知不覺睡著了;媽媽不要“我”告訴爸爸自己住院了,讓“我”先煮好餃子,讓爸爸吃了再告訴他;媽媽怕驚醒爸爸,不舍得把手臂拿過來,以至于手臂都麻了。薛老師讓學生針對這些細節(jié)品讀和體驗:媽媽說謊是怕爸爸擔心,而爸爸不聽媽媽的話,是因為他牽掛媽媽,為媽媽擔心。
從這些細節(jié)中,學生體會到這些事例在生活中時時刻刻都發(fā)生,而且司空見慣,但正因為經(jīng)常發(fā)生,所以往往會被人忽略,以至于看不到身邊的真愛。
通過細節(jié)的挖掘和品讀,學生深入進去,品砸其中的韻味,回味無窮,生活變得富有詩情畫意,充滿真情真意的馨香。毫無疑問,這正是語文學科獨有的人文氣味。
從交際學的角度而言,語文課堂實質(zhì)上就像一個巨大的磁場,其中文本是磁鐵,吸引著學生。而從語文閱讀的角度而言,這場互動交流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xiàn)情感的共鳴和真知的積累和運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充當了引導者的角色,帶領(lǐng)學生通過自我感悟展開交流,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實現(xiàn)自我的突破和提升。
在《愛如茉莉》的課堂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薛法根老師并未止步于讓學生體驗到愛如茉莉,也不滿足于讓學生懂得愛如茉莉的平凡,而是讓學生在對父母之間那平淡的愛產(chǎn)生共鳴之后,表達出自己的情感。他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一個類似的句式“愛如……”,并說出自己的感悟。這樣的設(shè)計打開了學生的思路,有的學生認為愛如棉襖,保暖實用;有的學生認為愛如春雨,滋潤心田;有的學生認為愛如空氣,雖然無可捉摸但必不可少。
語文課堂的獨特味道,是一種師生互動的味道,在交流和碰撞中,生生、師生能夠一起品讀咀嚼文字的雋永含蓄、豐厚意蘊,也能夠一起體悟細節(jié)中的感人真情,并為之共鳴,為之悸動,生發(fā)出屬于自己的獨特感悟。這正是語文課堂的根基,也是語文課堂不可磨滅的魅力。
(責編 莫彩鳳)
G623.2
A
1007-9068(2015)0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