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萍
(包鋼十八園 內(nèi)蒙古包頭 014010)
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耐挫能力
張 萍
(包鋼十八園 內(nèi)蒙古包頭 014010)
作為家長,不僅是孩子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孩子靈魂的塑造者,更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護神。耐挫力的培養(yǎng)是家長抓住時機,因勢利導(dǎo),讓孩子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經(jīng)受挫折,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質(zhì)的訓練過程。目前許多家庭給予孩子的過分愛和保護,事事包辦,過分控制,能夠替孩子做的幾乎都承包了,使孩子沒有參與、實踐的機會。其實,這種愛恰恰是孩子的最大的不幸。由于父母的嬌寵,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相當脆弱,一點點小的挫折或失敗就有可能釀成一樁慘禍。一些孩子的一次考試成績差而自殺;有的為選不上班干部而消極;有的孩子因父母突然離婚精神一下子遭受打擊,無法接受現(xiàn)狀而離家出走……可見人格的不斷完善,使他們能頑強地戰(zhàn)勝挫折增長才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耐性能力呢?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必須讓孩子從小就知道生活中有困難等字眼,這樣他們長大以后就會大大縮短社會適應(yīng)期。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許多事情他們不愿意一味地依賴家長,而希望自己獨立處理,所以應(yīng)該讓孩子多接觸社會,為孩子多接觸社會、為孩子自理自立積極創(chuàng)設(shè)條件。適度地將一些問題和障礙交給他們讓他們經(jīng)受挫折和摔打,久而久之,孩子的獨立能力得到增強,承受挫折的能力也就隨著增強了。
家長可以帶孩子出去旅游;讓孩子參加夏令營等集體活動;讓孩子寫觀察日記,到足球場估算,到松林采標本,到農(nóng)戶實踐……。讓孩子在感受自然,接近社會的過程中收獲知識,學會生存、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勞動、學會做人!
耐挫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實踐活動中養(yǎng)成的。例如:孩子考試考砸了,心情低落,沮喪不堪,覺得自己不如人,花再大的功夫也比不上人家。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家長不是批評和埋怨;而是抓住有利時機,以誠懇的態(tài)度使隊員放下包袱:“不要緊,失敗是成功之母,好好總結(jié)一下失敗的原因,我相信你下次一定能考好?!倍潭痰膸拙湓挘瑫ぐl(fā)孩子的自信心。長此以往,孩子們就會從家長肯定、信任的態(tài)度中獲得強大的動力,充滿信心地參加各項活動,以堅強的毅力克服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里之行始于足下”,堅強的意志是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實踐中逐步培養(yǎng)起來的,我們應(yīng)當幫助幼兒從小事做起,把克服生活中的每一個小困難都當成“千錘百煉”磨煉意志的考驗??朔щy的過程即培養(yǎng)自己意志的過程。意志不很強的人,往往能克服小困難而不能克服大困難,但是,積克服小困難之勝利就能逐步培養(yǎng)起人的克服大困難的大意志,小事情很多,從哪些小事做起呢?就從那些自己最忽略也最容易暴露自己意志弱點的小事做起。拿每天按時起床,每天堅持早鍛煉之類的小事來說,培養(yǎng)幼兒在任何情況下都從不馬虎,堅持不懈,不以“肚子疼”、“天氣不好”、“瞌睡”等借口原諒自己。又如,孩子到了初中階段,家長可試著解除對孩子看電視的嚴格限制和禁令,讓孩子自我控制,只要家長時時注意引導(dǎo)和培養(yǎng),那么孩子承受挫折、適應(yīng)環(huán)境的能力將會得到很好的發(fā)展。
對于以模仿為天性的幼兒來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因此,家長要適時向幼兒提供可模仿的勇于戰(zhàn)勝挫折的榜樣。使用故事療法即找一些或編一些與孩子的經(jīng)歷相仿的故事,可以講中外著名人物戰(zhàn)勝挫折的典型范例、全國著名同齡人中英雄模仿以及幼兒身邊戰(zhàn)勝挫折的榜樣適時對幼兒進行教育。此外,注意家長自身的榜樣作用。我們對于挫折的積極態(tài)度會對幼兒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實踐說明,這些英雄模范人物的榜樣作為幼兒測量自己的尺度時,其耐挫能力就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我們知道,孩子的抗挫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家長只有認識到耐挫能力對孩子一生幸福的重要性,才會有意識地在生活中培養(yǎng)出有耐挫能力的孩子。愿我們的孩子耐挫能力都能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