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的飼養(yǎng)管理要點
周萍,單炳紅
(黑龍江省農墾紅興隆管理局雙鴨山農場畜牧獸醫(yī)科155132)
1發(fā)情期
母豬全年發(fā)情不受季節(jié)限制,后備母豬約在150~170日齡發(fā)情,斷奶后母豬3~10d發(fā)情。母豬發(fā)情周期為16~25d,平均21d。母豬發(fā)情一般可持續(xù)3~5d,發(fā)情癥狀從出現到結束需要60~72h,而排卵在表現發(fā)情癥狀后的36~40h。母豬發(fā)情時對外周環(huán)境敏感,東張西望,一有動靜馬上抬頭,豎耳靜聽。平時吃飽后愛睡覺的母豬,發(fā)情后常在圈內來回走動,或常站在圈門口。母豬常常發(fā)出聲音,食欲不振,急躁不安,耳朵直立,咬圈欄桿,咬臨欄母豬,愿意接近公豬或爬跨其他母豬。在發(fā)情前一天配種的母豬只有10%受精,在發(fā)情第一天配種的有70%受精,在第二天配種的只有98%,在第三天(這時多數處于后情期)配種的只有15%受精。輸精的有效時間是在靜立發(fā)情后大約24h,在12~36h之間,實際方法是在第一次觀察到靜立發(fā)情之后,延遲12~16h進行第一次交配,在第一次交配后的12~14h再進行第二次交配。
2妊娠期
母豬在妊娠后期胎兒壓迫直腸,直腸壓迫子宮角,造成子宮角充血、麻痹,從而產生炎癥,以及收縮能力不足,造成產程過長等,引起便秘。母豬妊娠后期胎兒發(fā)育過快,子宮增大壓迫將橫膈向前移,膈肌活動幅度減少,壓迫胸腔變窄,而發(fā)生代償性呼吸急促。若豬舍空氣不流通或者氨氣過大會造成呼吸困難的感覺,從而使機體缺氧,造成消化系統(tǒng)甚至多個系統(tǒng)的協調紊亂,食欲降低或者廢絕。妊娠料飼料蛋白要達到16%,并添加L-肉堿50mg/kg,甲基吡啶鉻200mg/kg,有助于縮短母豬的發(fā)情期,提高母豬分娩率和兩個繁殖周期的出生活仔數。妊娠期的母豬作防疫,一定要考慮母豬對疫苗的反映。
3泌乳期
母豬泌乳的規(guī)律。母豬乳房的結構特點是沒有乳池,產仔以后通過仔豬用鼻拱乳頭的神經刺激將乳汁排出。母豬每天泌乳20~26次,每次間隔1h左右,一般泌乳前期次數較多,隨仔豬日齡增加泌乳次數減少,夜間安靜泌乳次數較白天多,每次泌乳時間全程3~6min,實際放奶時間為10~40s左右,母豬乳房有6對以上,前部乳房的乳腺和乳管數比后面的多,泌乳量也多。母豬的泌乳量處于增加趨勢,一般在產后10d左右上升較快,21d左右達到泌乳高峰,以后則逐漸下降。在哺乳期間,母豬大約分泌乳汁為300~400kg,平均日泌乳量為5.5~6.5kg。
豬乳依據化學成分的不同分為初乳和常乳,分娩后頭3~7d內的乳稱為初乳,以后的為常乳。初乳中干物質、蛋白質、維生素較常乳高,特別是白蛋白、球蛋白較高,而乳脂、乳糖等較常乳低。初乳中含有許多母源抗體、酶和溶菌素等物質,對增強仔豬的抗病能力很有好處。另外,初乳中含有鎂鹽,具有輕瀉作用,能夠使仔豬排出胎糞和促進胃腸蠕動。因此,仔豬出生后必須盡早吃到初乳,仔豬若沒有吃到初乳,則往往易生病或生長不良,難以存活。
當泌乳母豬日糧含有結晶氨基酸時,氨基酸的平衡問題變得尤為重要。日糧中各項氨基酸可由來自天然原料的蛋白質滿足,或者由天然蛋白質和結晶氨基酸合并滿足,以天然蛋白質提高日糧中賴氨酸濃度的同時提高日糧中其他必需氨基酸濃度。
4圍產期
圍產期是針對妊娠母豬在產前、產后3天的特殊時期,由于豬的飼養(yǎng)采用周為單位,所以把圍產期定為產前1周至產后1周。這個時期體內激素水平發(fā)生劇烈變化,采食不正常等現象使得這個時期的飼養(yǎng)成為一個難題。高能日糧能迅速供能,消化率高,適口性好。應提高日糧中B族維生素的含量,由于母豬在圍產期處于能量負平衡狀態(tài),繁殖優(yōu)先的母性使其動用體儲存的脂肪供能,需要大量的B族維生素參與脂肪代謝。提高日糧中蛋白質的質量,并使用含有核酸的功能性物質,促進乳腺的發(fā)育,為獲得優(yōu)質的初乳和充足的泌乳量作準備。使用中草藥提取物,調整內分泌系統(tǒng)與維持泌乳的催產素、催乳素和雌激素的水平,并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縮短產程,強化初乳質量,提高初乳中抗體水平。補充堿貯和K+。因為母豬在圍產期心跳加速,耗氧量增大,經常出現喘息,這時會丟失堿貯。另外,母豬的日糧中一般不會額外添加K+,當采食量急劇降低情況下,就出現K+嚴重不足。而K+不僅維持體內的離子平衡,還是心臟搏動,以及體內許多代謝活動所必須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