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卵巢囊腫病因、癥狀及防治方法
杜曼·米扎木汗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青河縣阿熱勒鄉(xiāng)畜牧獸醫(yī)站836200)
由于某些因素使卵巢排卵機能和黃體的正常發(fā)育受到擾亂,而形成卵巢囊腫。卵巢囊腫可分為卵泡囊腫和黃體囊腫兩種。是指在卵巢上形成囊性腫物,數(shù)量為1個到數(shù)個,其直徑為1厘米至幾厘米,牛卵巢囊腫主要是卵泡囊腫和黃體囊腫兩種。另外,卵巢囊腫也可表現(xiàn)為子宮內膜性囊腫,包含物性囊腫和卵巢冠囊腫。卵泡囊腫是由于卵泡上皮變性,卵泡壁結締組織增生變厚、卵細胞壞死、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黃體囊腫是由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細胞黃體化而形成的,因而又稱黃體化囊腫。卵巢囊腫常見于各種家畜,而牛較多見。卵巢囊腫以卵泡囊腫居多,黃體化囊腫占25%左右。
1病因
一般認為卵巢囊腫是由于控制卵泡成熟和排卵的神經內泌機能發(fā)生紊亂所致。垂體前葉所分泌的促黃體素(LH)和促卵泡素(FSH)均受丘腦下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 RH)的調節(jié),當其發(fā)生紊亂時,可因分泌的LH不足或FSH過多,而使卵泡過度增大,不能正常排卵而形成囊腫;有時也可使卵巢不斷產生新的卵泡而形成小囊腫,黃體的正常發(fā)育受到擾亂。排卵前或排卯時LH的釋放量不足。大劑量或小劑量長期應用雌激素制劑,可干擾正常的LH釋放而發(fā)生卵巢囊腫。飼料缺乏維生素或攝取含雌激素過多的飼草,可發(fā)生卵巢囊腫。配種季節(jié)內使役過重,長期發(fā)情而不配種,卵泡可變?yōu)槟夷[。
2病理變化
卵泡性囊腫一般比正常卵泡大,一個或數(shù)個,大小不等,囊壁較薄且緊張度較高。囊內充滿清亮的液體。卵巢外的病變常波及其他部位,如陰蒂增大,陰唇水腫,卵巢冠縱管和前庭大腺也可能有囊腫,子宮頸變大、開放、分泌灰白色黏液,子宮壁水腫,子宮黏膜囊腫性增生。腎上腺、垂體和甲狀腺也可能增生變大。光鏡下,囊腫內不見卵子,顆粒層萎縮,內壁僅為一層扁平細胞,有時此層扁平細胞也可能消失。黃體化卵泡囊腫常為單個的圓形囊腫。光鏡下表現(xiàn)為內膜黃體化,在襯有纖維組織的中央腔體周圍,常見一個完整的黃體組織環(huán)。黃體性囊腫指黃體的中心部呈囊泡狀擴張所形成的囊腫,大小不一,部分突出于卵巢表面,形狀不規(guī)則。囊腫呈黃色,囊內含透明的液體。
3癥狀及診斷
卵泡囊腫和黃體化囊腫的臨床表現(xiàn)正好相反。卵泡囊腫時,由于分泌過多的FSH,使發(fā)情周期變短,發(fā)情期延長,甚至持續(xù)表現(xiàn)強烈的發(fā)情行為,母牛表現(xiàn)高度性興奮,哞叫不安,追逐或爬跨其他母牛,久之食欲減退,消瘦,因盆腔韌帶松弛,尾根與坐骨結節(jié)間形成明顯凹陷,雖然發(fā)情表現(xiàn)明顯,但屢配不孕。黃體化囊腫對,由于分泌的LH不足,黃體的正常發(fā)育受到擾亂,使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細胞黃體化,長期存在于卵巢中,且能分泌孕酮,使血漿孕酮的濃度升高,因而患畜長期不發(fā)情。
直腸檢查:對于牛可通過直腸檢查,根據(jù)卵巢的變化進行確診。當發(fā)生卵泡囊腫時,可以摸到卵巢上有一個或數(shù)個泡壁緊張而有波動的囊泡,間隔2~3d再次檢查,若為正常卵泡屆時消失,若為囊腫卵泡則長期存在。黃體化卵泡比正常卵泡大1~3倍,多次檢查,依然存在,若超過一個發(fā)情周期,再次檢查結果相同,母畜長期不發(fā)情,即可確診。
4防治
激素療法包括促性腺激素、性腺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局部激素等。常用有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牛1000~5000IU肌肉注射,一般用藥后1~3d外表癥狀逐漸消失。黃體酮注射液,牛50~100mg,一次量肌肉注射,每天或隔天注射一次,連用2~7次。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牛0.5~1.0mg肌肉注射,對卵巢囊腫療效較好。于產后第12~14d給母牛注射可預防囊腫發(fā)生。促黃體激素,肌肉注射100~200IU。對卵泡囊腫和黃體囊腫都可應用,一般用藥一周以后,癥狀可逐漸消失,15~30d可恢復正常發(fā)情周期,如無效可稍加大劑量,再次月藥。
激光療法。激光照射陰蒂部與地戶穴,有效果。
糖皮質激素療法。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肌肉或靜脈注射,牛5~20mg。
中藥療法。以破血逐瘀,溫經理氣為治則。大七氣湯加減。處方:三棱30g、莪術30g、桃仁25g、紅花20g、香附40g、益母草50g、青皮30g、陳皮30g、肉桂15g、甘草15g。水煎取汁,候溫灌服,或共為末開水沖,候溫灌服。隔日1劑,連用2~3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