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礦軍 唐子惠 吳金玉
獨活寄生湯聯(lián)合硫酸羥氯喹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67例療效觀察
張礦軍 唐子惠 吳金玉
目的探討獨活寄生湯聯(lián)合硫酸羥氯喹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RA)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方法133例類風濕關節(jié)炎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66例)和觀察組(67例), 對照組給予硫酸羥氯喹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 均治療12周后對兩組的臨床療效和藥物安全性進行比較。結果總有效率相比較, 對照組80.30%明顯低于觀察組92.54%,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比較, 對照組6.06%高于觀察組4.48%, 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獨活寄生湯聯(lián)合硫酸羥氯喹治療RA效果確切, 安全可靠,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獨活寄生湯;硫酸羥氯喹;類風濕關節(jié)炎
類風濕關節(jié)炎(RA)是風濕免疫科常見的一種難治性重大免疫性疾病, 以對稱性、慢性、進行性、侵蝕性關節(jié)炎為臨床特征, 具有反復發(fā)作、遷延難愈的特點, 嚴重者常常導致患者肢體功能障礙, 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作者采用獨活寄生湯聯(lián)合硫酸羥氯喹治療RA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1月~2014年8月在本院風濕免疫科就診的133例RA患者, 均符合陸再英《內科學》[1]中1987年美國風濕病協(xié)會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診斷標準,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66例, 其中男36例, 女30例;年齡21~63歲, 平均年齡(36.8±7.8)歲;病程2個月~13年, 平均病程(5.8±2.5)年。觀察組67例, 其中男38例, 女29例;年齡20~62歲, 平均年齡(35.9±7.4)歲;病程3個月~14年, 平均病程(5.4±2.3)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甲氨蝶呤、美洛昔康膠囊等RA的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予硫酸羥氯喹0.2 g/次,2次/d。在對照組基礎上, 觀察組加用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 方藥組成:獨活20 g、桑寄生15 g、杜仲15 g、牛膝15 g、細辛3 g、秦艽15 g、茯苓15 g、肉桂心10 g、防風15 g、川芎15 g、人參15 g、當歸10 g、芍藥15 g、干地黃15 g。1劑/d, 水煎服。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12周后對比臨床療效和藥物安全性。
1.3 療效評價標準 臨床療效[2]:參照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風濕類疾病專業(yè)委員會修訂的療效評定標準。近期控制:關節(jié)腫痛癥狀消失, 關節(jié)功能恢復正?;蚧菊? 主要相關檢查恢復正常。顯效:關節(jié)腫痛明顯好轉或消失, 關節(jié)功能改善, 主要化驗指標恢復或接近正常。有效:關節(jié)腫痛好轉,主要化驗指標趨向好轉。無效:治療觀察期間癥狀、體征無改善, 主要化驗指標無好轉??傆行?(近期控制+顯效+有效)/總例數×100%。藥物安全性:記錄臨床療效觀察期間發(fā)生的藥物不良反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PEMS3.1分析相關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總有效率相比較, 對照組80.30%明顯低于觀察組92.54%,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比較[n(%)]
2.2 藥物安全性 臨床療效觀察期間, 對照組出現(xiàn)共濟失調1例, 咽喉炎1例, 貧血1例, 皮疹1例;觀察組發(fā)生眼外肌麻痹1例, 白細胞減少1例, γ-谷氨酰轉肽酶升高1例。予以對癥治療后所有不良反應消失。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比較, 對照組6.06%高于觀察組4.48%, 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004, P>0.05)。
RA是導致人類喪失勞動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醫(yī)學界普遍認為環(huán)境因素、遺傳易感性、免疫紊亂與本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硫酸羥氯喹治療RA的作用機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有學者認為可能包括與巰基的相互作用、干擾酶的活性、穩(wěn)定溶酶體膜、抑制多形核細胞的趨化作用和吞噬細胞的作用等有關。
RA當屬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 “痹癥”范疇, 本病纏綿難愈, 痹病日久, 耗傷氣血, 損及肝腎, 肝腎虧虛。當以培補肝腎、舒筋止痛為治療大法。獨活寄生湯中獨活擅于祛風濕止痛用為君藥;細辛可散寒祛風止痛, 防風能祛風勝濕止痛, 秦艽能祛風濕、通絡止痛, 肉桂心溫經散寒, 四藥與君藥相伍, 共祛風寒濕邪;桑寄生可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 杜仲、牛膝可補肝腎強筋骨, 三藥合用以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當歸、川芎活血止痛, 白芍養(yǎng)血止痛, 地黃補血, 四藥共用以養(yǎng)血和血;人參大補元氣, 茯苓可健脾, 甘草可健脾益氣, 三藥合用以健脾益氣;以上藥物合用, 以達到培補肝腎、補益氣血、舒筋止痛的效果。有學者研究后證實[3]:秦艽的提取物秦艽醇能夠在早期抑制血清中抗-CCP抗體和TNF-ɑ水平, 從而改善滑膜炎癥狀和體征。現(xiàn)代藥理學證實[4]:芍藥具有鎮(zhèn)痛作用, 可通過對前列腺素E2合成的抑制、抗氧化作用、對促炎細胞因子合成的抑制、對趨化因子的抑制作用對中性粒細胞活化的抑制作用等途徑發(fā)揮其抗炎作用, 同時對滑膜肥厚和新血管生成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綜上所述, 獨活寄生湯聯(lián)合硫酸羥氯喹治療RA效果確切, 能夠通過抑制血清中抗-CCP抗體及TNF-ɑ水平和抑制前列腺素E2合成等多途徑、多靶點緩解臨床癥狀與體征, 安全可靠,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陸再英, 鐘南山.內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848-855.
[2]張文舉, 楊豪, 黃金承, 等.獨活寄生湯聯(lián)合來氟米特治療肝腎虧虛型類風濕關節(jié)炎30例.風濕病與關節(jié)炎,2013,2(9):24-26.
[3]王鋼, 王麗琴, 王佳, 等.秦艽醇提物對膠原誘導性關節(jié)炎大鼠血清抗-CCP及TNF-ɑ的影響.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19):302-305.
[4]劉若西, 張鵬, 徐展望.芍藥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分子生物學機制研究進展.中醫(yī)正骨,2014,26(5):380-38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7.076
2014-12-10]
530001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
吳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