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街上有幾家鋪子,鋪子里的掌柜有不同的樣子,有的倒霉遇上傻子;有的小氣愛鉆空子;有的大方是個君子;還有的,財迷了心竅,要偷金子……
城里有個做大買賣的掌柜,從鄉(xiāng)下招來一個伙計,這伙計人挺勤快,就是有點傻。
平時,這掌柜就愛聽吉利話,逢年過節(jié),就更講究。這天是大年初一,家里要吃餃子,掌柜讓伙計去煮餃子。
由于火太大,一會兒伙計看見餃子都開了口子,就喊道:“不好了,餃子全破了!”掌柜聽了,臉一沉,說道:“應(yīng)當(dāng)說全掙了!”等第二鍋餃子煮好后,一個破的都沒有,伙計高興地說:“這次好,一個也沒掙!”掌柜一聽,氣得夠嗆。
又過了幾天,掌柜要布置店鋪,急需一根竹竿,就給了伙計一塊錢,說:“這一塊錢正好能買一根竹竿,快去快回,等著用?!被镉嫴桓业÷?,忙跑出去買??伤选爸窀汀甭牫闪恕柏i肝”。豬肉鋪上,就剩一塊豬肝了,一稱不夠一塊錢的,賣肉的就又添了一個豬耳朵給他?;镉嬈綍r最愛吃豬耳朵,他一樂,把豬肝和豬耳朵分別裝在兩個口袋里,往回趕。
等伙計回來,掌柜不見竹竿,就問:“買的竹竿呢?”伙計連忙拿出了“豬肝”,把掌柜氣得火冒三丈,大聲嚷道:“耳朵到哪里去了!”伙計吃了一驚,心想:壞了,原來掌柜知道自己貪污了豬耳朵,他趕緊把豬耳朵從口袋里掏了出來,說:“耳朵在這,耳朵在這!”這一下,掌柜聽得哭笑不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有個開染坊的掌柜,總愛占小便宜,大伙都叫他“小氣掌柜”。
一天,小氣掌柜到街上去買柴,碰上個挑柴的漢子,便迎上去說:“賣柴的,把柴給我挑到家里,我加運費?!辟u柴漢答應(yīng)了。過秤時,小氣掌柜耍秤桿子,少稱了些斤兩,賣柴漢倒也不計較。小氣掌柜想:真是個呆子!于是他便說:“八斤柴,三個錢一斤,三八二十三,應(yīng)給你二十三個錢?!辟u柴漢聽了也沒吱聲。小氣掌柜樂了,說道:“你等著,我進去拿錢?!闭f著,他進了里屋,跟老婆耳語了幾句,就從后門溜走了。
賣柴漢在院子里左等右等,不見掌柜出來,就進屋尋找,掌柜老婆對他說:“屋里沒錢,掌柜的借錢去了。”賣柴漢只好再等,直等到肚子餓得咕咕叫,還不見掌柜回來。他正要發(fā)火,看見掌柜的小兒子從屋里出來,小家伙有五六歲,穿了件杭州絲綢大衫。他便抱起小家伙,說:“走,跟叔吃肉去?!?/p>
進了飯館,賣柴漢點了一桌好吃好喝的,吃了個痛快。等太陽偏西時,他對那小家伙說:“娃,你看,把衫子都弄上油湯了,快脫下,叔給你擦干凈?!辟u柴漢把絲綢衫子搭在肩上,對飯館老板說:“忘帶錢了,幫我把娃看住,我取了錢就來?!钡昀习鍧M口應(yīng)承。
天快黑了,小氣掌柜才回來,他怕賣柴漢還在等,便繞到后門進屋,只見門板上貼著一張紙,上面寫道:“你說三八二十三,就是三八二十三。我把你娃寄飯館,順手拿走絲綢衫。”小氣掌柜看了,心里直叫苦,跌跌撞撞朝飯館跑去。
而這會兒,小氣掌柜的老婆正哭笑不得,給飯館老板掏飯錢呢。
有個陸掌柜,開了家當(dāng)鋪。這天,鄰街“馬記酒坊”的馬掌柜前來,說要用10壇酒當(dāng)100兩銀子,陸掌柜一口答應(yīng)了??申懻乒竦睦掀殴鸹ú淮髽芬猓龁柕溃骸榜R掌柜,你若是缺銀子,把這些酒賣了便是,何必把它們拉來當(dāng)?”
馬掌柜笑道:“若是一般的酒,我早給賣了,可這是我多年前親手釀的,打算在我兒子成親時飲用。若不是如今手頭緊,我怎么會拿來當(dāng)?這酒我還等著兒子成親那天,美美地喝上一頓呢!”
桂花點頭道:“行,不過按規(guī)矩,先要驗看一下當(dāng)物!”說著,她伸手就要開酒壇,一旁的陸掌柜連忙攔住她,說:“這些酒壇都密封了,你要是開了封,可就糟蹋了好酒呀!馬掌柜只是當(dāng)酒,日后他還要贖回去呢!”桂花一想也是,便收下酒,付了100兩銀子。
三個多月后的一天,兩個衙役來當(dāng)鋪,專程來買馬掌柜的酒。原來,縣衙里的梁知縣一向愛喝“馬記酒坊”的酒,但從半年前開始,“馬記酒坊”不賣酒了,這讓梁知縣寢食難安。今天,他聽說馬掌柜把10壇好酒當(dāng)了,便派衙役們來買酒。陸掌柜聽了,說那是當(dāng)物,賣不得,衙役們只好空手而歸。
第二天,梁知縣親自來到了當(dāng)鋪,正巧桂花一個人在看店,梁知縣說愿意出200兩銀子買酒。桂花一盤算:梁知縣是一縣父母官,別人想巴結(jié)他還愁沒機會,今天他高價來買酒,哪有不賣的道理?想到這,桂花連忙答應(yīng)了這筆買賣。
等陸掌柜回來,聽說了桂花賣酒的事,大驚失色道:“糟了,糟了!桂花,你可是惹下大禍了!”
果然,第三天一早,幾位衙役就沖進當(dāng)鋪,把陸掌柜和桂花綁去了縣衙。原來,昨天梁知縣開了酒壇品酒,可那酒到嘴里,味卻不對:酒壇里裝的不是酒,而是水!
原來從去年開始,縣里大旱,莊稼顆粒無收,馬掌柜常常拿出銀錢接濟鄉(xiāng)鄰,日子一長,他便散盡了家財,酒坊也因此關(guān)了張。陸掌柜是馬掌柜的多年好友,馬掌柜想問陸掌柜借100兩銀子,繼續(xù)接濟鄉(xiāng)鄰,但陸掌柜一向懼內(nèi),怕老婆不答應(yīng),便想出了“當(dāng)酒”的計策,不想當(dāng)酒一事竟傳到梁知縣的耳朵里,從而露了餡。
梁知縣知道真相后,不禁長嘆一聲,道:“馬掌柜與陸掌柜用心良苦,他們只是平頭百姓,尚能想方設(shè)法接濟鄉(xiāng)鄰,本縣卻只一心想著買好酒喝,真是自嘆弗如啊!”
從前有對老夫婦,開了一家客店。一位住店的小商人,想要進山朝佛,便把手頭的一袋青稞寄存在掌柜夫婦那里。小商人還有三個金元寶,他怕帶在身上會丟失,也裝在青稞袋子里。
過了些日子,掌柜老頭說:“唉,咱們該做青稞酒了?!崩咸艆s說:“青稞已經(jīng)用完了?!?/p>
老頭想了想,說:“不是那個小商人還寄存了一袋嗎?等他回來時還他好了?!崩咸疟惆涯谴囡钩鰜?,準(zhǔn)備做酒。突然,“丁零當(dāng)啷”,從袋子里滾出三個黃澄澄的金元寶,老兩口眼睛都看花了。老頭說:“快!快把金元寶藏起來,把青稞裝回袋子,放回原處!”
掌柜老婆有點怕事:“要是小商人鬧起來,那該怎么辦?”
“笨蛋!”老頭罵道,“只要我們倆不認(rèn)賬,閻王爺也沒轍?!?/p>
這天,小商人回來了,在青稞里找不到金元寶,便去問掌柜老兩口。老頭說:“你的青稞放在那兒,誰都沒動過,不知道什么金元寶銀元寶!”
小商人沒辦法,只好去衙門告狀,可掌柜老兩口硬說小商人誣賴好人。衙門老爺說:“你們這樣爭來爭去,我也沒辦法,只能讓你們都受一點懲罰算了。”說完,推出兩口大木箱,叫小商人背一口,沿著村莊從左至右繞一圈;又叫掌柜老頭背一口,從右至左繞一圈。
老頭背著箱子,累得半死,說道:“唉,這箱子把我的骨頭都快壓斷了!老太婆,你來替我背背吧!”老太婆說:“住嘴!都是你拿了金元寶,才弄得這個下場!”
再說小商人,他背著箱子走,也累得滿頭大汗,不禁嘆息道:“唉!我信任這對掌柜夫婦,才把金元寶放在青稞里,沒想到他們竟是這么昧良心的人!”
過了一會兒,老兩口和小商人背著箱子,一前一后都回到衙門。衙門老爺二話沒說,當(dāng)著他們的面,打開他們的箱子,從箱子里竟走出兩個十五六歲的小伙子。小伙子把在路上聽到的話,原原本本講了出來。這下,掌柜老兩口沒有辦法,只好把金元寶還給了小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