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慧眼佛心,傾情筆端

      2015-03-11 05:28:13錢惠蓮
      文教資料 2014年32期
      關鍵詞:許地山佛學豐子愷

      錢惠蓮

      摘 要: 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許地山和豐子愷是具有一定地位和影響的作家。佛學對許地山和豐子愷的文學影響體現(xiàn)在文學創(chuàng)作主題和表現(xiàn)形式、審美思維等多方面。本文從佛學對兩位大家的影響這個角度,闡述在佛學影響下兩人的人生觀點、藝術思維及文學作品等,揭示其共通之處和獨具特點,從而進一步肯定兩人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獨特貢獻。

      關鍵詞: 許地山 豐子愷 佛學 文學

      引言

      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許地山和豐子愷是具有一定地位和影響的作家。許地山是博學多識、才華橫溢的學者,他的散文空靈玄妙,小說風格奇特,在現(xiàn)代文學中獨樹一幟。豐子愷既是漫畫家又是文學家,被譽為“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兩人都身受宗教的熏陶與影響,因而作品中都顯現(xiàn)出濃郁的宗教情懷。佛學作為一種博大精深的思維哲學,浸潤了他們的思想,影響了他們的人生和品性修為,給了他們感悟自然和洞察社會的獨特視角,形成了他們獨特的生命體驗和人生觀。深厚的佛學修養(yǎng)滲透在他們的創(chuàng)作思維、文學主題、風格特征及文藝觀等多個方面。本文擬從佛學對兩位大家的影響這個角度,闡述他們的人生觀點、藝術思維及文學作品等方面的共通之處和獨具特點,從而進一步肯定兩人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獨特貢獻。

      一、形成佛心

      1.許地山宗教觀的形成

      在中國現(xiàn)代史上,許地山身份比較特殊,他不僅是一個作家,也是一個宗教哲學家、宗教史學專家,還是一名愛國民主戰(zhàn)士。宗教對他以善為本、積極向上的一生有著巨大的影響。

      臺灣被侵略,父親南英先生率軍奮勇抗戰(zhàn),故鄉(xiāng)土地上的滾滾硝煙,給三歲的許地山留下模糊的印象。一家人寄居在老家祠堂里時,母親因擔心父親的安危,寄希望于她信奉的佛祖,在居室中擺上香案,一天三次禱誦,那種莊嚴肅穆的氣氛深深震撼了許地山幼小的心靈。辛亥革命后,父親卸任,家境窘迫,年僅19歲的許地山開始了艱難的謀生。1913年,許地山赴緬甸仰光中華學校任教。緬甸是個古老的佛國,在這里的幾年時間讓許地山更貼近佛教。人生際遇使他不由自主地認同佛教的“多苦觀”,他在《空山靈雨》的“弁言”中說:“生本不樂?!?/p>

      在佛教方面影響許地山最深的,是與他摯愛的結(jié)發(fā)妻林月森結(jié)婚。在詩集《落花生》中,許地山悼念亡妻說:“你本是一個優(yōu)婆夷,所以你的涅槃是堪以贊美?!睆倪@行詩句里我們可以知道林氏是一個受持五戒的佛教女信徒。對于一對相愛相知的夫妻來說,誠篤禮佛的一方必然會對另一方產(chǎn)生影響,在許地山身上,這種影響是刻骨銘心的。林月森在婚后的第三年就過世了,少年亡妻對于許地山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常常在魂牽夢縈中想念自己的妻子,昔日對于佛教的共同探討成了記憶的一部分。佛是他解脫痛苦的方法,也成了妻子的化身。佛教原本和愛情相對立,許地山卻將佛教精神和人間情懷聯(lián)系在一起。

      許地山在作品中傾注了很多宗教思考。他曾給宗教下了這樣一個定義:“在人間為精神調(diào)和物質(zhì)”,是“人類對于生活一切思維,一切造作所持或顯示的正當態(tài)度”。顯然,許地山從人生態(tài)度、精神生活上確立了宗教的意義,認為宗教促進了人類生活中物質(zhì)和精神兩方面的調(diào)和與統(tǒng)一,擔負著人類應盡的道德責任和社會良知,驅(qū)使人向更高的理想和全面、完善的生活發(fā)展。并且他還將這種見解用優(yōu)美的文學形式表達了出來。

      2.李叔同對豐子愷的影響

      1914年春,豐子愷考上了浙江省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在這里豐子愷結(jié)識了對他的一生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老師——李叔同。李叔同是豐子愷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導師,因為他不僅教他音樂、繪畫,還教他做人。在李叔同那兒,豐子愷學會了寫生畫法,打定主意要專心學畫。他十分崇拜李叔同,“弘一法師是我學藝術的教師,又是我信宗教的導師。我的一生,受法師影響很大”(《我與弘一法師》)。李叔同皈依佛教,慈悲為懷,豐子愷也有悲天憫人的情懷,中年以后也皈依佛教。他對于李叔同即后來的弘一法師忽然“遁入空門”的看法:“我能理解他的心,我認為他的出家是當然的。”“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zhì)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zhì)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边@就是豐子愷的宗教觀,也是他的佛學觀。

      二、闡述佛理

      許地山和豐子愷都深受佛學的熏染,作品中也都滲透著濃郁的宗教情懷。佛教對豐子愷作品的影響是潛隱的,就如鹽溶于水。作者的慈悲情懷、人生感悟在娓娓道來的平淡敘事中閃現(xiàn)出佛理的靈光。而許地山的作品則常直接借用宗教故事、詞匯和意象,想象豐富,宗教色彩明顯而濃郁,常借小說人物體現(xiàn)作者帶有宗教色彩的人生觀點。

      許地山研究并深諳佛學,是以哲人的理性態(tài)度把握佛理,向外輻射,關注思考人的生存和出路,所以他的散文往往直接闡述佛理,他的小說中浸染著濃郁的佛學韻味,但又滲透出對人生社會的深刻思考和追問。其作品關注人的生存狀態(tài),關注社會現(xiàn)實,思考人類命運。許地山還身體力行,抗戰(zhàn)期間,許地山作為一名熱愛祖國的左翼作家,奔走呼號,聲討日寇罪行;流亡香港后,還寫論文《國粹與國學》,在當時影響很大,還寫了小說,通過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表達了人民堅持抗戰(zhàn)的意志和堅強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文藝界的極大好評。豐子愷是效仿弘一大師而近佛,因而對佛學有著更多的感性認知。豐子愷著力于生活方式的宗教化和對事對物的佛理體驗,是向“內(nèi)”觀照,而后直抒胸臆、發(fā)而為文。豐子愷的散文局限于書寫個人感悟,沒有上升到對社會現(xiàn)實的深入思索和對國家民生命運前途的關注,只是書寫了戰(zhàn)亂民困中的自我感受和人生體悟。他的思想和視野相對隱逸,是陶淵明式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境界;許地山則是作出了思考,視野和思維更開闊。他從民族積習、傳統(tǒng)文化弊端、國民劣根性等多方面思考中華民族命運衰微的根由。兩人對佛學義理的不同把握方式使得他們的文學主題各具特點,同中有異。

      禪宗認為,心性本是心靈自由活動的本體,它是無限廣大、無規(guī)定、無限制的。它“猶如虛空”“能含萬法”,況且成佛悟道的結(jié)果即在于解脫一切,如果執(zhí)著拘守某些教條、規(guī)范,就違背了佛學真諦。這種禪理被豐子愷運用到文學創(chuàng)作中,就呈現(xiàn)為一種無縛無礙、情真語直的獨到創(chuàng)作特色,所以他的作品讀來通俗易懂,親切有趣,佛韻已經(jīng)化為無形而韻味猶在。這與許地山直接運用佛教用語和佛學意象的風格截然不同。

      三、表達佛心

      許地山和豐子愷雖然與佛學有著深厚的淵源,但他們都未走向枯寂,亦未完全忘情。豐子愷終其一生僅是個居士,許地山更是以理性的研究心態(tài)對待佛學,恰似“我居眾生之上,但并不出世”。他們的作品中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近佛但情未“空”。相反,佛學修養(yǎng)使他們對人生苦難有更深刻的體驗和思考,對世間一切有更多細致的關切、悲憫之情,體現(xiàn)在文學作品中,表現(xiàn)為濃郁真摯的情感。這些情感的表達途徑,許地山多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創(chuàng)作視角闡述佛理,顯現(xiàn)佛心;豐子愷則體現(xiàn)著兒女情深和對萬物的慈悲心,他的散文以禮贊兒童為主旨,對孩子的愛是濃得化不開的“熱愛”,用兒童世界的純真潔凈印證了佛學中的“明凈心”。

      (一)從女性的視角直接闡述佛理,顯現(xiàn)佛心

      許地山在《空山靈雨》中有許多散文是對愛情的闡釋,通過女主人公直接闡述佛理?!稑蜻叀访鑼懥艘粋€純情男孩癡迷的愛意,傳達了一個灑脫女孩樸素的愛情觀:“信念算什么,要真相知才有用哪?!薄镀邔毘厣系奏l(xiāng)思》,詩中的少婦(實際暗指作者亡妻)絲毫不流連極樂世界的寶林香花、充耳妙音,因為思念人間的夫君而悲傷哭泣,最終感動了彌陀:“你這樣有情,誰還能對你勸說向你攔禁?回去吧,須記得這就是輪回因?!弊髡呓鑿浲又?,表達了對佛學與有情的獨特見解:“縱然碎世界為微塵,這微塵中也住著無量有情。所以世界不盡,有情不盡;有情不盡,輪回不盡;輪回不盡,濟度不盡;濟度不盡,樂土乃能顯現(xiàn)不盡?!彼谖闹兴柙伒那槭羌儍舻那?,他所闡釋的愛是智性的愛,幾乎沒有摻雜欲望成分,這應該與佛道等宗教文化對他的長期熏染有關。他的愛情作品表面描寫男女情愛,實際揭示人生的真諦,筆墨玄妙輕靈,睿智明辨。

      精美短小的散文中處處閃現(xiàn)佛理之光,而在他的小說中,佛教的印記則潛藏在各個人物的命運和性格中。許地山的小說側(cè)重于以女性的視角闡述佛理,塑造了從敏明到尚潔、惜官,再到春桃等一系列豐滿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女性從消極避世到順運、堅韌,最后自主把握人生的心理成長過程。從《命命鳥》到《商人婦》再到《春桃》,作品中的佛學印記也從顯明漸變?yōu)闈撾[,終至淡若無形。

      《命命鳥》中的敏明與加陵因為現(xiàn)實人生中的愛情受外界因素阻隔不能成婚,痛苦異常,后來受佛教熏染,終以死求得解脫。敏明赴水前的一段祈禱卻證明她絕非殉情而是殉道,她通過夢境所見而覺悟佛法:死不是一種痛苦和悲哀,而是一種精神永恒或走向極樂世界。此時,敏明對佛教的理解是膚淺和片面的,因而她以死亡求解脫的方式也是偏激和消極的。《商人婦》中的惜官勤儉持家,樂善好施,卻年紀輕輕就歷經(jīng)被賣、被騙、被欺的人生慘變。但她面對人生苦難卻毫不在意,而是堅韌頑強地活著:“人間一切的事情本來沒有什么苦樂分別,你造作是苦,希望時是樂;臨事時是苦,回想時是樂……”雖然她的語言中沒有明顯直接借用佛教語言,但她的話語中顯示出的卻是一種佛家“無差別心”的大氣度和徹悟人生無常的大智慧。

      《綴網(wǎng)勞蛛》里的尚潔對人生苦更是有著清醒而深刻的認識:“我們都是從渺茫中來,在渺茫中住,望渺茫中去。”尚潔雖然受盡欺凌,被多疑的丈夫刺傷并逐出家門,但她能用一種沉靜和忍辱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的苦厄,幾乎達到了菩提的境界。佛教中“忍辱”是六度的中心,在世間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才是修菩薩道的基本精神,是真正的佛教忍辱精神。她以蜘蛛自喻:“它不曉得那網(wǎng)什么時候會破和怎么樣破法,一旦破了,它還暫時安安然然地藏起來,等有機會再結(jié)一個好的。”儼然是一位氣定神閑、慈悲度世的悟道之人。惜官和尚潔對于命運,已經(jīng)不再像敏明那樣消極逃避,而是既“聽其自然”,又須“不停努力”,在不斷努力的過程中得失隨緣、淡定處世。小說主人公的性格變化表明了許地山對佛教的領悟在不斷深入和提高,體現(xiàn)了他人生觀的漸變。

      《春桃》是許地山后期的一部重要作品,其中的宗教意味是潛隱的。小說中的春桃是一個靠撿破爛維生的底層勞動婦女,雖“在烈日冷風中吃塵土,可是生來愛干凈,無論冬夏,每天回家,她總得凈身洗臉”。這些看似與她撿破爛的身份不太相稱的特點,讓人不由聯(lián)想到佛教盛贊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晚香玉也暗喻著春桃潔凈和美好的品性:她面對苦難的處境卻流露出純凈的宗教心和獨立的生活態(tài)度。她以非凡的勇氣和博大的愛心安然承受一切不幸,可以說,春桃身上凝聚了許地山的理想和希望,宗教精神已經(jīng)完全融入她自身的性格中,形成了獨立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我是我自己,我做的事,決不會站著你?!睆拿裘鞯南麡O逃避到尚潔的堅韌度世再到春桃的自強不息,清晰地展現(xiàn)了許地山對人生的思考、對合理人生觀的不斷探索。

      (二)禮贊童心,顯現(xiàn)佛心

      豐子愷的作品處處體現(xiàn)著兒女情深和對萬物的慈悲愛心,他的“童心說”漾動著佛教思想的底蘊。佛教認為人性本佛性,眾生先天具有一種未經(jīng)塵世污染的“清凈心”,即“佛性”,而這種“佛性”又集中體現(xiàn)在兒童身上。明代李贄曾說:“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背扇擞趬m世中漸為外界妄念所迷,漸墮入世相虛妄之中,受世智塵勞的拘束,反倒迷失了佛心,即“心性本凈,客塵所染”。豐子愷是借禮贊兒童來反諷成人社會的虛偽矯飾等弊病。

      在散文《兒女》中,他不遺余力地細致描寫孩子們吃西瓜的陶醉狀,孩子們的音容笑貌躍然紙上。兒童對日?,嵤卤憩F(xiàn)出的專注憨態(tài)和自得其樂令他羨慕和慨嘆:兒童才具有明慧的心眼,世間真相,只有孩子們能最明確、最完全地見到。孩子們無論做什么事,都是專心認真的,把身心全部思量都拿出來??薜臅r候用全力去哭,笑的時候用全力去笑,一切游戲都用全力去做,兒童的這份專注的“癡”正是佛教追求的“無我“之境,兒童在吃西瓜中享受人生樂趣,展現(xiàn)出來的容易滿足恰似佛家追求的無欲無求。由對兒童的愛進而擴展到對一切有情眾生的關愛與同情,他的散文表現(xiàn)出博大的愛心。

      “眾生平等,皆具佛性”的佛教觀念使原本慈和敏感的豐子愷更具悲憫之心,并給了他觀照萬物的獨特視角。在他筆下,草木皆有感,鵝鴨亦有情。他的漫畫形式樸素、情感深摯。他筆下的鵝、貓、燕子、魚這些小生命皆生動傳神,有情有靈。他在《我的漫畫》中坦言自己欣賞古人的“意到筆不到”,“作畫意在筆先,只要意到,筆不妨不到,有時筆到了反倒累贅?!闭f的是漫畫,實際其文亦是如此。常人眼中的呆鵝,在豐子愷眼中極具個性,在他筆下趣味橫生。在《白鵝》中,描其高傲狀:“伸長了脖頸,左顧右盼”;摹其聲調(diào)“軋軋”,嚴肅鄭重;寫其步態(tài)從容“頗像平劇里的凈角出場”;連白鵝的吃飯狀都憨態(tài)可掬。在他的心目中,這只白鵝儼然是一位朝夕相處的朋友和家人,是和人類完全平等的。從對萬物的博大愛心拓展開去,豐子愷還提倡養(yǎng)護慈心。他在《護生畫集》的序文中明確指出:護生重在護心?!敖錃ⅰ笔菫榱恕白o生”,實是“護心”,去掉殘忍心,長養(yǎng)慈悲心,然后拿此心待人處世。

      他的散文和漫畫雖然帶有明顯的佛學色彩,但不是純粹地對佛學義理做圖解。一方面他借純凈的兒童世界表達不沾染世塵的理想國,以童心與佛理融合的理想世界作為自己的精神家園,他心中憧憬的精神家園在現(xiàn)實中的模型就是兒童世界。他的童話《赤心國》、《大人國》通過真實社會和虛構(gòu)世界的鮮明對比,表達了對真誠美好社會的憧憬和向往。另一方面是從宗教中尋求改造人類劣根性和改變黑暗社會的武器,試圖用佛教淡泊寧靜的人生哲學、真純率直的處世態(tài)度和悲憫寬容的道德標準,慰藉人類的心靈,凈化世人的情操,從而改造動蕩苦難的現(xiàn)實社會,期盼呈現(xiàn)一個充滿真、純、愛的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

      佛學的熏染使兩人的文學作品獨具特色,也使他們的文學主題有著明顯的偏離當時的時代潮流的傾向,因而其作品被劃為邊緣化寫作。

      參考文獻:

      [1]許地山.人生空山靈雨.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61.

      [2]許地山.讀蘭芝與茉莉因而想及我的祖母.樂齊.精讀許地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8:349.

      [3]沈從文.論落花生.沈從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92.

      [4]譚桂林.20世紀中國文學與佛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97.

      [5]豐子愷.豐子愷隨筆精編.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6:316

      [6]豐子愷.豐子愷散文.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26,27.

      [7]陳童編.豐子愷散文精讀.東方出版中心,2007.2:145.

      [8]俞佩林.許地山的宗教哲學.

      猜你喜歡
      許地山佛學豐子愷
      許地山較真
      許地山較真
      爆炒米花
      許地山較真
      許地山較真
      豐子愷漫畫里的童年
      豐子愷漫畫里的童年
      豐子愷的“人”和“文”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04
      論現(xiàn)代新儒家的佛學進路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5:12
      蕅益智旭對《論語》的佛學解讀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5:10
      汾西县| 凤山县| 庆云县| 岑巩县| 类乌齐县| 望城县| 南部县| 博乐市| 临汾市| 海伦市| 绍兴市| 孝昌县| 竹北市| 施秉县| 深泽县| 桑日县| 上虞市| 上思县| 西乡县| 德昌县| 抚松县| 慈利县| 溧阳市| 宁海县| 海晏县| 南木林县| 都江堰市| 贵定县| 阿坝| 昌都县| 武宣县| 达州市| 六盘水市| 弥勒县| 镇康县| 淳化县| 达日县| 丹巴县| 潜山县| 囊谦县| 蒲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