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飛
大紅燈籠高掛廣場、星光隧道流光溢彩,璀璨燈光將重慶龍湖時代天街裝飾得猶如天上的街市一般夢幻美好。在其一年一度的廟會節(jié)上,由中華手工雜志社舉辦的“新年遇見美好”手創(chuàng)市集如磁鐵般吸引著四面八方的市民前來淘選新年禮物。
哇,這是什么?一窩萌萌噠的小雞,各種搞怪表情的公仔、會變身成凳子的書本、頭上長樹的椅子……來自北京、上海、廣州、廈門、景德鎮(zhèn)、平遙、成都、重慶等各個城市的60多個原創(chuàng)品牌和手作達人,為大眾呈現(xiàn)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手工創(chuàng)意市集。在喜慶的窗花吊飾、剪紙地貼的映襯下,創(chuàng)意攤位一個接一個,圍成長龍和月牙狀,場面很是壯觀。
別致好玩的手工作品讓人愛不釋手,大家在淘“寶”的同時還不忘拍照發(fā)朋友圈,一波接一波的人潮涌入市集,將攤位圍得里三層外三層。據(jù)場地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為期僅11天的手創(chuàng)市集就吸引了多達十幾萬人次的客流量。
“這是我參加過的最火爆的市集,我準備了500多個生態(tài)瓶,第一天就被搶光了。為了每天早上有貨賣,每晚都在趕貨?!敝瞾碇踩さ臄傊鬣嵨蚪茉谖⑿湃豪锿虏鄣?。平方M的美女設計師姜黎說:“我手上那顆葡萄石戒指是做給自己的生日禮物,被一對小情侶看中,來回四趟,硬是從我手上給扒走了?!?/p>
主辦方為攤主們建立了一個取名“遇見”的手創(chuàng)市集微信群,大家一邊擺攤,一邊微信交流,賺錢交友兩不誤。“我們不僅遇見了懂得欣賞自己作品的顧客,還遇到了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來自平遙的攤主肖旭如此解讀市集的主題。
新年遇見美好,不僅是遇見了令人怦然心動的手作禮物,還遇見了一個個有趣、有個性、有故事的攤主,他們心懷一份對手作的熱愛,堅持著自己的小夢想,單純又執(zhí)著。
公仔大叔浪“集”天涯
公仔大叔張杰愛穿釣魚背心,總是拖著兩只大大的箱子,要么在參加市集,要么在參加市集的路上?!耙荒?2個星期,那一年我至少會參加50個市集。”
兩只大大的箱子里,裝著上千只公仔,有香港設計師設計的平臺公仔ciboys,也有白雪公主、圣斗士等復古玩偶。每到一處,公仔大叔的攤位都是人氣王。特別是小朋友,走到他的攤位前根本挪不開腳步,也有很多童心不泯的大朋友一買就是全套。
對于這個每周都在參加市集,已經(jīng)擺攤6年的公仔大叔來說,“市集通”這個名號可謂當之無愧。怎么在有限的桌子上擺放更多產(chǎn)品,怎樣和顧客溝通,怎么打包行李,他都能隨口道來。比如一只玩偶為什么不賣20元,要賣18元?而且后面總會再加一句,“3只可以給你50元啦?!边@是為什么呢?浪“集”天涯的公仔大叔笑著說:“價格不高的產(chǎn)品來說,走量才能賺到錢嘛!”
將童真裝進玻璃瓶里慢慢長
當大家還在迷戀多肉的可愛肉感時,另一種與植物相關的萌物出現(xiàn)了,那就是生態(tài)瓶。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生態(tài)學畢業(yè)的鄭悟杰第一次看到此物時,心中有股觸電的感覺,自己心底的童真以及想創(chuàng)業(yè)的念頭同時被激發(fā)。
他果斷辭了在新浪網(wǎng)做策劃的工作,和自己的大學同學開了個小工作室,取名“植來植趣”,他說取這個名一來是因為他們都是個性很直的人,二來是想向更多人傳遞養(yǎng)植物的樂趣。
“茵茵草地上,小鹿在吃草,蘑菇在生長,還有那雨中撐傘翹首以盼的龍貓。如果有人悄悄地在路邊埋下一粒種子,當它發(fā)出小小的嫩芽,便將秘密的暗路化作森林,開始一段奇妙的冒險?!边@就是小小玻璃器皿演繹的童話故事。
鄭悟杰和伙伴們用雙手打造的小小景觀,讓大家的童真有了安放與生長的地方。所以在市集上,大人、小孩都非常喜歡,成了爆款。
葫蘆里放的什么歌
與市集上的創(chuàng)意潮人相比,魯裕健看著并不顯眼。但當他把作品一亮出來,立馬把人給震住。他拿出手機,打開藍牙,兩只圓溜溜的小葫蘆竟然播放出劉德華的歌聲,歌聲甚至蓋過了商場的背景音樂。
“這是配手機、iPad的迷你音響,這種大的是配電視的,音響效果更好,完全可以把自己家變成電影院?!睒幼雍┖竦聂斣=〔粩喔櫩脱菔竞徒榻B。
為了制作葫蘆音響,魯裕健走遍了全中國的葫蘆產(chǎn)地。他說:“北方的葫蘆皮太薄,不適合做音響?!北閷げ恢纱嘣谑薪甲饬艘粔K菜地,親自培育葫蘆。下苗、澆水、施肥……道道程序自己來,很快就結(jié)了果,魯裕健很欣喜,但是卻在將要豐收的時候碰上重慶連綿的陰雨,葫蘆全部霉爛。實驗了一兩年,他調(diào)整了入苗時間,最終成功培育出適合做音響的厚皮葫蘆。
為了完美契合葫蘆的弧形,魯裕健用圓形喇叭代替了方形喇叭。追求天然環(huán)保,拒絕使用化學漆,他又從古琴師傅那里學得用柿子汁涂飾表面以防腐防霉。
魯裕健說,他參加這次市集最大的收獲并不只是產(chǎn)品得到了大力推廣,而是他發(fā)現(xiàn)原來在身邊還有這么多堅持手工和創(chuàng)意的人,自己并不孤單。就在市集上,他與“山鬼”工作室的設計師們達成共識,決定合作開發(fā)與木料結(jié)合的葫蘆產(chǎn)品。
老花布是一種民間想象
汪二是第一次參加創(chuàng)意市集,她的攤位非常斑斕。桌子上陳列著有些老舊鄉(xiāng)土的布鞋、包袋,兩根晾衣竿上掛滿了花花綠綠的衣服,那都是她的寶貝。
很多人被吸引了過來,挑挑揀揀一番后,卻空手而去,大家都覺得“太花了點”。但是,她很快就成了市集上的銷售冠軍。因為有位顧客在看了她的作品之后,很喜歡?!斑@樣、這樣、這樣……我全都要了。”一下子幾乎買空了她的攤。
汪二的花布衣服并不是市面上常見的民族風服飾,而是用老花布、老繡片設計制作的??钍胶喖s,色彩碰撞強烈,再加上老繡點綴。細細品味,方能在細密的針腳與美麗的布畫里,體會到讓人感動莫名的溫情與詩意。
汪二的工作室被朋友稱為“老花布博物館”,共藏有近千種紋樣。這一愛好緣于10年前她在云南的一次旅行,突然而至的大雨將她淋得透濕,到老鄉(xiāng)家避雨,老鄉(xiāng)從床底找出一床老花布讓她披著。汪二越看身上的花布越喜歡,就買了回來,此后,她一發(fā)不可收拾地愛上了收藏老花布。
汪二說:“老花布并不僅僅只是色彩與圖案的簡單呈現(xiàn),還是各個時代人們生活的真實反映,老花布能帶給我許多關于民間百姓生活的想象。”
為了把這些美好的花布利用起來,汪二開始自學設計與剪裁,以自己的方式去重新演繹一塊塊老花布,讓那明艷的溫暖與喜悅可以感染更多的人。
戀木三人行
“山鬼”被評為最有藝術氣息的攤位,老門板做的案桌散發(fā)出經(jīng)歲月沉淀的古樸味道;榫卯結(jié)構的木椅子打磨得平整光滑,而椅背上安插著的未經(jīng)修飾的原木樹枝,將古典與山野碰撞,帶來別具一格的視覺美感;木片與毛氈結(jié)合的包袋、與銀結(jié)合的項鏈……既時尚又獨特,讓人眼前一亮。
廖樺、任宇、李其龍三人都畢業(yè)于四川美術學院,同門師姐師弟,又愛同一種材料——糙木,于是干脆組建了工作室,取名“山鬼”,致力于將人們棄之不用的糙木開發(fā)、設計成產(chǎn)品。三人各自設計,互不影響:廖樺定位于將木與陶瓷、砂器等燒制工藝結(jié)合創(chuàng)作小家居品;任宇喜歡將木與金屬、布藝結(jié)合創(chuàng)作女性飾品;李其龍則擅長用糙木制作大型家具。
市集一結(jié)束,廖樺就要趕去四川滎經(jīng)燒制她的最新創(chuàng)作——木與砂器結(jié)合的茶具。她與兩個小伙伴都在為參加2015年德國紅點設計展做著積極的準備。
期待在接下來的市集中,可以一睹他們新作的風采。
精彩花絮
市集期間,縫口金包、做卡片、畫燈籠、拼貼馬賽克燭臺等DIY活動,大受歡迎。大家都在動手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手工的樂趣、創(chuàng)意與美好。
特別感謝九晨縫紉機、克藝盛紙藝、海天燈坊、nar馬賽克、五行屬木、百工制器等品牌贊助DIY工具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