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曦 關一鳴 張舒娜 吳連舉
摘要:為研制人參灰霉病新型殺菌劑,測定了丁香、五味子、北豆根、細辛、白頭翁、錦燈籠6種中藥乙醇提取物對人參灰霉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溫室盆栽防治效果。結果表明,6種中藥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細辛提取物對病原菌菌絲生長的抑制作用最強,抑制率達90.4%;丁香提取物對病原菌孢子萌發(fā)的抑制作用最強,抑制率達87.6%。在溫室防病試驗中,丁香提取物對人參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達85.0%,與化學藥劑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相當。
關鍵詞:中藥提取物;人參灰霉??;生物防治
中圖分類號: S435.675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2-0124-02
收稿日期:2014-04-08
基金項目:吉林省科技發(fā)展計劃(編號:20120257)。
作者簡介:潘曉曦(1983—),女,吉林長春人,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藥用植物病理學,E-mail:pxxfirst11@163.com。
通信作者:吳連舉,碩士,研究員。E-mail:wulianju62@sina.com。人參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莖、葉、花、果實入藥,具有大補元氣、健脾益肺、生津、固脫、益智安神等功效[1]。人參灰霉病是上世紀80年代發(fā)現(xiàn)的人參病害,該病以危害人參的葉片、葉柄、花和果實為主,嚴重時亦危害根部。自2002年起,人參灰霉病發(fā)生頻繁,已成為影響人參產(chǎn)量的主要病害之一[2]。目前該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學防治為主,但由于長期大量地使用化學農(nóng)藥,給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藥材品質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嚴重危害;另一方面因植物病原菌對常用化學藥劑的抗性逐漸增強,使其防效不斷下降。因此,尋找高效、低毒、低殘留且與環(huán)境相容性良好的天然活性物質作為新型殺菌劑是植物病害防治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本試驗測定了6種中藥提取物對人參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以期為開發(fā)人參灰霉病新型殺菌劑提供理論依據(jù)。
1材料和方法
1.1試驗材料
1.1.1病原菌人參灰霉病菌分離自吉林省吉安市人參種植基地人參灰霉病病株,由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特產(chǎn)研究所植物病理研究室鑒定。
1.1.2培養(yǎng)基PDA培養(yǎng)基(馬鈴薯200 g,葡萄糖15~20 g,瓊脂15~20 g,水1 000 mL,pH值自然)。
1.1.3化學藥劑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鄭州先利達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1.4供試中藥材料丁香、五味子、北豆根、細辛、白頭翁、錦燈籠,郵購于河北安國中藥材市場。
1.1.5中藥提取物的制備將中藥洗凈、烘干、適當粉碎。取經(jīng)粉碎后的中藥粉末100 g,分別加80%乙醇400、200、200 mL,超聲震蕩提取3次,合并濾液。旋轉蒸發(fā)濃縮濾液并定容至50 mL,置4 ℃下保存,備用。
1.2試驗方法
1.2.1中藥提取物對人參灰霉病菌菌絲生長抑制作用取適量中藥提取物母液與熔化后的PDA培養(yǎng)基配制成6個濃度梯度的帶藥培養(yǎng)基(終濃度為20、10、6.7、5.0、4.0、3.3 mg/mL),分別倒入直徑為90 mm的培養(yǎng)皿中,待冷卻后于平皿中央接入直徑6 mm的人參灰霉病菌菌餅,以稀釋以上同樣倍數(shù)的80%乙醇處理為空白對照。置于25 ℃恒溫箱培養(yǎng),7 d后用十字交叉法測量菌落直徑,計算抑制率,每處理重復3次。
抑制率=(對照菌落直徑-處理菌落直徑)/對照菌落直徑×100%。
1.2.2中藥提取物對人參灰霉病菌孢子萌發(fā)的抑制作用將病原菌孢子加無菌水配制成孢子懸浮液,濃度為10倍物鏡下每視野40~50個孢子。中藥提取物用無菌水稀釋,適量吸取中藥提取物稀釋液與人參灰霉病菌孢子懸浮液等體積混合(混合液中提取物的終濃度與方法1.2.1中相同),置于載玻片上25 ℃懸滴保濕培養(yǎng)[3],以加入無菌水的孢子懸浮液為空白對照,24 h后鏡檢孢子萌發(fā)情況。每處理重復3次。
抑制率=(對照組孢子萌發(fā)數(shù)-處理組孢子萌發(fā)數(shù))/對照組孢子萌發(fā)數(shù)×100%。
1.2.3中藥提取物對人參灰霉病防治試驗取3年生人參盆栽苗,每株針刺8個傷口,用濃度為20 mg/mL的中藥提取物水溶液均勻噴灑葉片,24 h后噴灑接種人參灰霉病孢子懸浮液(濃度為1×106 CFU/mL),接種后保濕,6株為一處理,每處理3次重復[4-5]。10 d后觀察發(fā)病情況,統(tǒng)計病情指數(shù),并計算防治效果。空白對照組和化學藥劑組分別噴灑無菌水和多菌靈1 000倍水溶液。
病情分級標準:0級:無病斑;1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5%以下;3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6%~10%;5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11%~20%;7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21%~50%;9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50%以上[6]。
病情指數(shù)=[∑(各級病葉數(shù)×相對級數(shù)值)/調(diào)查總葉數(shù)×最高級值]×100%;
防治效果=(對照組病情指數(shù)-處理組病情指數(shù))/對照組病情指數(shù)×100%。
2結果與分析
2.1中藥提取物對人參灰霉病菌菌絲生長抑制效果
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經(jīng)中藥提取物處理的人參灰霉病菌菌絲形態(tài)與無菌水空白對照有明顯差異,表現(xiàn)為菌絲分枝增多、頂端縊縮,菌絲長勢弱(圖1)。
2.2中藥提取物對人參灰霉病菌孢子萌發(fā)的抑制效果
試驗結果(表2)表明,丁香提取物在濃度為20 mg/mL時對人參灰霉病菌孢子萌發(fā)的抑制作用最強,高達87.6%,細辛、白頭翁提取物對人參灰霉病菌孢子萌發(fā)的抑制率分別達到82.8%、81.8%。鏡檢發(fā)現(xiàn),中藥提取物濃度為3.3 mg/mL時各處理萌發(fā)的孢子畸形率較高,表明在此濃度中藥提取物已經(jīng)能有效地抑制孢子的正常生長發(fā)育。
2.3中藥提取物對人參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溫室試驗結果(表3)表明,經(jīng)中藥提取物處理后的人參盆栽苗發(fā)病較輕,植株生長發(fā)育正常;空白對照組植株幾乎全部發(fā)病,生長發(fā)育完全受到影響。在濃度為20 mg/mL時丁香提取物對人參灰霉病的防治效果高達85%,與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1 000 倍液處理效果相當;細辛提取物對人參灰霉病防治效果為84.3%,與丁香提取物處理無顯著差異。
3討論
近年來,一些化學農(nóng)藥逐漸被淘汰,利用生物制劑防治病蟲害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生產(chǎn)實踐。迄今為止,國內(nèi)學者對多種植物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已有較多研究,但對人參灰霉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較少。本研究結果表明,6種供試中藥乙醇提取物對病原菌的菌絲生長、孢子萌發(fā)均有抑制效果,其中細辛、丁香、五味子提取物對病原菌菌絲生長抑制效果較強;丁香、細辛、白頭翁提取物對病原菌孢子萌發(fā)抑制效果較強。在溫室防治病害試驗中,丁香、細辛提取物對人參灰霉病的防治作用最強。但由于溫室是一個相對可控的系統(tǒng),影響因素相對于田間要少,綜合以上試驗結果,可進一步開展中藥細辛、丁香、五味子、白頭翁提取物對人參灰霉病的田間防治試驗,以確定其綜合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1]嚴仲鎧,李萬林. 中國長白山藥用植物彩色圖志[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7:308-312.
[2]徐懷友,馬友德,張輝,等. 人參灰霉病安全高效防治藥劑組合篩選研究[J]. 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8(30):44-47.
[3]方中達. 植病研究方法[M]. 北京:農(nóng)業(yè)出版社,1979:152.
[4]Zhao J H,Li J Z,Kong F Z. Biocontrol activity against botrytis cinerea by bacillus subtilis 728 isolated from marine environment[J]. Annals of Microbiology,2003,53:29-35.
[5]農(nóng)業(yè)部農(nóng)藥檢定所生測室. 農(nóng)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M].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4:45-51.
[6]王樹桐,胡同樂,張鳳巧,等. 中藥細辛提取物對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及防病效果研究[J]. 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6,29(1):59-62.吉沐祥,陳宏州,莊義慶,等. 設施草莓土傳病害無害化綜合防治技術[J].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5,43(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