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瑜
湖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美術館是收藏、保存、展覽和研究美術作品的機構,其具有收藏藝術作品、開辦藝術展覽,策劃推廣藝術觀念和作品、鉆研館藏作品,開展研討會、普及審美知識,促進藝術交流等職能。美術館教育是指以美術館中的豐富的美術作品為主要依據,以人民公眾為對象,使參觀者在自由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下,直接觀看和體悟藝術品的教育活動。美術館作為公共美術場所,是以對外呈現(xiàn)美術作品的形式去傳遞社會文化理念和審美觀念的,它對提高大眾審美水平、傳承文化傳統(tǒng)和文化遺產、協(xié)助文化藝術教育、為藝術家提供交流學習和積累經驗的機會來說十分重要,美術館所起到的美術教育作用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美術館教育是學校專業(yè)美術教育的必要補充,也是未接觸學習過專業(yè)美術的部分群眾接觸、欣賞與學習美術作品的一個很好的途徑。美術館教育不同于學校專業(yè)美術教育,首先它不受任何教學綱要、固定教學標準的限制,有多樣的展現(xiàn)形式,可以開展大型藝術活動,使參觀者參與其中,體會美術帶來的樂趣,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學習美術知識,提高美術鑒賞能力,再者它所作用的對象范圍很廣,可謂全民參與,而學校美術教育只面向于對美術學進行專業(yè)學習的人,對其進行專業(yè)的美術知識教育,欲將其培養(yǎng)成藝術家或專業(yè)藝術人才。美術館是社會民眾教養(yǎng)的養(yǎng)成地之一,它主要講究平均美、大眾美,它所產生的教育作用意在于向全民普及藝術知識,培養(yǎng)、提高全民文化藝術審美水平,美術館教育是學校專業(yè)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補充,它使藝術普通化,有效加快了社會集體藝術的發(fā)展。美術館教育是終身教育的執(zhí)行者,美術館是一個免費開放的場所,它是公共文化資源,人們可以自由自主地走進美術館接受藝術熏陶,利用假期或空閑時間走進美術館,通過觀看美術館展覽的美術作品和參與開展的學術討論會,使得參觀者在觀看美術作品和參與學術討論會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審美觀念,提高藝術審美能力。美術館具有教育效果的強化作用,它有著實體性、針對性、現(xiàn)場性等特質,美術館自主開放型的教育方式打破了枯燥乏味、刻板無趣的課堂教學模式,欣賞藝術作品不再只是看書本上的圖片,生動可視的藝術作品感染著每一位參觀者,有些裝置藝術作品甚至讓參觀者身臨其境,參觀者與藝術作品之間產生更直接的聯(lián)系,是欣賞、學習藝術作品美感的最佳體驗。美術館每期展覽的主題都會變化,有專門的油畫展覽,中國畫展覽,陶瓷展覽,歷史文物展覽等等,美術館會有針對性的進行展覽策劃,對展出的藝術作品做針對性的研究。美術館里具有專業(yè)的工作人員,在參觀的過程中碰到不理解的知識,工作人員隨時可為參觀者進行解說,美術館的氛圍能讓參觀者感受到最切實的教育。美術館的氣氛輕松自在,不是帶有壓力的被動學習,參觀者大都是希望提高自身文化修養(yǎng)而走進美術館的,自由地選擇自己鐘愛的藝術類型,有自由自主學習的權利。在此參觀者是掌握著學習的主動權的,如此才會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
教育是美術館的一個重要作用,美術館的教育功能目前越來越受社會公眾所重視,它與社會藝術教育的繁榮發(fā)展,國家的文明建設息息相關。社會的文明水平絕大部分受社會藝術教育水平的高低影響。廣大人民群眾需要從藝術作品中獲取審美需求,以及精神上的愉悅感。為使美術館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fā)揮,為助國家文化建設事業(yè)繁榮發(fā)展,為讓人們享受到應有的文化權益,政府應加大經費與人力的投入進一步完善美術館硬件、軟件設施,除去完善基礎設施和設備外,還需更多的美術館工作人員以及社會上的知名畫家、學者投入多份心血,擔負起文化教育事業(yè)建設的光榮使命,為世界、為國家、為人民提供和創(chuàng)造出更多優(yōu)秀的藝術品,為創(chuàng)造優(yōu)秀文化,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
[1]張子康,羅怡.美術館[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
[2]王璜生.無墻的美術館[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王璜生.大學與美術館[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
[4]黃光男.美術館管理[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
[5]謝小凡.展覽美術館[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
[6]盧炘.中國美術館學概論[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