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詩經(jīng)》給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花草樹木的世界,這些草木不是冷冰冰的客觀實在,而是與人民的生活情感相關(guān)的物象。前人對于《詩經(jīng)》中的植物有比較全面系統(tǒng)的整理。草在《楚辭》中被劃分為善草和惡草,王逸《離騷序》云:“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賢臣;飄風(fēng)云霓,以為小人?!薄对娊?jīng)》中也有類似傾向,“惡草”具有其獨特的性質(zhì)和文化內(nèi)涵。
關(guān)鍵詞:《詩經(jīng)》 惡草 特性 文化含義
惡草在《漢語大字典》中有一個解釋是“有害的草,毒草,常比喻邪惡者?!对娊?jīng)》中先民將妨害農(nóng)作物的草當作“惡草”,本文主要探討的是“惡草”的性質(zhì)和文化內(nèi)涵。
一、有害的草,在莊稼中妨礙植物生長
《詩經(jīng)》中多次提到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鋤雜草的詩句?!缎⊙拧ば拍仙健贰爱s畇原隰”,《大雅·生民》“茀厥豐草,種之黃茂”。《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按摹痹谠娭斜硎疽环N田野雜草,需要鏟除以利農(nóng)作物生長?!吨茼灐ち捡辍贰捌滏n斯趙,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田里的雜草影響禾苗的生長,故雜草就成為百姓眼中的惡草了。這里的“荼”,朱熹:“先儒說荼,但云苦菜,莫詳其為何物。”清·顧鎮(zhèn)《虞東學(xué)詩》:“據(jù)《爾雅》注引此詩,以解委葉。攷《爾雅》又有蒤,虎杖之目?!薄稗ぁ保瑢O炎曰:“虞蓼是澤之所生,故為水草也。蓼是穢草,荼亦穢草,非苦菜也?!边€有一種說法認為“蓼”是“苦菜”,清人張敘《詩貫》:“荼、蓼皆苦菜,可食,此則辣荼之屬。”經(jīng)過分析,這里的“蓼”應(yīng)為《本草綱目》中所說的“水蓼”。蘇恭曰:“水蓼生下濕水旁,葉似馬蓼,大於家蓼,莖赤色,水挼食之勝於蓼子。李時珍曰:‘此乃水際所生之蓼,葉長五六寸,比水葒葉稍狹,比家蓼葉稍大,而功用仿佛。”
“稂”和“莠”也是惡草?!缎⊙拧ご筇铩贰凹葓约群?,不稂不莠”。狼尾草古名“稂”,《六家詩名物疏》:“羅氏曰:‘稂,惡草也?!惫肺膊莨琶拜?,《爾雅翼》云:“莠者,害稼之草。”《國語》注云:莠,似稷而無實?!帮毙螒B(tài)與禾黍類相似,常雜生在作物中,不易區(qū)分。“莠”也類似,在幼年時形似禾稼,苗葉及成熟花蕊都類似小米,幼苗時二者不易區(qū)分,常形成田中雜草。后人將“不稂不莠”引喻為不成材、沒有出息。
二、惡草不一定是和壞人聯(lián)系在一起,它們的出現(xiàn)往往和缺憾的心境有關(guān),描寫憂愁煩惱的情緒,憑借草抒發(fā)愁懷
《詩經(jīng)》中有許多棄婦詩描寫棄婦的怨恨與不滿情緒。例如《邶風(fēng)·谷風(fēng)》主旨是借葑菲之采,訴棄婦之難。“誰謂荼苦?其甘如薺”,這說明女主人公被拋棄后的痛苦心情。“荼”,陸璣《詩疏》云“荼,苦菜,生山田及澤中,得霜甜脆而美,所謂堇荼如飴”,可見棄婦對比自己的生活,覺得荼甘甜如薺,用借喻的手法表現(xiàn)女子的辛酸?!缎⊙拧ぐ兹A》是一首棄婦寫的怨詩。究竟這里的棄婦是不是申后不能確定,但這里的棄婦應(yīng)是貴族女子。因為詩中“鼓鐘于宮,聲聞于外。念子懆懆,視我邁邁”,這是發(fā)生在宮廷中的事情,女子思念男子,而男子卻對女子怒氣沖沖?!拜选奔疵⒉?,多年生草本,葉子細長而尖。其莖高可達三米,自古以來可作臥席。莖葉可制成繩索或草履,莖稈可構(gòu)筑籬笆。芒草繁殖力極強,常侵入農(nóng)地,農(nóng)人視之為雜草?!栋兹A》前兩節(jié)“白華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遠,俾我肚兮。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艱難,之子不猶?!痹姼枋钦f菅、茅本是相親相束為用,夫婦應(yīng)彼此相愛如此。但女子的丈夫卻遺棄了她,使她獨處空房。以物喻人,表現(xiàn)了女子的辛酸。
《齊風(fēng)·甫田》“無田甫田,維莠驕驕”,這是一首懷念征人的詩。讀全詩,此詩應(yīng)是一個少女思念少年,久久不見,對方已由小孩長大而感發(fā)的詩歌。主人公應(yīng)該是兩個青年夫妻,他們建立了小家庭,可婚后不久,丈夫被拉去當兵,一去多年不回家。一個柔弱的女子在家,盡管勤勞勞作,田里的狗尾草仍然長勢茂盛,越來越多的良田變成荒地,于是出現(xiàn)詩中的“無田甫田,維莠驕驕”。這里的“莠”寫出了女主人思念丈夫,心力交瘁,內(nèi)心的苦痛到了無法排遣的地步。
《小雅·我行其野》中與樗這種惡木與蓫、葍兩種惡草關(guān)聯(lián)的是主人公的悲慘婚姻和不幸遭遇。樗,即臭椿,皮較粗,木質(zhì)疏,木材色白,葉有惡臭。臭椿的木材一無是處,形狀不佳,材質(zhì)疏松易裂朽,不但無法“入棟梁”,也不能制作器具,屬于“惡木”之流。在《我行其野》中以“蔽芾其樗”以生長的臭椿來興婚姻的失敗,感嘆遭人遺棄的命運。蓫,即羊蹄菜,仲春時生,多食致人下痢,味苦,“滑而不美”,故被古人認為是“惡菜”。葍,即旋花,“有臭氣也”,田野甚多,很難鋤治,屬原野雜草。此詩借“蓫”和“葍”兩種惡菜來比喻遇人不淑與遭人遺棄的處境。
三、用惡草諷刺時政
《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其果實布倒鉤刺,繁殖與適應(yīng)力極強,與“薋”即蒺藜均被視為惡草,兩者種子都有刺,用以比作小人?!读以娒锸琛贰傲_願云:幽冀謂之襢菜,其實如?耳,而蒼色,上多刺,好著人衣,一名葹,《離騷》以喻小人,所謂‘薋菉葹以盈室是也?!贝嗽娛且皇姿紜D詩,主人公心中想念丈夫而不得,采卷耳也采不夠一筐。下三節(jié)運用想象手法,運用許多憂傷的意向,表明在外丈夫的服役之苦和對家人的思念。
茨,即蒺藜,《本草綱目》中“宏景曰:多生道上及牆上,葉布地,子有刺,狀如菱。而小長安最饒人行多著木履,今軍家乃鑄銕作之,以布敵路,名鐵蒺蔾?!逼涔麑嶉L有尖銳的毛刺,常生長在田野溝坡或屋子前后,人走在上面,常刺痛人的腳,而其果實也容易附到衣服上,很難拿下,令人痛恨?!多{風(fēng)·牆有茨》“牆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言之丑也!”衛(wèi)宣公死,宣姜與庶長子頑私通,生子五人,亂倫于后。茨者,蒺藜之草,這里以此草為比,揭露和諷刺了統(tǒng)治階級的荒淫。
《小毖》是《周頌》的短篇。孔穎達《毛詩正義》:“《小毖》,詩者嗣王求助之樂歌也。謂周公歸政之後,成王初始嗣位,因祭在廟而求羣臣助已,詩人述其事而作此歌焉。”近代學(xué)者多從此說,認為此詩是周成王的自警之詞,要謹小慎微,防患于小,以免小禍致大禍?!吨茼灐ば”选罚骸拔纯凹叶嚯y,予又集于蓼?!?蓼是有苦辣味的草,這里用于指周成王年輕而處于辛苦之地,希望賢臣能助他一臂之力,治理好國家。
參考文獻:
[1]李學(xué)勤.十三經(jīng)注疏·毛詩正義[M].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12.
[2]劉毓慶,李蹊.詩經(jīng)[M].北京:中華書局,2011,3.
[3]周雪梅.《說文解字·草部》字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06.
(蔡萌萌 山西太原 山西大學(xué)文學(xué)院 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