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華
(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xué) 江蘇 如東 226400)
離子濃度大小比較問題是高考的“熱點”之一。決定離子濃度大小的因素很多,比如溶解度、物質(zhì)的量濃度、電離、水解程度、化學(xué)反應(yīng)等。該類題考查知識點多,靈活性、綜合性較強,有較好的區(qū)分度,可有效地考查考生對強弱電解質(zhì)、電離平衡、水的電離、溶液的pH、鹽類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對這些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在教學(xué)過程中, 如果教師不能提綱挈領(lǐng),抓住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學(xué)生就會如霧里看花,錯誤率高。所以,離子濃度大小比較問題一直是教學(xué)的重點和難點。
(1)電離理論
①強電解質(zhì)完全電離,弱電解質(zhì)部分電離,弱電解質(zhì)電離消耗的電解質(zhì)及產(chǎn)生的微粒都是少量的,同時注意考慮水的電離的存在。例如NH3·H2O 溶液中微粒濃度大小關(guān)系是c(NH3·H2O)>c(OH-)>c(NH4+)>c(H+)。
②多元弱酸的電離是分步的,其主要是第一級電離(第一步電離程度遠大于第二步)。如在H2CO3溶液中:H2CO3、HCO3-、CO32-、H+的濃度大小關(guān)系是c(H2CO3)>c(H+)>c(HCO3-)>c(CO32-)。
(2)水解理論
①弱電解質(zhì)離子的水解損失是微量的(相互促進水解除外),但由于水的電離,故水解后酸性溶液中c(H+)或堿性溶液中c(OH-)總是大于水解產(chǎn)生的弱電解質(zhì)溶液的濃度。如NH4Cl 溶液中:NH4+、Cl-、NH3·H2O、H+的濃度大小關(guān)系是c(Cl-)>c(NH4+)>c(H+)>c(NH3·H2O)。
②多元弱酸酸根離子的水解是分步進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水解, 如在Na2CO3溶液中:CO32-、HCO3-、H2CO3、OH-的濃度大小關(guān)系應(yīng)是c(CO32-)>c(OH-)>c(HCO3-)>c(H2CO3)。
(1)電荷守恒規(guī)律
電解質(zhì)溶液中,無論存在多少種離子,溶液都是呈電中性,即陰離子所帶負(fù)電荷總數(shù)一定等于陽離子所帶正電荷總數(shù)。如Na2CO3溶液中存在著Na+、H+、HCO3-、CO32-、OH-,存在如下關(guān)系:c(Na+)+c(H+)=c(HCO3-)+c(OH-)+2c(CO32-)。
(2)物料守恒規(guī)律
電解質(zhì)溶液中,由于某些離子能夠水解,離子種類增多,但元素總是守恒的。如Na2CO3溶液中CO32-、HCO3-都能水解, 故C 元素以CO32-、HCO3-、H2CO3三種形式存在,它們之間有如下守恒關(guān)系:c(Na+)=2[c(CO32-)+c(HCO3-)+c(H2CO3)]。
(3)質(zhì)子守恒規(guī)律
由圖可得Na2CO3水溶液中質(zhì)子守恒式可表示為:c(H3O+)+2c(H2CO3)+c(HCO3-)=c(OH-)或c(H+)+2c(H2CO3)+c(HCO3-)=c(OH-)。質(zhì)子守恒的關(guān)系式也可以由電荷守恒式與物料守恒式推導(dǎo)得到。試題中出現(xiàn)的特殊守恒關(guān)系的判斷往往借助電荷守恒與物料守恒的推導(dǎo)。
新行為主義心理學(xué)創(chuàng)始人斯金納認(rèn)為,教學(xué)成功的關(guān)鍵就是精確地分析強化效果并設(shè)計特定的強化關(guān)聯(lián)。其程序教學(xué)法要求:把教學(xué)材料科學(xué)的分解成循序漸進而又有機相互聯(lián)系的程序性小問題,以便學(xué)生總是能積極反應(yīng),及時反饋學(xué)習(xí)成果。筆者對高考及??荚囶}進行系統(tǒng)解構(gòu),縱觀全局,對離子濃度大小比較問題進行關(guān)聯(lián)整理、分析比較,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設(shè)計如下分類教學(xué)題組。
對于單一溶質(zhì)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判斷,首先確定是酸、堿或者鹽溶液,如果是酸、堿溶液,只需要考慮酸、堿的電離及水的電離;如果是鹽溶液,首先考慮鹽完全電離(絕大多數(shù)鹽是強電解質(zhì)),然后再考慮弱離子的水解,如果是酸式鹽,還要考慮酸式根離子的電離和水解。
[例題1](2004年江蘇高考第17 題)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氫鉀溶液呈酸性。在0.1mol·L-1KHC2O4溶液中,下列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
A.c(K+)+c(H+)=c(HC2O4-)+c(OH-)+c(C2O42-)
B.c(HC2O4-)+c(C2O42-)=0.1 mol·L-1
C.c(C2O42-)>c(H2C2O4)
D.c(K+)=c(H2C2O4)+c(HC2O4-)+c(C2O42-)
[解析]A.根據(jù)電荷守恒c(K+)+c(H+)=c(HC2O4-)+c(OH-)+2c(C2O42-),A 錯誤;B.根據(jù)物料守恒c(H2C2O4)+c(HC2O4-)+c(C2O42-)=0.1 mol·L-1,B 項錯誤;C.因為草酸氫鉀呈酸性,所以HC2O4-電離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c(C2O42-)>c(H2C2O4),C 項正確;D.依據(jù)物料守恒,D 項正確。
值得注意的是,弱酸酸式鹽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比較往往有分歧,如NaHCO3溶液,常見的觀點有兩種:1.c(Na+)>c(HCO3-)>c(OH-)>c(H+)>c(CO32-);2.c(Na+)>c(HCO3-)>c(OH-)>c(CO32-)>c(H+),觀點1認(rèn)為水電離產(chǎn)生了H+,所以c(H+)>c(CO32-),事實上因為HCO3-水解大于電離,溶液顯堿性,溶液中H+被OH-中和,故一般情況下c(CO32-)>c(H+),以上結(jié)論也可由H2CO3的一級、二級電離平衡常數(shù)推導(dǎo)得出,所以觀點2 更符合事實。建議在中學(xué)教學(xué)中此類問題應(yīng)該回避,不能誤導(dǎo)學(xué)生。
首先要分析不同溶液中溶質(zhì)是強電解質(zhì)還是弱電解質(zhì),相同濃度的溶液中,通常強電解質(zhì)電離出離子濃度大于弱電解質(zhì),然后同類型進行比較,再觀察不同溶液中其它離子對該離子濃度大小的影響,是促進電離(或水解),還是抑制電離(或水解)。
[例題2]在相同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下列溶液中:
①NH4Cl ②NH4HSO4
③CH3COONH4④NH3·H2O
c(NH4+)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若再補充等濃度的兩種溶液⑤(NH4)2SO4⑥(NH4)2Fe(SO4)2結(jié)果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NH4Cl、NH4HSO4和CH3COONH4均為強電解質(zhì)溶液完全電離,而NH3·H2O 為弱電解質(zhì),少部分電離出NH4+,所以④中c(NH4+)最小。①②③中存在NH4+的水解平衡:NH4++H2O?NH3·H2O+H+, ②中H+抑制NH4+的水解,所以②中c(NH4+)較大;③中CH3COO-與NH4+相互促進水解,所以③中c(NH4+)相對較小,答案為②①③④。
(NH4)2SO4和(NH4)2Fe(SO4)2的組成中所含NH4+數(shù)目為①②③的兩倍,所以其同濃度鹽溶液中c(NH4+)大于①②③中c(NH4+)。(NH4)2Fe(SO4)2中的兩種陽離子NH4+和Fe2+相互抑制水解,從而(NH4)2Fe(SO4)2中c(NH4+)大于⑤中c(NH4+),答案為⑥⑤②①③④。
首先要分析混合過程中是否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若發(fā)生反應(yīng),則要進行過量判斷, 然后考慮物質(zhì)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及可能存在的電離平衡、水解平衡以及抑制水解等問題,同時要注意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
(1)酸堿中和型
①恰好中和型:給定的酸堿是等物質(zhì)的量的反應(yīng)(注意與常溫下酸堿pH 之和等于14 的情況區(qū)別),反應(yīng)結(jié)束后一定是生成正鹽和水,故可把此類問題轉(zhuǎn)化成是正鹽溶液中離子濃度比較問題來解決。
②pH 等于7 型:酸堿中和反應(yīng)(注意與恰好中和型區(qū)別)結(jié)束后一定是c(H+)=c(OH-),故分析此類問題從兩方面入手:考慮從電荷守恒入手求得其它離子等量關(guān)系;判斷pH 等于7 時,酸堿到底誰過量。
③反應(yīng)過量型: 先判斷反應(yīng)后混合溶液的組成,再考慮溶質(zhì)(產(chǎn)物及過量物質(zhì))電離或水解的情況。
[例題3](2014年廣東高考第12 題)常溫下,0.2mol·L-1的一元酸HA 與等濃度的NaOH 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組分及濃度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HA 為強酸
B.該混合液pH=7
C.圖中X 表示HA,Y 表示OH-,Z 表示H+
D.該混合溶液中:c(A-)+c(Y)=c(Na+)
[解析]A.一元酸HA 與等濃度的NaOH 溶液等體積混合后,兩者恰反應(yīng),溶液中只有溶質(zhì)NaA 且濃度為0.1 mol·L-1(注意混合后溶液體積變?yōu)閮杀叮?。由圖中A-離子濃度小于0.1mol·L-1,說明A-離子發(fā)生了水解,從而可知HA 是弱酸,故A 錯誤;B.水解顯堿性pH>7,B 錯誤;C.溶液中除Na+,其它離子大小為c(A-)>c(OH-)>c(HA)>c(H+)可知C 錯誤;D.由物料守恒知D 正確。
[例題4](2015年泰州二模第15 題) 常溫下,一元酸HA 溶液和NaOH 溶液等體積混合(忽略體積變化),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編號 起始濃度/ (mol·L-1) 反應(yīng)后溶液的pH c(HA) c(NaOH)①0.1 0.1 9②x 0.2 7 0.2 0.1 4.8④0.1 0.2 y③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B.實驗②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c(HA)>c(Na+)=c(A-)>c(H+)=c(OH-)
C.實驗③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c(HA)+c(H+)=c(OH-)+c(A-)
D.實驗④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c(OH-)-c(H+)-c(HA)=0.05 mol·L-1
[解析]A.①中剛好生成NaA,A-水解方程式為A-+H2O?HA+OH-,c(HA)≈c(OH-)=Kw/c(H+)=Kw/10-9mol·L-1,A 正確;B.由③知,反應(yīng)后溶液為c(HA)∶c(NaA)=1∶1,溶液的pH=4.8,顯酸性,所以HA 的電離大于A-的水解,則有c(A-)>c(Na+)>c(HA),而②中c(HA)小于0.2 mol·L-1,則c(HA)<c(NaA),所以c(Na+)>c (HA),B 錯誤;C.電荷守恒有:c (Na+)+c (H+)=c(OH-)+c(A-),而c(Na+)>c(HA),所以c(HA)+c(H+)<c(OH-)+c(A-),C 錯誤;D.反應(yīng)后的溶液為c(NaOH)∶c(NaA)=1∶1,由物料守恒:c(Na+)=2c(A-)+2c(HA),結(jié)合電荷守恒方程式,消去c(Na+),得c(A-)+2c(HA)+c(H+)=c(OH-),由A 元素的物料守恒:c(A-)+c(HA)=0.1/2=0.05 mol·L-1,再消去c(A-),得c(OH-)-c(H+)-c(HA)=c(A-)+c(HA)=0.05 mol·L-1,D 正確。
(2)鹽與酸(堿、鹽)混合型
先判斷反應(yīng)后混合溶液的組成,再考慮溶質(zhì)(產(chǎn)物及過量物質(zhì))電離或水解的情況。當(dāng)酸(堿)的電離大于鹽溶液中弱離子水解時,此時主要考慮電離對離子濃度造成的影響;反之可認(rèn)為主要考慮離子水解對離子濃度造成的影響。
[例題5](2014年江蘇高考第14 題)25℃時,下列有關(guān)溶液中微粒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關(guān)系正確的是
A.0.1mol/LCH3COONa 與0.1mol/LHCl 溶液等體積混合:c(Na+)=c(Cl-)>cCH3COO-)>c(OH-)
B.0.1mol/LNH4Cl 與0.1mol/L 氨水等體積混合(pH>7):c(NH3·H2O)>c(NH4+)>c(Cl-)>c(OH-)
C.0.1mol/LNa2CO3與0.1mol/L NaHCO3溶液等體積混合
D.0.1mol/LNa2C2O4與0.1mol/LHCl 溶液等體積混合(H2C2O4為二元弱酸):
2c(C2O42-)+c(HC2O4-)+c(OH-)=c(Na+)+c(H+)
[解 析]A.0.1mol/L CH3COONa 與0.1mol/L HCl等體積恰好反應(yīng)混合生成醋酸和氯化鈉,醋酸電離溶液顯酸性,則c(Na+)=c(Cl-)>c(CH3COO-)>c(OH-),A正確;B.0.1mol/L NH4Cl 與0.1mol/L 氨水等體積混合(pH>7),這說明溶液顯堿性,因此氨水的電離程度大于銨根的水解程度,則c(NH4+)>c(Cl-)>c(NH3·H2O)>c(OH-),B 錯 誤;C.0.1mol/L Na2CO3與0.1mol/L NaHCO3溶液等體積混合,根據(jù)物料守恒可知正 確;D.0.1mol/L Na2C2O4與0.1mol/L HCl 溶液等體積混合(H2C2O4為二元弱酸),二者恰好反應(yīng)生成草酸氫鈉和氯化鈉,則根據(jù)電荷守恒可知溶液中2c(C2O42-)+c(HC2O4-)+c(OH-)+c(Cl-)=c(Na+)+c(H+),D 不正確,答案為AC。
[例 題6](2012年 江蘇高考第15題)25℃,有c(CH3COOH)+c(CH3COO-)=0.1 mol·L-1的一組醋酸和醋酸鈉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與pH 值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離子濃度關(guān)系敘述正確的是 ( )
A.pH=5.5 溶液中:
c(CH3COOH)>c(CH3COO-)>c(H+)>c(OH-)
B.W 點表示溶液中:
c(Na+)+c(H+)=c(CH3COO-)+c(OH-)
C.pH=3.5 溶液中:
c(Na+)+c(H+)-c(OH-)+c(CH3COOH)=0.1 mol·L-1
D.向W 點所表示溶液中通入0.05mol HCl 氣體(溶液體積變化可忽略):c(H+)=c(CH3COOH)+c(OH-)
[解析]A.pH=5.5 比4.75 大, 從曲線來看CH3COOH的電離在增大,CH3COO-的水解在減小,不可能出c(CH3COOH)>c(CH3COO-);B.W 點表示溶液中,根據(jù)電荷守恒可知:c(Na+)+c(H+)=c(CH3COO-)+c(OH-)正確;C.pH=3.5 溶液中c(Na+)+c(H+)=c(CH3COO-)+c(OH-)再把題干中的c(CH3COOH)+c(CH3COO-)=0.1 mol·L-1代入即可;D.向W 點所表示溶液中通入0.05mol HCl 氣體,原有平衡被打破,建立起了新的平衡。溶液中電荷守恒關(guān)系為:c(Na+)+c(H+)=c(CH3COO-)+c(OH-)+c(Cl-);物料守恒關(guān)系為2c(Na+)=c(CH3COO-)+c(CH3COOH)=0.1 mol·L-1,不可能得出上述結(jié)論。所以綜合上述B、C 正確。
中學(xué)化學(xué)中有較多識記類知識,比如元素化合物知識,可以憑借記憶、經(jīng)驗思維解決問題。而離子濃度大小比較屬于基本理論范疇,解決此類問題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要立足三個思維基點:電離、水解和守恒(電荷守恒、物料守恒及質(zhì)子守恒),分清電離、水解的主次關(guān)系,仔細(xì)審題,注意題干中的關(guān)鍵信息,同時要靈活運用多種解題方法,如:淘汰法、定理問題定性比(先判斷堿酸性)、整體思維法等。反思該教學(xué)題組設(shè)計,目標(biāo)明確、重點突出、分類合理、模型簡明、內(nèi)涵完整,學(xué)生在課堂上能作出積極回應(yīng),取得較好的教學(xué)效果。
[1]梁雙霞.離子濃度大小比較的技巧與方法[J].中學(xué)生數(shù)理化(高考版),2012,(Z2):59-60
[2]王領(lǐng)軍.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比較[J].化學(xué)教育,2006,(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