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騰月
編輯導語
又到一年畢業(yè)時,三年的時光,馬上就要與母校、與教室、與同學說再見了。那過去的時光,那曾經的經歷,那可親的人兒,都如影像,一幀幀在眼前閃動,依依不舍——
當黑板上中考倒計時的數字從兩位數逐漸變成一位數時,我便知道,親愛的老教室,我和我的同學們就要與你告別了。
三年里,老教室里上演了無數個精彩動人的故事,如今,故事結束,我們畢業(yè),有幾首歌想獻給我們的老教室。
“好想再回到那些年的時光/回到教室座位前后/故意討你溫柔的罵/黑板上排列組合/你舍得解開嗎?”
這是要獻給我們教室的第一首歌——《那些年》。
黑板上的記憶是教室里最美的記憶。有忐忑、有緊張、有光榮,也有快樂。當被化學老師叫上黑板去寫化學公式,拿起粉筆的那一剎那,心便咯噔咯噔地跳起來。我心里暗想,老師您可要手下留情??!“第一個,高錳酸鉀……”漫長的5分鐘啊,當發(fā)現自己幸運地通過時,我輕松下臺,留給黑板一個瀟灑的背影。但偶爾也會有出丑時,比如在做數學應用題時出錯,被老師扣留在講臺上,那教鞭敲打黑板發(fā)出的噔噔聲也讓我難以忘懷。當上黑板聽寫單詞全對被老師表揚時,黑板似乎也在對我微笑贊許。那時,我的心里是甜的。教室里的黑板啊,難忘的記憶!
“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天你寫的日記/明天你是否還惦記/曾經那愛哭的你/老師都已想不起/猜不出問題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p>
這是要獻給我們教室的第二首歌——《同桌的你》。
教室里有一種同學關系,叫同桌。在我被老師提問不知所措時在草稿紙上寫下答案然后指給我看的人,是同桌;自習課上我偷聽音樂為我把風的人,是同桌;課間里,與我分享美食的人,也是同桌……在我搬座位搬考場的時候,幫我搬書的人,還是同桌。是同桌,贈給我了一個字——“早”。由于我上課時經常遲到,同桌就花了一個午睡的時間在我的桌子上刻下了一個大大的“早”字。雖然他因此而被老師請進了辦公室,但從此以后,我就真的沒有再遲到過。謝謝你們,教室里的同桌們。
如今,那曾經熱鬧非凡的老教室空空蕩蕩的,黑板被擦得干干凈凈,同學們的課桌上也蒙了一層厚厚的灰塵。但我依然愿意為這個熱鬧不再的教室獻歌。
“唱出你的熱情/伸出你的雙手/讓我擁抱著你的夢/讓我擁有你真心的面孔……為明天獻出虔誠的祈禱?!崩辖淌?,這是我獻給你的最后一首歌——《明天會更好》。
即將升入高中的我,會擁有屬于我的另一個高中教室,在那個教室里,我會繼續(xù)著我的學習,我也會有新的同學和老師,會有新的同桌。但老教室里所有的記憶我會完整地保存在腦海中。
閉上眼睛,那些化學符號、物理公式、英語字母密密麻麻,如星星般向我眨著眼;那些燦爛的笑臉,打鬧的癲狂仍舊歷歷在目;那些美好的時光,青春的歲月,隨著時間的流逝,也一同珍藏在我的心底。這里我對著我的老教室,輕輕地道一句;“再見!”
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我親愛的教室……
教師點評
小作者作別初中教室,巧用歌詞串起整個篇章的骨架,以歌詞帶出老教室的人和事,展現自己對老教室的眷戀和依依不舍之情,構思新穎別致,符合“90后”學生的性格特點。同時還將歌詞的情感融入文字當中,傾訴自己的心得,表達自己的情思,自然動人,淋漓盡致。
(指導教師:王春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