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見的牛奶盒是由紙、鋁、塑料等組成的六層復合包裝盒,俗稱“利樂磚”。牛奶喝完了別急著扔,用“利樂磚”做兩個有趣的實驗吧。
聽話的光線
在空牛奶盒上剪一個小口,把一只普通2.5V小燈泡及燈座放入其中,導線引到盒外與裝有2節(jié)干電池的電池盒及開關(guān)連接,插好飲管。在一個較暗的屋子里,向空牛奶盒中灌水,然后“關(guān)”好小窗口,接通電源。當水流出時會看到光線通過彎曲的飲管照亮地面。
光不是沿直線傳播嗎?原來光線在傳播過程中會在飲管內(nèi)壁發(fā)生多次反射,隨飲管形狀改變傳播方向,光導纖維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工作的。
奇妙的“公道杯”
據(jù)說明朝洪武年間,景德鎮(zhèn)御窯曾為朝廷進貢過“九龍杯”。一次,朱元璋大宴群臣,特意拿出九龍杯和美酒,賜群臣每人一杯。然而,將杯斟滿酒的大臣突然發(fā)現(xiàn)杯中的美酒不見了,而沒有斟滿酒的大臣卻說酒杯滴酒不漏。
原來九龍杯甚為公道,“知足者酒存,貪心者酒盡”,朱元璋便把它命名為“公道杯”。聰明的你一定想到了,公道杯是先人巧妙運用虹吸原理制成的。我們也來做個公道杯,體驗其中的奧妙。
1.剪去空牛奶盒的底,再將盒體三個側(cè)面剪去一半,留下靠近飲管口的一個側(cè)面,并將它剪去一個角。將飲管口向下倒放。
2.將牛奶盒配的吸管的兩段直管剪成相差1cm的形狀,短管端剪一個斜角,如圖1。
3.把剪好的吸管長端插入飲管孔,然后對折飲管孔旁留下的側(cè)面,將吸管蓋住。公道杯主體就做好了。吸管和飲管孔之間不能留縫隙,可以用吃過的口香糖密封。
公道杯做好后,還需要一個裝水的容器。再用一個空牛奶盒,將公道杯露出的吸管插入它的飲管口,粘緊,如圖2所示。
往公道杯中倒水,水位沒有超過吸管頂端時滴水不漏,當水位超過吸管頂端位置時,杯中的水會因虹吸原理漏到下面的盒子里。(據(jù)肉丁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