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珞西
在我心靈深處,埋藏著一只繭,里面的蝴蝶在沉睡。后來,那只蝴蝶醒了,它朝光亮處爬去,一點一點咬著繭。它積蓄著能量,期待著一次契機,期待著一瞬間綻放自己。
“下了車后,帶上報紙,專門到人多的地方……”“是!我記在心里了?!边@是在干什么?搞特工活動?不,這是爸爸在教我如何賣報紙。第一次賣報紙,想想就覺得特容易,只要把報紙遞給別人,拿了錢不就好了嗎?于是,我對老爸傳授的復(fù)雜“行動指南”表面上唯唯諾諾、滿口答應(yīng),其實心里頗不以為然。
我站在火車站廣場的正中央,烈日下,我的心和我的皮膚被炙烤著。接下來該做什么?為什么沒有人來找我買報紙?他們在莫名其妙看著我,我賣給誰?一連串的問題就像空襲中扔下來的炸彈在我腦中炸開。不遠處有幾只啄食米粒的麻雀偶爾歪著頭看看我,好像在想:這是什么東西?站在那兒怎么一動不動?有幾只還嘰嘰喳喳對叫著,好像在說,瞧,那個人臉好紅呀,出了那么多汗!我在琢磨,我不能就這樣窘迫地站到夕陽西下,一張報紙都賣不出去吧?轉(zhuǎn)念一想:萬一大庭廣眾下被人罵,遭受嘲諷奚落,那多丟人啊!還是先走走看吧。我試著挪了一下步子,手心的汗已將報紙浸濕,我踱到一位坐在柱子旁的中年婦女身邊,小聲問:“請,咳,請問你要一份‘報子嗎?”糟了,一著急,音都發(fā)錯了。我漲紅了臉,那位阿姨冷漠地看看我,回了聲“嗯”,便掏出1元錢。我遞給她一份《海峽都市報》,舒了一口氣,第一份報紙終于賣出去了!接著心里又忽地一緊,還有這么多份報紙,就這樣畏畏縮縮的什么時候賣完?這時一個看似公務(wù)員打扮的行人拿著公文包朝我走來,問:“小姑娘,賣報紙嗎?”“賣!賣!”我忽然又看到地上那只麻雀,歪著腦袋扇動著翅膀,我生氣了,覺得它在嘲笑我。我壯起膽子說:“你要《體壇周報》嗎?兩元一份,謝謝,找你三元請收好。”遞報紙、收錢、找零,還一口氣說出這么多話,感覺像剛完成了一次演講,畏懼緊張之后有種說不出來的輕松愉快之感。
我喝了口水,輕輕咳了一聲,預(yù)演結(jié)束,下面正戲開場。我放下包袱,嘗試著克服不敢和陌生人講話的害羞心理,小聲叫賣起來。從火車站樓下的1號候車室一直到樓上的4號候車室,我懷里揣著的一摞報紙逐漸減少,一份份地遞到許許多多候車旅客的手中。當(dāng)我將最后一份報紙賣出后,那只麻雀沖著我叫了一聲,飛走了。“嘿嘿,表揚我?好,接受了!”我興奮地想著,覺得自己全身輕松許多,現(xiàn)在,我已不再是從前那個膽小的、怯懦的我了。
咬破最后一層繭,蛹兒努力地掙脫繭殼,耀眼的光亮下,破繭成蝶的它張開鮮艷美麗的雙翅,翩翩起舞。這是蛻變、是飛躍,這是嶄新的自我的一次美麗的綻放。
佳作點評
文章選取了自己去火車站賣報紙的事件,很好地抓住了從羞澀、膽小到戰(zhàn)勝自我的心理轉(zhuǎn)變過程。整篇文章在描寫和敘事上很見功力,手法豐富,銜接自然,節(jié)奏緊密,讀來暢快。文中細膩把握了自己復(fù)雜的心理活動,用不同的技巧捕捉這種心理上的漸變,很有層次,有象征內(nèi)心猶豫糾結(jié)的自問自答,有懷疑自己的反問語氣,有對自己的幽默調(diào)侃,有一切“景語皆情語”的環(huán)境描寫。小作者還從側(cè)面選取了一個參照物“麻雀”,在文中反復(fù)出現(xiàn)了三次,將自己的情緒投射到麻雀身上,擬人化地揭示了自己的進步,巧妙有新意。此外,小作者還綜合運用了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比喻、對比等手法,種種敘事手法琳瑯滿目地交織在一起,毫無生硬感,使這篇習(xí)作非?!皹?biāo)桿”,值得一學(xué)。唯一稍顯不足之處,是開頭和結(jié)尾在風(fēng)格和形式上與文章的核心略有脫節(jié),似是附會的升華,平實一些會更好。
(李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