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昭志(山東省微山縣實驗中學 山東 濟寧 277600)
中學體育的運動,大都是通過體育教師而產生的教學活動,通過教學活動和體育活動來促進中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學生在中學階段,身體和心理都處在成長發(fā)育的過渡階段,并且身體和心理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有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說中學體育教學雖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響,可以說,在一定階段,中學體育教學是中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基礎和前提,所以學校在對中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不斷的轉變教學觀念,更好的促進教學的改革,這樣才能夠充分實現(xiàn)中學體育教學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進和提高作用。
近幾年來,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針對這些問題的教育方法的研究,已經引起了家長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由于我國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比其他國家晚,所以我國中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還比較低,各項設施也不盡完善。所以自上世紀90年代起,我們國家就已經開始重視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當前有許多專家學者圍繞心理健康教育這一課題開展了研究,他們也提出了許多實施措施,廣大的教育工作者也在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上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嘗試。中學生祖國的花朵,同時更是是祖國未來發(fā)展的希望,他們可能會富于理性,但他們也會敏感、激情,這些敏感、激情有時會影響他們的判斷力,當然也容易讓他們變得更加感性,容易讓他們產生各種不良的心理反應。心理健康教育是使用心理學的一些理論和方法,對中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減輕壓力,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困難,從而不斷地提高中學生的心理素質,讓中學生能夠全面的發(fā)展。心理和思想都屬于一種社會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應,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個性化的方式,在雙方的互動交流之中,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縮短雙方的心理距離,讓雙方很好的進行溝通和交流,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健全學生的人格,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發(fā)展因而對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必須將它付諸于實踐。
體育教學能夠讓學生的心理更加放松,體育教學的發(fā)明之初就是為了給學生帶來歡樂,通過不斷的發(fā)展,體育教學才逐漸被賦予了一定的教育功能。所以,通過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可以讓學生更加放松,體育游戲作為一種特殊的游戲,自然也具有趣味性和娛樂性,所以在體育游戲的進行過程中,它能以其自身的娛樂性使學生身心放松。而且游戲本身所具有的競賽成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體育教學雖然具有教育功能,但其最重要的還是其娛樂性。體育游戲既然作為游戲的一種,就一樣具有游戲的虛構假想成分。在進行體育游戲時,人們可以根據游戲內容創(chuàng)造游戲角色,這些角色可以是以生活中的事物為原型,也可以是憑空想象的。學生可以依據游戲內容進行分角色扮演,由于這些角色都是虛構的,所以它們都必須在一定的情境下才有意義。所以學生在不斷游戲的過程中,心情會越來越放松。
體育教學不同于其它的教學的一點是它具有體育的競爭性,這種競爭性極易激發(fā)學生的戰(zhàn)斗情緒。在體育教學進行過程中,各方學生雖然處于游戲規(guī)則的制約之下,但也激勵著他們努力奮斗,取得勝利。在一些團體游戲中,例如足球,學生必須明確各自分工,及時做好內部的溝通,加強各成員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游戲的勝利。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集體意識會逐漸得到加強,其合作精神也會被提到重要位置,從而獲得學生的重視。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游戲,當然有些環(huán)節(jié)會涉及到讓學生自己構想游戲內容,所以在這種的想象過程中能很好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多數教師會在學生掌握基本得到體育基本技能后,希望通過開展體育游戲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在這過程中,教師會不自覺地用體育游戲的創(chuàng)新性來鍛煉學生,對其進行智能的開發(fā)。而學生也會不自覺地受到體育游戲中的創(chuàng)造元素的影響,在完成體育游戲的過程中使自己的創(chuàng)造思維得到了鍛煉。
在體育教學的中,增強的不僅是學生的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逐漸的促進了學生心理的逐漸成熟。而且學生還會實現(xiàn)身心的協(xié)調發(fā)展。在體育課中學生可以通過鍛煉來增強自己的體質,學生也會在在勝利和失敗的過程中逐漸吸取教訓、學習經驗,從而不斷的增強心理的承受能力,逐漸促進心理成熟。而中學生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后,就會更容易實現(xiàn)身體與心理的同步發(fā)展與協(xié)調。
學校的有關領導和教師必須認識到體育教學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促進作用,體育教學帶來的重要成果直接體現(xiàn)了其優(yōu)勢,但是教師必須注意體育教學知識對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輔助手段,而不能完全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規(guī)方式。在體育教學中引入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適度適量,要充分發(fā)揮其重要功能。而且,體育教學要結合當代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展開,有組織、有目的地進行體育教學,以便能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的目標和任務。
體育教學的極大意義就在于它能給學生帶來積極、健康的影響,所以體育教學內容和形式的選取至關重要。只有根據教學內容選取恰當的素材和游戲的組織形式才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并對學生形成積極的正面影響。所以,在選取體育教學內容和形式時,應該做到以人為本,老師要做好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強雙方的理解信任。
對中學生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不僅只是為了增強學生品質,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放松心態(tài)。所以體育教學的內容和形式要符合學生發(fā)展發(fā)展的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及時的對學生進行教導。學生更不可只將重點放在知識的學習上,還要注重知識的應用性。教師更要注意更新所學內容,使其符合潮流要求,而不是將傳統(tǒng)過時的知識再次運用到生活中,積極的進行教學改革。
國內外大量的研究數據表明,中學體育教學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影響。在體育教學中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提高了中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氛圍,加強了同學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了中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加強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廣大的教育者必須要遵循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有效的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提高中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人才。
[1]柯建華.體育教學對中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4.
[2]陳鳳友.淺論在體育教學中如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0,03.
[3]袁蘇明.中學體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10.
[4]郁華.中學體育隱性分層教學的新思考[J].青少年體育,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