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生
摘 要 玉米是重要的農作物,其種植產量高,營養(yǎng)豐富,是飼料的主要來源。基于此,對玉米優(yōu)良品種推廣過程中存在的種植技術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科學有效的處理方式。
關鍵詞 玉米;優(yōu)良品種;技術推廣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12-0-2
在我國,玉米是多種飼料的主要來源,在推動國民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一直以來,我國的玉米在種植面積、生產產量上均處于世界前列。但是作為糧食大國,我們依然需要不斷加強對玉米栽培技術進行深入研究,不斷推廣優(yōu)良品種種植,促進玉米生產產量和質量不斷得到提高。
1 玉米優(yōu)良品種及栽培技術現狀
1.1 品種及種植地的地選擇上缺乏科學性
目前,玉米種植的品種較為單一,部分農民在種植過程中未能及時更新品種,長時間適應品性較差的老品種。且在種植過程中,未對種植土地的氣候、肥沃程度等進行充分考慮,未能做到因地制宜進行種植,導致玉米種植的產量和質量無法得到提高。
1.2 種植過程中缺乏科學的田間管理技術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較少對耕種土地的水分需要、肥料需要等問題進行充分考慮,導致種植土壤水分及肥料無法滿足玉米的生長需求,玉米的產量不斷下降;同時,多數農民未掌握病蟲害的防治知識和技術,在應對病蟲害中常出現治理藥物使用不當、防治時間不適等現象。這種現象的存在不但浪費財力人力,同時還會對農作物的正常生長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其產量和質量。農民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盲目施肥,會導致肥料的利用率下降;盲目灌溉,會導致玉米發(fā)生爛根;盲目用藥,會導致玉米正常生長受到影響。
2 新形式下玉米優(yōu)良品種及栽培技術推廣措施
2.1 加強新品種的推廣力度
為了讓廣大農民了解并接受新品種玉米,必須要提高新品種的知名度,是農民了解新品種玉米種植的相關優(yōu)勢。首先,加強宣傳工作。通過宣傳工作讓農民對新品種玉米的種植優(yōu)勢、種植技術等有初步了解。2013-2014年,蒼溪縣種植田豐8號,在產量上,兩年21點次18點次增產,3點次減產。兩年的平均產量為514.7 kg/667 m2,比對照成單15增產9.1%。2014年,參加四川省生產試驗,6點平均產量610.4 kg/667 m2,比對照成單15增產12.8%,6點均增產。通過種植優(yōu)勢的宣傳,提高農民對新品種玉米的認識,提高其種植積極性。其次,積極開展示范種植。選擇適宜的區(qū)域進行小面積的種植,讓農民較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新品種玉米的種植情況,提高其種植積極性。
2.2 積極保衛(wèi)新品種的成長及成熟期
成長期指的是新品種玉米進入市場后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應最大限度地提高該種品種玉米在市場中的占有率,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品種及技術推廣方案,進行品牌形象建立,提高新品種玉米的銷售量。進入成熟期后,應對新品種玉米的市場份額進行保衛(wèi),保證其在市場中持續(xù)具有影響力。
2.3 加強進行選育推廣
目前,我國玉米生產能力不斷得到提升,單產水平不斷增強,但在生產面積及種植產量上,還存在較大的提高空間。因此,應不斷加強對優(yōu)質、高產的品種進行選育,同時,加強推廣科學栽培技術。應用先進科學技術進行玉米種植,促進其生產水平得到不斷提高,以實現玉米產量及質量得到不斷提升。在品種選育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品種單一現象的存在。因為單一的品種會使玉米資源數量不斷下降,且單一品種存在較強的遺傳性,應對蟲害、干旱等災害的抵御能力較差。同時,需高度重視并加強對高質優(yōu)產的相關栽培技術進行深入研究,不斷優(yōu)化配置各種先進生產技術,積極推廣優(yōu)良品種玉米相關先進種植技術。在進行優(yōu)良品種推廣和栽培的過程中應合理利用相關政府補貼,積極組織農民進行科學知識學習,提高農民對優(yōu)良品種的認識和增強其種植技術,促進生產力得到提高。
2.4 加強種植區(qū)域布置的優(yōu)化
各種品種的玉米均有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需求。因此,在玉米優(yōu)良品種及栽培技術的推廣過程中,必須在合理的區(qū)域中進行。通過對區(qū)域氣候、地質情況等進行綜合性考慮后再進行具有針對性的種植推廣工作。例如田豐8號適宜種植的地區(qū)為平壩、丘陵、低山區(qū),春播為主,播期3月中旬-4月中旬為宜。適宜種植密度3 500株/667 m2左右。重施底肥,早施追肥,適施攻苞肥,注意氮、磷、鉀配合施用。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防治病蟲害。而華試9528則適宜種植于海拔700 m以上地區(qū),3月下旬-4月初播種育苗為宜,密度2 800~3 000株/667 m2左右,注意防治小斑病、絲黑穗病和玉米螟。同時,應加強對農民進行技術知識教育,使其正確認識種植環(huán)境選擇的重要性,使其在進行優(yōu)良品種玉米種植過程中能夠合理進行區(qū)域選擇。
2.5 加強政府扶持
首先,在優(yōu)良品種玉米的推廣及種植上,國家應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將玉米種植的經濟效益放在首要地位。農業(yè)部門應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多種方式對國家相關政策與補貼進行宣傳,讓廣大農民了解種植優(yōu)良品種玉米相關政策及補貼,增強其種植積極性。其次,國家可通過相關鼓勵措施,設立優(yōu)良品種玉米種植的專項扶持基金,并調派種植專家及技術人員深入種植區(qū)域,對種植用戶進行知識講授和技術指導,不斷擴大玉米優(yōu)良品種及栽培技術的推廣范圍,提高推廣深度,充分調動農民種植的積極性,促進玉米產量和質量不斷得到提升。最后,農民和政府均要加大資金投入,積極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yè)生產抗旱、抗災能力。
3 結語
在新形勢中,只用選擇玉米優(yōu)良品種,應用進行科學技術進行玉米種植,才能不斷提高玉米生產的產量和質量,促進經濟效益得到提高。玉米種植產量高,可有效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促進農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袁旭,張立勝.我國玉米產業(yè)發(fā)展現狀及存在問題的探討[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12,11(8):35-36.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