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璐
一
終于等到了我最喜歡的季節(jié):秋天。
秋天伊始,就像童話般一切都變得如此美好。睡覺都可以笑出聲兒來,看著身邊的人們,既不像夏天那樣煩躁,也不像冬天那樣沉寂。走在初秋的街頭,心中充滿著無限的想象。
總想著,在這美好的季節(jié)里會發(fā)生些好玩兒的事兒了。平淡的日子固然好,可以讓心緒得到安寧,不被起伏的生活打擾安寧的狀態(tài)。又可以騎著電動車滿大街溜達了,在這個不冷也不熱的美好季節(jié)里,騎電動車比開車開心多了。坐在車里,那一個狹小的空間,自己的孤獨和寂寞亦或是旁人無法感受到的,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已經(jīng)被這可以發(fā)出嗡嗡聲的方殼子囚禁了。它可以禁錮我的身體,卻禁錮不了我的心,心自由了,才是真正的自由。騎著電動車,看著其他人或喜或樂或哀或愁的表情,但無論喜怒哀樂,都只是生命中的某個時段罷了。在每個階段里都會有煩惱的事情發(fā)生,如果把它看做煩惱,它就會成為你心中的一個心結,永遠都解不開的心結。
中國真的已經(jīng)進入老齡化了,大街上多了許多蒼老的面孔。讓我感觸頗深的是,他們表情總是很木訥。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他們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忽而覺得,衰老真的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他們對生活的希望全在兒女身上,如果兒女不孝順或者生活得不好,他們的希望又在哪里呢?“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唯美的夕陽,落下時在天空中留下了最美的弧線,但是它落下后的那一瞬間,又隱藏著多少孤寂。老人們真的畏懼死亡嗎?也許會。但是,他們更害怕的是在等待死亡過程中的那份孤獨、無奈和寂寞。
有些事情,看在眼里,卻無法再說些什么,心里默念著一句順其自然吧。作為兒女,我們應該為已經(jīng)操勞了一輩子的父母做些什么呢?也許應該多一些陪伴,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安慰。當你覺得不耐煩時,想想兒時的你任性、淘氣的時候,父母是如何對待我們的,是不是依然把我們當做寶貝,含在嘴里怕化掉,握在手心怕碎掉,恐怕我們受到一點點的傷害。
秋天,是個適合戀愛的季節(jié)。不會像夏天那樣,情侶們擁抱時會渾身汗味兒,而且煩躁的心情總能影響戀愛的質量,讓愛情也變得焦躁起來。也不會像冬天那樣,寒冷得將情侶們的心都變得透心涼,缺乏了愛情應有的熱情與美好。
愛情依然是可遇不可求的情感,要慢慢等。也許等待心中的那扇門真正打開的時候,愛情才會正大光明地走進來。愛情是明媚的,在這明媚的季節(jié)里遇見一場明媚的愛情,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參加了一個無聊的生日,生了一肚子的氣,讓心變得腫脹,覺得自己都要接近變態(tài)的狀態(tài)了。
所有一切的發(fā)生都是因為我太過于在乎了。曾經(jīng)就有人說過,你太看重感情會受傷的,現(xiàn)在終于嘗到了受傷的滋味,比失戀還難受。
我想,我不會再這樣付出了。我像是保護我兒時的玩具一樣保護你,你卻重傷了我的心。一瞬間,我覺得失去了很多。
不想再多說什么,發(fā)生的這些事情讓我的心已經(jīng)冷了一半。
二
這段時間我覺得很累,累到無法呼吸。雖然未被生活的壓力所壓倒,但是身邊的事情成了一種應接不暇的狀態(tài),讓我感到十分苦惱。但無論怎樣,我都會用真誠的心和百分百的努力去對待這些事情。以前從來沒想過被一些東西纏繞的感覺的。這次總算是知道了。就是這樣,無聲無息,無時無刻。
并不知道以后我要面對什么,等待我的是什么。在之前的二十幾年里,我吃虧上當?shù)拇螖?shù)不少,但是我總覺得吃虧上當也不全是壞事,因為吃虧是福。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像我這樣的人只有吃虧的份兒,沒有享福的份兒。
我只是不想在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說:沒有,不能,不行。你們有什么事情,只要我能幫得到,我會盡力。但是你們忘了,我人微言輕,幫不上你們什么。我會盡力,但以后我要想一想了。幫助你們,我得到的是什么?是一大肚皮的悶氣,還是別的什么?不能責怪我有這樣的心態(tài)的樣子,這是被逼無奈。
其實,我也不知曉這樣過度地保護自己是對是錯。只知道一味相信別人和對別人好的時候,總是在不停不停地受傷害。
父母并沒有教會我應對傷害的方法,只是勸誡我別太過于相信別人。我總倔強地說,我對別人好十分,別人也會還給我八分。現(xiàn)在看來,我是錯了。
我相信人世間總會有許多美好的事情和善良的人們,我也遇見過許多。但是,我也看過太多令我覺得心里不舒服的事情,是我自我保護的心態(tài)在作祟吧。
連著兩日做惡夢,第一日夢見我的愛寵離我遠去了,我撕心裂肺地哭泣和當時媽媽將皮皮送走時我的感受是相同的,我不知道為什么會做這樣的夢。夢完之后就捫心自問,皮皮會怪罪我嗎?也許不會,但就算不會我也已經(jīng)在怪罪我自己了。它心里的痛苦也許是我無法體會到的。第二日,這夢更加可怕,狂風暴雨過后就是整棟整棟的高樓倒塌,我在夢里歇斯底里地呼喊與哭泣,最清楚的一幕是我和媽媽在一起,然后擔心還在家的爸爸。醒來的時候我的眼淚還掛在眼角,然后看著身邊的一切安好,我欣慰地笑了。
三
最近迷上了《平凡之路》,無止境的單曲循環(huán),好像說的是自己一樣。
電影《后會無期》在一個悲傷的夜晚落下了帷幕,那次電影之后我和你就畫上了一個句號。其實,我早有預感,我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怎會享受。我愛的也只是你的影子罷了,那不真實的影子。
有人告訴我,在你遇到真的愛情的時候總會遇到這樣那樣、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過客。但,我不想再遇見過客,我希望下一個你就是對的,我不想在無休止的相親里度過。有時候,我想拋棄自己的靈魂,讓自己的軀殼在世上存活。但是不能,我有思想。正因為我擁有著讓我頭疼的思想,才會活得如此不堪。
在微信上看到,單身久了會上癮。許多網(wǎng)友評論,說白了不就是沒人要嗎?看到這里,心酸得很。等了那么久,真的不想再練習擦肩而過。也許網(wǎng)友的評論有些偏激,但是到底是緣分。
9月,多么美好的季節(jié)。今年9月,因為一次短時間的旅行而變得更加美好。這個月,我踏進了江蘇的一個小城,一個充滿愜意氣息的小城——連云港。在我的印象里,這應該是個離海很近的城市,我可以感受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當他一步步踏入海水之中時,他內心是否平靜?還是像海水那般波濤洶涌?這是個謎,在所有關注他的人心里。
來到連云港,我為它的寧靜感到震撼。我像個剛從嘈雜的游樂園逃出的孩子一般感受著神奇的寧靜,或許我太需要這樣的感受了,所以也只能用逃離這樣的詞匯形容。當我真正遠離紛繁復雜的世界時,整個世界似乎都已經(jīng)屬于自己。
有時處于亂七八糟的事情中,你就永遠都尋覓不到內心真正需要的東西。真正踏入連云港這片熱土,其實是在來到這里的第二天,我像讀懂一個少女的心思那般細細品讀著這個溫暖的小城。
一個陽光普照大地的早晨,驅車來到花果山。這是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它并不似太行山那樣雄偉,但卻讓我的渾身充滿著力量,一瞬間覺得我不再是我。一朵朵野花競相開放,它們似乎也可以看懂我的內心。也許,它們在嘲笑著我說,我們都能讀懂你,為何你卻找不到那個可心的人兒。也許,人們都像花兒那樣單純,那可心的人兒,便不那樣難尋了。
花果山的猴子看起來比峨眉山的溫和些,它們?yōu)楸舜藫习W癢,抓虱子,連猴子都懂得互相關心,有些人卻不太懂。只懂得從別人身上無止境地索取,你是否該思考一下別人為什么要無條件為你付出?還不是因為在乎?但時間久了,沒有你的回報,這個人也會離你越來越遠。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山水交融的桃花澗,我該怎樣形容呢?這是否就是仙人和龍共同居住的地方,這是個美麗的地方,也是個平凡的地方。美麗是因為山水間居住著仙人和神龍,平凡是因為有無數(shù)平凡的人帶著平凡的夢想走過這里。
我喜歡大海,當我看到大海的那一瞬間就覺得我是屬于它的,看到它時一切都變得如此渺小。我還不如那海邊的貝殼。它們經(jīng)過海水的沖刷,努力在海邊生存。雖然看似堅硬且沒有五臟六腑,但卻也承載著海水賦予它的無數(shù)個夢想。
關于大海,我不知道用怎樣的語言來形容,這一刻語言顯得蒼白無力。一陣陣的海風吹過,吹走了心中所有的雜念,吹走了那難解的心事。這也許就是大海剛強而又柔美的力量,那是一種永恒不變的力量。站在海邊,仿佛已經(jīng)脫胎換骨。
旅行結束,血液和思想都發(fā)生了變化?;氐郊亦l(xiāng)還在思考,我還是我自己嗎?無論怎樣,我又處在了這亂七八糟的事情當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是,我已經(jīng)努力做最單純的自己了。我想真心地幫助每一個人,也想真心地對待每一個人。也許,有些人會說我傻。但我覺得難得糊涂。一生很短,何必如此苛刻,隨意便好。
美麗的連云港,美麗的港灣,我會惦念著美麗的你。
仰望心中那顆星
郭守敬環(huán)形山、郭守敬行星、郭守敬望遠鏡、郭守敬路,你的名字是這樣的如雷貫耳、廣為傳播。在郭村,在紫金山,在郭守敬紀念館,我尋著你的足跡、體會你的不朽。
家住邢臺,這里是郭守敬的故鄉(xiāng)。以郭守敬命名的那條南北大街,是我每天來來往往的必經(jīng)之路。初夏的又一個夜晚,我漫步郭守敬北路,在桔色街燈的陪伴下,登上達活泉公園的觀星臺,頗有幾分小心翼翼地仰望夜空時,才真正領略了交織其中的一種無法解釋的玄機。看著郭守敬紀念館那一幅幅治水的圖表,才猛然領悟到郭守敬用龐大的水利知識儲備治理水患的成就,在今天依然是那樣地熠熠生輝……
星光閃爍,歷史帶著我們回到1251年的深秋。秋風漸涼,邢州城數(shù)百名民工正熱火朝天地挖河堤。你看那場面,人們叮叮當當干得起勁,有的用鎬,有的用锨,有的用錛……在忙碌的人群中有一個帥氣書生模樣的人,時而邁步量地,時而在紙上不停地記錄,時而又和周圍民工說著什么……城北門樓上,站著兩位官員居高遠眺,時不時望著底下談論些什么。這,是年輕的郭守敬指揮民工治理城北潦水、達活泉、野狐泉三水的場面。
當時的邢州城一直以來就是南北交通的要道,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百姓殷實。13世紀上半葉,蒙古、金相互征伐,戰(zhàn)火連年不斷。1220年,也就是郭守敬出生的前11年,蒙古騎兵攻下邢州,并將邢州土地分賜給了蒙古人。他們圈占糧田,放牧牛羊,并對老百姓橫征暴斂,造成邢州土地荒蕪,盜賊出沒,百姓民不聊生。邢州城內,百姓大多數(shù)都居住在地穴里,白天出去活動的時候,看到遠處的馬車都會躲藏起來。
我仿佛成為了當時一個躲躲閃閃、害怕被發(fā)現(xiàn)的百姓,我似乎能夠體會他們內心的恐慌和無奈。耳邊回響起當年錚錚馬車經(jīng)過的聲音,我的心里也像走過了千軍萬馬那樣不安,會想,什么時候才能脫離這水深火熱的生活。
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命他的弟弟忽必烈統(tǒng)領大漠以南漢族居住的中原。忽必烈為了恢復中原漢地的封建秩序,采納郭守敬師友劉秉忠、張文謙等人以邢州為試點采用漢法進行整頓改革的建議,在邢州設立安撫司,選派張耕、劉肅為正副安撫史,治理邢州。他們到邢州后,積極推行漢族傳統(tǒng)的統(tǒng)治方法,大興冶鐵,興修水利,勸課農(nóng)桑,設置驛館,整頓糧倉。經(jīng)過長時間的治理,邢州百業(yè)俱興,蕭條的邢州城又漸漸呈現(xiàn)出繁華的景象。
在郭守敬紀念館,我遇見了正在參觀郭守敬生平的四位老人。攀談之中,得知其中一對是居住在邢臺的趙子真夫婦,另兩位是他們遠在吉林的親戚,老兩口這是專門帶親戚來瞻仰郭守敬。趙子真的老伴風趣地說:“郭守敬是世界名人,邢臺的驕傲,當然要把他的事跡介紹給更多的人?!彼麄兩砗笳枪鼐葱现葜嗡膱鼍啊?/p>
當時邢州城北有三條河流。南面一條最大的名潦水,靠城流經(jīng)二三里后,東向流入蔡水。金元戰(zhàn)爭的混亂年代,河渠水道無人管理,河水破堤而出,四散漫淹,城北低洼處一片沼澤,連冬天也不見干涸。北面有兩道小河,近潦水的叫達活泉,另外一條是野狐泉。在漫流的泥沙堆積下,它們又一起淤塞了。